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语言类型学的词汇语义研究维度

作 者: 王进
导 师: 刘利民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类型学 语义场 水中运动动词 共性
分类号: H03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语言类型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自然语言多样规律的一个学科。类型学自然要和语言的稳定规律相联系,系统研究大多数语言及其现行的共有规则,以便通过某些特定的成分预测出所选的语言现象是否具有某种可能性。比如说,各类语言的数的范畴,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预测出世界上已被发现的语言中没有一种语言数的范畴存在着五种或七种表达的可能。本论文谈的是词汇语义类型学领域内语言规律可能的共性。当今对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法类型学的研究上,也就是对世界各语言语法意义及共有原则等的研究,与类型学相关联的词汇语义体系的研究不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基于以下的原因:首先,各种语法对比及对比体系可以直接观察到,因为通过特定的标记可以发现(比如说,形式或语义的对比可通过名词的数和格、动词的时、体、态等表现)。词汇语义的对比特别是研究者不了解的语言词汇语义的对比是隐藏的,发现它们的共性具有相当的难度。第二个原因是跟第一个原因相关联的。语法中看得见的标记给大家一种直观的反应,特别是当其他语言中也有起着同样作用的标记时。词汇语义的多样性迫使词汇语义学家讲明这些词汇单位的个性特点,解释每一个义位的语义特点及与其他义位的不同。另外,研究具体语言的语言学家应把词汇语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不应只注意词汇语义与语法的相互作用,否则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每一个语义场都是一个意义相互作用的体系,而某些语义场确实能够发现其重复性,并在其语义效果及语义对比中能发现某些可预知性(水中运动语义场就具有该特点)。与此同时,目前还没找到任何一种研究是从一个出发点按照一个方案对不同语言的词汇体系进行研究和描述,以便通过对某种语言的描述、解释来表现各语言在某一方面完全一致或做以扩充,并在一个大的语义场下做出某些预测,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彼得堡类型学派所做的表结果意义结构、使动意义及命令式等的类型学研究。俄罗斯类型学家把水中运动语义场作为一个词汇语义体系来研究,他们把世界多种语言该系统的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俄语、波兰语、立陶宛语、法语、葡萄牙语、英语、德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希伯来语、印第安语、日语、汉语(本人做的是汉语部分的研究)等。他们的研究建立在丰富的语料上,大部分语料是建立在跟某位研究具体语言的语言学家共同合作进行研究的科研成果上。首先做一个调查表,表上有研究者所归纳、总结的研究资料。其次,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比如说运用语料库等找出典型的例句并加以分析,然后由各具体语言的语言学家加以判断,以确认例句的正确性并补充扩展,同时来解释构成该语言水中运动语义场的动词是否具有相互替换的可能性等。水中运动语义场的对比固定在词汇中,是我们称之为主动和被动运动的语义场间的对比,积极的运动是跟动物性的主体相关联的,主要是指主体加力导致运动;消极的运动是指随波流而动。这就确定了水中的运动区别于其他大多数的运动方式(不可能把具有“走、爬、跑”意义的动词视为消极的运动)。唯一一个与水中运动这一类型相近的是空中的运动。船只在水中的运动(包括上面的乘客)被看成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场。虽然有时这种运动被看成是主动或被动运动的变体。的确,船只的运动可以是主动的(被人操纵的),这种运动跟水流没关系;另一方面,行驶的船只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非动物性的客体,在流动的水的背景下不难想象在水中运动这个语义场里船只是一个被动运动的参与者。水中运动语义场里的动词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被动运动语义场里的运动和静止的对比。物体既可以是随波流运动的,也可以是(不看波流)相对静止地停留在水面上,这种对比对于其他运动动词来说非常少见,只有表示“лететъ-паритъ(ввоздухе)飘”这个意义的动词。正如我们的研究所证明的那样,表示水中运动语义场的词汇体系是很丰富的,服务于该语义场的义素不少于四个。我们可以较容易地区分出处于不大的容器(比如汤碗中、水杯中也包括水洼及池塘等)及无限的或不确定的空间的主体运动。另一方面,对语义场解释可以通过运动主体的形式来确定。比如说,像冰山、圆木等,它们是否能够沉入水中,或者像帽子这样的主体是否能停留在水面上以及像油点、油迹这样的主体是否构成了水面的一部分等等。区分最细致的当属船只在水中运动的语义场。另外,俄语中会游水的鸟类如天鹅、鸭子等,若从与表示水中运动的动词搭配上看,应属于船只类,而不属于动物类。这样,水鸟在液体表面主动运动可通过词汇表达出来,即表示水鸟运动的词汇与表示船只运动词汇在表达上相一致也是可能的(水鸟像船只一样是在水面上运动),汉语则不同。如果某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根/一个语言单位服务于水中运动的表达,那么这个词根或词汇单位从来不会只有唯一的一个意义,而在某一个确定、具有某种类型特点的语义场内使其意义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其构词或派生词中确定其他语义场,大部分斯拉夫语及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就是这样。通常用表被动的水中运动的动词,而不是表主动的动词来表示水本身的运动。如果有选择的余地,那么要选表运动的动词而不是表静止的动词。如俄语中плытъпо(онеод),而不是плавать。这种预测可以解释为承受客体运动的借代品不是流本身,而是在流上的运动。还有一个有趣的关于水中水平和垂直运动的问题:原则上讲,表示“тонуть淹”或“погружатъся沉”的意义的动词不能和表示水中水平运动意义的义位相互作用。从认知论观点看显而易见:идеятонуть(沉的范畴)和идеяплаватъ(浮的范畴)是绝对对立的。然而всплыватъ(上浮)的意思在自然语言中又可以用плавательные动词也就是表示“находитъсянаповерхности在表面”语义特征的动词来表示,这样,语言可以不区分出всплытия(浮)的过程及其结果,就像Ядумаюобэтом(процесс)-Ядумаю,что(снстояне,результат,процесса)一样。有意思的是前面所说的表示水中运动的动词还存在着转义,虽然在这一领域做些预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期待已作的研究能够使表水中运动动词的转义用法得到一些扩充及预测,哪怕是很微小的。还有一个典型的表示水中运动的动词用来描述空气中的不快地、缓慢地运动(可见的,天空中的),首先是描述云彩的运动。这样就又出现了表示两种运动概念плавание(游)和летение(飘)的替换的可能性。而转义用来表示沿硬物表面做运动的可能性相当小。关于“изобилие丰富”的概念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紧密地和“表示水中运动或处于水中”的意义相联系,如“обладатъчем-либовбольшомколичестве大量拥有”,转达的是плаватъвчём意义,很像俄语的купатъсявденьгах。眼前模糊不清意义的表达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以及像在水中运动似的不稳定(плавающийрублъ,плаватьнаэкзмене俄语成语中与之相矛盾的表达плаватъкакрыбавводе)意义的表达等都需要专门的研究。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专门要对我们所感兴趣的各种语言动词语义做以预测。但所有其他的类型方面的研究可能有或已具有可能的预测结果,或许这种预测的成绩不大,但从认知学观点看又是有趣、有益的。因此,在我们研究的初级阶段,就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人们一直在“думают想着”该语义场的词汇语义体系里哪些情况是可能的,同时力求揭示这些规律的特点。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7
ABSTRACT  7-15
1.引言  15-26
  1.1 语言类型学概述  15-20
    1.1.1 语言类型学定义及特点  15-16
    1.1.2 语言类型学与形式语言学及功能语言学  16-17
    1.1.3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现状  17-18
    1.1.4 语言类型学方法论特征  18-20
  1.2 词汇语义类型学  20-22
    1.2.1 词汇语义类型学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20
    1.2.2 词汇语义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20-22
  1.3 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22-26
    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22-23
    1.3.2 本论文的主要结构  23-26
2.汉俄语水中运动动词的普遍性特征  26-67
  2.1 语言对比的基础  26-34
  2.2 语义学的相关概念  34-42
  2.3 汉俄语水中运动动词的普遍性特征  42-64
    2.3.1 人在水中的动作  43-48
      2.3.1.1 人在水中积极主动独立的运动  44-45
      2.3.1.2 人在水中积极主动独立运动动词的特征  45-48
    2.3.2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  48-49
      2.3.2.1 动物在水中积极主动独立的运动  48
      2.3.2.2 动物在水中游动动词的特征  48-49
    2.3.3 船在水中的运动  49-54
      2.3.3.1 船在水中、人在船上水中运动  50
      2.3.3.2 水中不同种类的用于交通或其他目的的船类交通工具(如帆船、蒸汽机船、竹排、木筏等  50
      2.3.3.3 表示船类及人在船上水中运动动词的特征  50-54
    2.3.4 物体在水中运动  54-60
      2.3.4.1 物体在水中顺流运动  54
      2.3.4.2 人在水中不加力的运动  54-55
      2.3.4.3 不定向的运动或物体处在水中  55
      2.3.4.4 物体不沉入水的特性  55-60
    2.3.5 处在水面上  60-62
      2.3.5.1 浮在表面  60-61
      2.3.5.2 沉入水底  61-62
    2.3.6 液体自身的运动  62-64
      2.3.6.1 液体自身运动动词的直义  62-63
      2.3.6.2 液体自身运动动词的转义  63-64
        2.3.6.2.1 表示缓慢移动;不断地发出声音;从容不迫地言语行为及气味儿、光的发散  63
        2.3.6.2.2 表示人流流向涌向;成群结队地走;(思想、回忆等)接连不断出现  63-64
  2.4 汉俄语表示水中运动动词的异同  64-67
3.汉俄语水中运动动词隐含的普遍性特征  67-112
  3.1 表示水中运动的动词获得转义的基础和手段  67-72
    3.1.1 表示水中运动动词获得新义的基础——语境  67-70
    3.1.2 汉俄语表示水中运动的动词获得新义的手段——搭配  70-72
  3.2 汉俄语表示水中动词动词隐含的普遍性  72-112
    3.2.1 表示大量或多样的意义  72-76
    3.2.2 表示消失、失去、没有  76-77
    3.2.3 表示时光流逝  77-80
    3.2.4 表示无障碍的运动  80-83
    3.2.5 表示不稳定的状态  83-84
    3.2.6 表示空中的运动  84-93
    3.2.7 表示地面上的位移  93-97
    3.2.8 表示陷入某种思绪、梦幻、情感等  97-103
    3.2.9 表示产生或出现  103-107
    3.2.10 表示被液体覆盖或充满  107-109
    3.2.11 表示对某一方面非常了解  109-112
4.俄语水中运动动词特有的意义  112-116
  4.1 表示失去某种形式  112-113
  4.2 表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113
  4.3 表示失去控制  113-114
  4.4 表示画面不清晰  114
  4.5 表示一无所知  114-116
5.类型学研究的意义  116-150
  5.1 类型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16-131
    5.1.1 类型学与汉语语言学  116-119
      5.1.1.1 汉语类型学研究概况  116-117
      5.1.1.2 类型学研究推动汉语非汉语研究  117-119
    5.1.2 类型学与对比语言学  119-122
      5.1.2.1 类型学研究离不开对比语言学  119-120
      5.1.2.2 类型学研究离不开比较  120-122
    5.1.3 类型学与语义学及词汇搭配规律  122-126
      5.1.3.1 词汇类型学研究是从语义范畴出发的  122-123
      5.1.3.2 词汇类型学研究不能脱离词汇搭配规律  123-126
        5.1.3.2.1 语境通过搭配确定语义  123
        5.1.3.2.2 搭配创造新义  123-124
        5.1.3.2.3 特殊搭配以语境为基础并通过语境来实现  124-126
    5.1.4 类型学与语言共性论  126-129
      5.1.4.1 类型与共性  126-128
      5.1.4.2 共性与个性  128-129
    5.1.5 类型学与认知语言学  129-131
      5.1.5.1 语言与认知  129-130
      5.1.5.2 类型学研究与认知语言学不可分  130-131
  5.2 类型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31-145
    5.2.1 类型学研究与汉语推广  131-135
      5.2.1.1 汉语的国际影响与推广  132-133
      5.2.1.2 汉语研究引进借鉴类型学视野和方法的必要性  133
      5.2.1.3 类型学视野对汉语研究的促进  133-134
      5.2.1.4 汉语可以为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所作的贡献  134
      5.2.1.5 如何在汉语研究中更好地借鉴类型学的成果和方法  134-135
    5.2.2 类型学研究与语言教学  135-138
      5.2.2.1 类型学研究与语言教学理论  136-137
      5.2.2.2 类型学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  137-138
    5.2.3 类型学研究与翻译  138-142
      5.2.3.1 翻译体现类型学的研究成果  138-140
      5.2.3.2 类型学研究指导翻译实践  140-142
    5.2.4 类型学研究与词典编撰  142-145
      5.2.4.1 类型学研究与双语词典编撰  142-144
      5.2.4.2 类型学研究对词典编撰具有指导作用  144-145
  5.3 结论与展望  145-150
参考文献  150-153
致谢  153

相似论文

  1. 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H315
  2.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3. 柳江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4. 大堂鼓与小军鼓演奏法的共性与个性,J632.52
  5. 我国环境不公问题的类型学研究,X321
  6. 基于类型学和符号学的苏州古城新建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研究,TU984.114
  7. 基于类型学和形态学的苏州古城新建住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TU984.12
  8. 平面设计视野下图形文字化,J524
  9. 肖邦钢琴音乐与贝里尼歌剧音乐共性特征初探,J624.1
  10. 帕格尼尼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情感共性特征初探,J622.1
  11.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研究,G633.41
  12. 基于SOA架构的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集成研究,TP393.09
  13. 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问题研究,F124.3
  14. 炒焦技术共性问题的研究,R283
  15. 峡江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K878.8
  16. 基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共性技术扩散机制,F224
  17. 蝙蝠耳瓣生物多样性的本征分析,Q954
  18. 先秦乐器铜铙研究,K875.5
  19. 中俄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研究,H35
  20.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2010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H315.9
  21. 乌斯宾斯基文艺结构类型学思想研究,I0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