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研究

作 者: 秦新龙
导 师: 杜杨松;叶水泉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 中-酸性侵入岩 岩石包体 中生代 安徽铜陵
分类号: P588.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2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安徽铜陵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的中段。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量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的橄榄安粗岩系和高钾钙碱性岩系中-酸性侵入岩。在这些侵入岩中分布有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的岩石包体。作者在侵入岩斑晶和包体矿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包裹体。本文对这些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成因和演化规律。通过上述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确定角闪石和辉石是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硫化物包裹体的主要寄主矿物,而榍石和磷灰石是次要寄主矿物,后者在国内外可能尚属首次报道;2、查明了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的形态、分布、矿物组合和成分变化特征,特别是它们的成因及其与铜陵地区中生代两个系列侵入岩形成过程的关系;计算了角闪石和辉石中硫化物包裹体发生“产卵作用”的温、压条件;3、根据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的特征重新厘定了铜陵地区暗色闪长质包体基性端元的岩浆成分和来源;4、初步查明了铜陵地区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类基底变质岩包体的原岩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5、初步阐明了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和岩石包体中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的类型和数量与Cu、Ni、Cr含量的关系。上述成果拓展了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的研究领域。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前言  10-17
  1.1 研究意义和选题来源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1-13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目标及完成的工作量  13-16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17-28
  2.1 区域深部地质特征  18-20
  2.2 区域基底和盖层特征  20-21
  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21-22
  2.4 区域岩浆岩特征  22-26
  2.5 岩石包体分布特征  26-28
第三章 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  28-67
  3.1 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28-33
  3.2 岩石包体岩相学特征  33-52
  3.3 矿物学特征  52-67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7-81
  4.1 主量元素特征  67-71
  4.2 稀土元素特征  71-74
  4.3 微量元素特征  74-78
  4.4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78-81
第五章 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特征  81-142
  5.1 侵入岩中的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  81-96
  5.2 岩石包体中的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  96-139
  5.3 包裹体类型和数量与CU、CR、NI 含量的关系  139-142
第六章 包裹体成因与演化的初步探讨  142-166
  6.1 矿物结晶的压力和温度  142-151
  6.2 硫化物包裹体的产状及其成因  151-155
  6.3 硫化物体系相关系与包裹体矿物组合的变化  155-166
第七章 结论  166-168
  7.1 结论  166-167
  7.2 存在的问题  167-168
致谢  168-170
参考文献  170-180
附录  180-214
  一、论文发表  180-181
  二、个人简历  181-182
  三、样品制作及测试方法  182-183
  四、化学分析结果表  183-214

相似论文

  1. 桐柏碰撞造山带及其邻区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P542
  2. 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P588.121
  3. 鲁西地区中、新生界划分与对比,P618.13
  4.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P588.12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P546
  6.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青格里底斜坡中生代构造特征研究,P542
  7.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P618.13
  8. 华北克拉通主要变质核杂岩晚中生代花岗岩时代、成因类型对比及意义,P588.121
  9.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共生分离的热力学研究,P618.51
  10. 赤峰—建平一带早中生代麻粒岩与太古代麻粒岩的对比研究,P588.3
  11. 陕西西乡县下高川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特征及构造演化,P618.13
  12. 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西段晚中生代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P618.13
  13. 蒙阴盆地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P597.3
  14.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P597.3
  15. 安徽石台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特征、成因及成矿专属性,P588.121
  16. 中国东北中生代膜翅目长腹细蜂科化石研究(昆虫纲:膜翅目),Q915
  17.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矿床和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P618.51
  18. 济阳坳陷南部晚中生代以来滑脱构造研究,P618.13
  19. 海南岛晚中生代以来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P539.3
  20. 内蒙古狼山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年代学约束,P542
  21. 安徽铜陵地区基性岩特征与成因,P588.12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岩浆岩(火成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