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效并行计算系统中的计算模型与通信网络

作 者: 刘方爱
导 师: 刘志勇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专 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
关键词: 互连网络 路由算法 并行计算模型 RP(k)网络 网络嵌入 波长指派
分类号: TP33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54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并行处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提高通信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程序中的通信效率问题,分析了产生通信拥挤的三个因素,即BSP程序引起的通信拥挤、网络拓扑结构引起的通信拥挤和网络嵌入算法不当引起的通信拥挤。在此基础上,选择这三个问题作为本文的主攻方向。经过三年的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取得了理想的研究成果。针对并行程序的效率,本文提出了CSA-BSP模型,该模型能够引导程序设计者写出高效率的并行程序;针对互连网络,本文提出了RP(k)网络,该网络拓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因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通信效率;针对网络嵌入问题,本文设计了将环、Mesh和Hypercube通信模式嵌入RP(k)互连网络的高效算法,使得在这些网络上已开发的应用能够高效地移植到RP(K)网络上。 经过三年深入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① 提出了一类基于Petersen图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RP(k)。该网络的连接度为5,直径为[k/2]+2;该网络具有短的网络直径、简单的拓扑结构、方便的路由策略;该网络硬件复杂度低、实现简单;在环、Mesh和Hypercube上设计的算法能够高效地嵌入RP(k)。同时,针对不同的互连网络规模,本文对该网络进行了扩展,提出了RP(P,k1,k2)网络拓扑,并讨论了其性质。 ② 设计了RP(k)互连网络上的路由算法,主要设计了点点路由、置换路由、广播路由和All-to-all路由算法。这些算法的通信次数分别为[k/2]+2、k+5、[k/2]+2、k+5。这样,RP(k)网络和其上的路由算法为并行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集。同时,在RP(P,k1,k2)网络上,本文也设计了以上四个通信模式的路由算法,它们的通信次数分别为[k2/2]+[k1/2]+2、4+m{k2,k1}+(k2-1)*(k1-1)、[k2/2]+[k1/2]+2和10*k1*k2-4。 ③ 提出了将Ring和Mesh嵌入RP(k)网络的算法,证明了RP(k)网络是一个Hamiltonian图。考虑到网络的容错情况,当RP(k)网络中每个片有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去掉故障节点和相应的边,得到互连网络RP-1(k),我们证明了该网络也是Hamiltonian图。因此,可以分别将10*k和9*k个节点的环嵌入到RP(k)和RP-1(k)网络中去。同时,我们也设计了将2-D mesh嵌入RP(k)网络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嵌入性能。 ④ 基于光RP(k)网络,本文设计了一个实现n维Hypercube通信模式的算法,该算法最多需要max{2,[(5/3)*2n-5]}条波长。同时,设计了一个将n维Hypercube嵌入环网络

全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2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2-3
摘要  3-5
英文摘要  5-7
目录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5
  1.1 研究背景  10
  1.2 并行计算模型  10-12
  1.3 互连网络  12-13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13-14
  1.5 论文的结构  14-15
第二章 影响并行程序性能的因素分析  15-31
  2.1 引言  15
  2.2 影响存储性能的因素分析  15-22
    2.2.1 系统结构  15-16
    2.2.2 基本概念  16-18
    2.2.3 存储效率分析  18-22
  2.3 算法的CACHE分析模型  22-23
    2.3.1 算法的cache相关性分析  22-23
    2.3.2 程序存储效率  23
  2.4 影响SMP存储性能的因素  23-25
  2.5 影响通信性能的因素分析  25-30
    2.5.1 少量数据通信  25-26
    2.5.2 程序中通信特征  26-27
    2.5.3 大量数据通信示例  27-30
  2.6 结论  30-31
第三章 一种异步BSP模型及其程序优化技术  31-44
  3.1 并行计算模型  31-34
    3.1.1 并计算模型概况  31
    3.1.2 PRAM与共享存储类模型  31-32
    3.1.3 消息传递模型  32-33
    3.1.4 层次模型  33-34
  3.2 BSP及A-BSP模型  34-38
    3.2.1 BSP模型  35-36
    3.2.2 A-BSP模型  36-38
  3.3 CSA-BSP模型  38-40
  3.4 基于CSA-BSP的性能分析  40-43
    3.4.1 程序的执行时间  41
    3.4.2 程序执行时间的和  41-42
    3.4.3 数据划分带来的影响  42-43
  3.5 结论  43-44
第四章 一种实用的互连网络RP(k)及路由算法  44-60
  4.1 引言  44
  4.2 互连网络概况  44-48
    4.2.1 环、Torus网络  45
    4.2.2 Hypercube网络  45-46
    4.2.3 Butterfly网络  46
    4.2.4 一类由Caylay图生成的网络  46-47
    4.2.5 其它一些互连网络  47-48
  4.3 互连网络RP(k)  48-49
    4.3.1 Petersen图及其性质  48
    4.3.2 RP(k)的结构  48-49
  4.4 RP(k)的性质  49-51
  4.5 RP(k)上的路由算法  51-58
    4.5.1 基本符号和相关概念  51-52
    4.5.2 点点通信算法  52-53
    4.5.3 置换路由  53-56
    4.5.4 广播路由  56-57
    4.5.5 All-to-All  57-58
  4.6 结论  58-60
第五章 环、MESH嵌入RP(k)网络  60-73
  5.1 引言  60-61
  5.2 网络嵌入的概念  61-62
  5.3 环嵌入RP(k)网络  62-65
  5.4 二维MESH嵌入RP(k)  65-72
    5.4.1 由Mesh到RP(k)的映射  65-67
    5.4.2 min{a,b}≤10时的嵌入算法  67-70
    5.4.3 当a,b>10时,mesh嵌入RP(k)的算法  70-72
  5.5 结论  72-73
第六章 一类层次环网络HRN的构造及路由算法  73-82
  6.1 引言  73-74
  6.2 层次环网络的构造及性质  74-75
    6.2.1 层次环网络的构造  74-75
    6.2.2 HRN(G,K_1,…,K_m)网络的性质  75
  6.3 层次环互连网络的路由  75-76
  6.4 RP(P,k_1,k_2)互连网络  76-77
  6.5 RP(P,k_1,k_2)互连网络的路由算法  77-81
  6.6 结论  81-82
第七章 互连网络的性能参数  82-93
  7.1 引言  82
  7.2 互连网络性能的评价参数  82-83
  7.3 网络直径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83-84
  7.4 最优节点分组  84-86
  7.5 互连网络的最优分划  86-88
  7.6 网络的最优分划算法  88-92
    7.6.1 网络中心点  88-90
    7.6.2 求网络中心点的算法  90-91
    7.6.3 网络分划  91-92
  7.7 结论  92-93
第八章 光RP(k)网络上HYPERCUBE通信模式的波长指派算法  93-106
  8.1 引言  93
  8.2 基本知识  93-94
  8.3 基于HYPERCUBE通信模式的波长指派  94-97
    8.3.1 Hypercube性质  94-95
    8.3.2 3维Hypercube嵌入Petersen图  95-96
    8.3.3 n维Hypercube嵌入RP(k)  96-97
  8.4 HYPERCUBE嵌入环的一种算法  97-102
  8.5 光RP(k)网络连接的建立策略  102-104
    8.5.1 节点(k,j)使用波长λ_(k*10+j)  102-103
    8.5.2 节点(k,j)使用波长λ_j  103
    8.5.3 一般情况  103-104
  8.6 结论  104-106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工作  106-110
  9.1 论文的主要创新  106-107
  9.2 进一步的工作  107-110
参考文献  110-117
致谢  117-118
作者简历  118-119

相似论文

  1. AODV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改进与实现,TP212.9
  2. 一种车联网智能终端设计及其路由算法研究,TP391.44
  3. ZigBee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研究,TP212.9
  4. 多域多层光网络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TN929.1
  5. 自动交换光网络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研究,TN929.1
  6.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制,TN929.5
  7. 基于M-Bus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TP274.2
  8. 基于增强学习的多sink无线传感网路由机制研究,TP212.9
  9. 基于Qo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TP212.9
  10. 电信第二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TP393.09
  11. 分布式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TP315
  12. 容迟网络中低资源消耗的传染路由研究,TP393.02
  13. 交叉立方体的容错泛圈性研究,O157.5
  14. 具有能量补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研究,TP212.9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QoS路由算法研究及应用,TP212.9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研究,TP212.9
  17. 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TP212.9
  18. 基于NS2的QoS选播问题仿真研究,TP393.02
  19. 基于动态区格的车载网络体系结构研究,TP399-C6
  20. Ad Hoc网络中AODV路由算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TN929.5
  21. 工艺偏差下的电源地网络快速仿真分析方法,TN40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 各种电子数字计算机 > 并行计算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