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慢性神经痛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膜表面糖基化机制

作 者: 张秀琳
导 师: 谢益宽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理学
关键词: 自发放电 唾液酸 损伤区 神经损伤 神经痛 异位 通道门 感觉异常 感觉神经元 电压依赖性
分类号: Q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后,损伤区及相应的背根神经节胞体产生大量的异位自发放电(ectopic spontaneous discharge,ESD)。ESD不具备正常的编码特性,它们的异位传入被认为是构成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痛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它直接触发和维持了中枢敏感化,导致了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痛性感觉异常等慢性神经痛症状的发生。尽管对ESD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对其形成的确切细胞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已有的大量实验发现,神经损伤可触发初级神经元胞体合成大量的功能蛋白,诸如钠、钾、钙等离子通道蛋白,受体蛋白及感受器分子等兴奋性物质,由于神经的损伤,导致这些蛋白不能正常的分布和代谢,而异位地堆积在轴突损伤区或胞体膜上。目前一个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兴奋性蛋白的积聚导致膜电导增加而诱发ESD。但上述分子的积聚如何导致ESD的产生,目前仍然缺乏明确的证据。膜蛋白的一个共同特性是其膜外域接受密集的糖基化,糖基含有大量带负电的唾液酸,如大部分离子通道,特别是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含有大量的唾液酸,而且这些负电荷靠近钠通道的电压感受器而易化通道开放。我们推想,神经损伤促使神经元膜堆积高密度蛋白,它的唾液酸化增强了膜外侧的负电性,导致神经元的膜电位向去极化方向移动而产生ESD可能是慢性神经性痛的主要机制。研究方法及目的:采用了以下三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设想。 1.单纤维记录来自CCI大鼠损伤区及相应DRG胞体的ESD,应用有机和无机阳离子中和膜表面负电荷,观察ESD是否被抑制;用唾液酸酶处理膜表面以降解唾液酸后,观察ESD的改变,同时观察在唾液酸酶作用后,无机阳离子对诱发的ESD的抑制作用是否减弱。2.观察CCI大鼠损伤神经元在电泳电场的泳动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4-5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1-21
材料和方法  21-30
实验结果  30-50
讨论  50-61
参考文献  61-71
综述  71-105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105-106
致谢  106-107

相似论文

  1. 糖尿病性胃轻瘫大鼠Cajal间质细胞钾通道的变化,R587.2
  2. L型钙通道α_(1C)蛋白在犬肺静脉前庭中表达的研究,R541.75
  3. 水稻vdac、ant及HL-sp1基因的表达研究,S511
  4. 硫化氢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张力的调节作用,S858.28
  5. 积雪草酸及其稀土配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R285.5
  6. 哮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膜钾通道活性及分泌功能的研究,R562.25
  7. 两周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及脑动脉Ca_L电流的变化,R85
  8. 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钾离子通道特性及顺铂对其的影响,R764
  9. 水稻VDAC和ANT基因家族表达研究,S511
  10. 牛蒡苷元钙拮抗和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R965
  11. 胰淀素对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机制的研究,R587.1
  12. 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_1亚单位在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差异性表达,Q952
  13. 大黄素、黄芪及番泻叶对豚鼠离体逼尿肌条活动的影响,R285
  14. 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
  15. 新型芋螺毒素SO3的镇痛作用及一般药理学研究,R96
  16. 衰老对大鼠小动脉钾通道功能与基因表达的影响,R54
  17. 中枢钾离子通道亚型在大鼠脑缺血和胆碱能损伤中mRNA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R743
  18. 神经损伤后的异位电活动对慢性痛和背根神经节内交感芽生的作用,R363
  19.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在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痴呆中的改变及其意义,R749.1
  20.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2.1增加粘着斑激酶磷酸化调控肿瘤细胞粘附和迁移,R730.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理学 > 分析器生理学(感官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