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

作 者: 王昕
导 师: 胡立胜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脑脉泰胶囊 系统评价 血管性痴呆 随机对照试验
分类号: R277.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2.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3.比较脑脉泰胶囊与喜得镇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成本-效果比,以发现其潜在的经济学价值。方法1.纳入以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药与西药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4.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2.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非劣性试验设计。通过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Blessed-Roth行为量表(BB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智能疗效、行为能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对不良事件进行描述和分析。3.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成本和健康结果数据,并进行成本效果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1.系统评价: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823例患者和8种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优于西药,其汇总OR 1.86 (95%CI 1.16~2.97);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中药的效果较西药好,汇总WMD 1.80 (95%CI 1.30~ 2.30)。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随机对照试验:共完成合格病例456例,脑脉泰组343例,喜得镇组113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重要既往史、药物治疗、合并疾病或症状、MMSE和BB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疗效分析:(1)智能疗效:两组疗效构成、显效率、有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行为能力疗效:两组疗效构成、基本控制率、显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两组疗效构成、临床痊愈率、显效率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变化值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期间发生10例不良事件,其中脑脉泰组9例,喜得镇组1例,但尚不能证实不良事件和服用药物的关系。3.成本效果分析:共有233例患者完成研究,脑脉泰组175例,喜得镇组58例。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脑脉泰组智能、中医证候显效率及智能、行为能力、中医证候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喜得镇组,但脑脉泰组行为能力显效率、基本控制率及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的成本效果比高于喜得镇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英文缩略语表  8-9
文献研究  9-40
  第一部分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状  9-21
    1. 流行病学  9-10
    2. 危险因素  10-12
    3. 分类  12
    4. 诊断  12-15
    5. 发病机制  15-16
    6. 预防  16
    7. 治疗  16-21
  第二部分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21-29
    1. 病因病机  21-22
    2. 辨证分型  22
    3. 治疗措施  22-24
    4. 实验研究  24-29
  第三部分 循证医学在补充和替代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29-34
    1. 循证医学在补充和替代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9-32
    2. 加强补充和替代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32-34
  第四部分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34-40
    1. 资料与方法  34-35
    2. 结果  35-37
    3. 讨论  37-40
临床研究  40-75
  第一部分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40-64
    1. 前言  40
    2. 试验目的  40
    3. 资料与方法  40-48
    4. 结果  48-62
    5. 结论  62-63
    6. 讨论  63-64
  第二部分 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成本效果分析  64-75
    1. 前言  64-65
    2. 目的  65
    3. 资料与方法  65-66
    4. 结果  66-72
    5. 讨论  72-75
致谢  75-76
个人简历  76

相似论文

  1. 不同类型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初步探讨,R749.1
  2.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模与设计,TP391.6
  3. 企业内部控制的整合评价模型研究,F275
  4. 区域城际铁路换乘问题的研究,U239.5
  5.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评价,R782.6
  6. 全冠修复与综合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R783
  7. 兰尼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的系统评价,R774.1
  8. 胃癌术中不同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系统评价,R735.2
  9. 可切除食管癌术前辅助治疗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R735.1
  10. MoCA在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探讨,R749.1
  11.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R743.3
  12. 宫腔内人工授精使用米索前列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714.8
  13. 新型镇静镇痛药盐酸右美托咪定加用于常规麻醉方案的成本—效果研究,R614
  14. 固定平台型和旋转平台型假体TKA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687.4
  15. 利伐沙班比较伊诺肝素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R687
  16. 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系统评价,R687.3
  17. 腹主动脉瘤破裂腔内治疗系统评价,R654.3
  18. 导管溶栓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R654.4
  19. 新疆地区抗Hp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R573.1
  20. 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研究,R246
  21. 中医药、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Meta分析,R256.2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