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观测与研究

作 者: 杨远贵
导 师: 钱声帮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专 业: 天体物理
关键词: 过相接双星 测光观测 周期分析 统计研究
分类号: P14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是指质量比小于0.25且几何相接度大于50%的大熊座W型双星系统。本文对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进行了观测、分析和统计研究,同时对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也进行了简要的综述。通过对九颗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测光分析以及对二十七颗此类双星统计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测光分析,结果发现了目前观测到最小质量比的过相接双星V857Her(q=0.065)和最高相接度的过相接双星GSC 0619-0232(f=93.4%)。过相接双星V410 Aur的测光解证实了分光观测到第三天体的存在。对于四个系统(FG Hya、IK Per、GSC 0619-0232和V410 Aur),采用了黑子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光变曲线的畸形或者不对称。此外,过相接双星FG Hya的光变曲线还随时间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周期性的磁活动造成的。结合测光解和分光解,确定了五个双星系统(FG Hya、GR Vir、TV Mus、V410 Aur和XY Boo)的绝对物理参数。 2.V410 Aur、V857 Her和XY Boo三颗过相接双星轨道周期分析表明它们的轨道周期都存在长期增加。轨道周期增加率dP/dt分别为:+8.22×10-7d yr-1(V410 Aur)、+2.90×10-7d yr-1(V857 Her)和+6.25×10-7d yr-1(XY Boo)。过相接双星V410 Aur和XY Boo的轨道周期增加率较大,使它们各自的质量转移时标均小于它们的热力学时标。这表明在不考虑系统的物质损失情况下,从次星向主星物质转移就能够产生观测上的周期增加。 3.发现五颗过相接双星(CU Tau、FG Hya、GR Vir、IK Per和TV Mus)的轨道周期都存在长期减小。轨道周期减小率dP/dt分别为:-1.81×10-6dyr-1(CU Tau)、-4.32×10-7d yr-1(FG Hya)、-1.96×10-7d yr-1(GR Vir)、-2.50×10-7d yr-1(IK Per)和-2.16×10-7d yr-1(TV Mus)。这种轨道周期减小可能是由从主星向次星物质转移伴随着物质通过外拉格朗日点L2流出而损失角动量造成的。 4.FG Hya、GR Vir、IK Per、TV Mus和XY Boo等五颗过相接双星的轨道周期还存在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周期P和振幅A分别为:36.4yrs和0d.0289(FG Hya)、19.3yrs和0d.0140(GR Vir)、50.5yrs和0d.0203(IK Per)、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序言  10-12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研究现状  12-34
  第一章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研究现状  14-34
    1.1 过相接双星的观测特征  14-19
      1.1.1 过相接双星的测光特征  14-17
      1.1.2 过相接双星的分光特征  17-19
    1.2 过相接双星的研究现状  19-27
      1.2.1 过相接双星的统计研究  19-23
      1.2.2 过相接双星的理论模型  23-27
    1.3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可能是蓝离散星的前身天体之一  27-34
      1.3.1 过相接双星并合的数值模拟(Rasio & Shapiro,1995)  27-30
      1.3.2 蓝离散星概述  30-34
第二部分 工作部分: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观测研究与统计分析  34-96
  第二章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样本的观测与研究  36-84
    2.1 轨道周期长期增加的双星:V410 Aurigae、XY Bootis和V857 Herculis  36-54
      2.1.1 V410 Aur的CCD观测和周期分析  38-39
      2.1.2 XY Boo的轨道周期分析  39-42
      2.1.3 V857 Her的CCD观测和轨道周期研究  42-45
      2.1.4 V410 Aur、XY Boo和V857 Her的测光分析  45-50
      2.1.5 绝对参数、质量转移率以及XY Boo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  50-52
      2.1.6 结论  52-54
    2.2 轨道周期长期减小的双星(Ⅰ):CU Tauri和TV Muscae  54-64
      2.2.1 CU Tau的CCD观测和周期分析  54-58
      2.2.2 TV Mus的周期分析  58-60
      2.2.3 CU Tau和TV Mus的测光分析  60-63
      2.2.4 讨论和结论  63-64
    2.3 轨道周期长期减小的双星(Ⅱ):FG Hydrae、GR Virginis和IK Persei  64-77
      2.3.1 FG Hya和GR Vir的轨道周期研究  66-70
      2.3.2 FG Hya、GR Vir和IK Per的测光解  70-75
      2.3.3 讨论  75-76
      2.3.4 结论  76-77
    2.4 其它深度相接双星:GSC 0619-0232  77-82
      2.4.1 GSC 0619-0232的测光分析  77-81
      2.4.2 讨论与结论  81-82
    2.5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可能演化成蓝离散星的两种途径  82-84
  第三章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统计分析  84-96
    3.1 样本星的测光解和分光解  84-88
    3.2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统计分析  88-96
      3.2.1 轨道周期、质量比和相接度之间的关系  88-91
      3.2.2 质-径关系和质-光关系  91-93
      3.2.3 总比角动量与质量、质量比的关系  93-94
      3.2.4 讨论与结论  94-96
结论与展望  96-98
参考文献  98-114
发表文章目录  114-116
致谢  116

相似论文

  1. 咳嗽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R259
  2. 泄泻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R256.34
  3. 新疆物流业发展的统计研究,F259.27
  4. 基于变负荷的地源热泵土壤温度模拟研究,TU831
  5. 经济周期分析新视野与美国金融危机,F831.59
  6. 办公家具的绿色营销研究,F426.88;F205
  7. 基于周期分析的早更新世北大西洋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P532
  8. 基于视频图像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9. 塔里木灌区多浪水库水体更新周期计算与分析,TV213.4
  10. 黄土高原沟谷系统及立地类型分布特征研究,P931.6
  11. 湖南中北部村镇住宅适宜节能技术研究,TU201.5
  1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F222
  13. 政论语体常用词的统计研究,H15
  14. 北半球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观测事实的对比研究,P433
  15. 过相接型密近双星W次型与A次型现象的分析研究,P153
  16.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F061.2
  17. 细胞DNA倍体及周期分析在良恶性胸液鉴别中的应用价值,R446.9
  18. 中国技术哲学20年发展统计研究,N02
  19. 银河星团中过相接双星的观测与研究,P155
  20. 浅度相接双星的观测研究,P144.9
  21. 基于暗晕模型对暗物质和星系分布的统计研究,P15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恒星物理学 > 分光双星和交食双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