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分形及PBG理论用于MEMS可重构天线研究

作 者: 单福琪
导 师: 高葆新;张雪霞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分形天线 光子带隙 电磁带隙 MEMS 可重构天线
分类号: TN82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4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综合研究了分形天线、PBG 的优化分析理论、分形形式 PBG结构和 MEMS 可重构天线等问题。针对目前用于天线设计的分形结构有限的问题,提出了标准化的分形结构生成法,是系统化研究分形结构有力的数学工具。论文中以正方形作为基本图形,采用标准化的分形结构生成法,得到了相似维度大于 1 的共计 80 种分形结构。其中不仅包含整数维度的传统天线设计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直线,也包含了已经广泛用于分形天线和天线阵列研究的部分重要分形,如 Sierpinski carpet、Cantor Set 等结构。研究选择了 12 类共计24 种不同形式的分形结构用于制作分形贴片天线,得到众多具有电小特性或双频(多频)特性的天线,验证了分形结构用于天线拓扑设计的优点。论文中还分析了一种对数周期类的贴片天线,验证了对数周期结构用于驻波天线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 PBG 的优化理论:基于 S 参数的 PBG 结构分步优化方法(SOC 方法)。SOC 方法揭示了 PBG 特性的形成与单元 S 参数及单元间距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采用任意单元构成性能最佳的 PBG 结构的解决方案,对于 PBG 的优化设计有强的指导性。与 SOC 方法相结合的 PBG的群理论是 PBG 优化设计理论的另一有益补充。探索研究了新型的分形类的 PBG 结构,构造了单元仅为 1/8 介质波长的阿基米德双螺线和双臂渐开型螺线 PBG 结构,性能优良而结构极为紧凑,是一维半结构中整体尺寸最小,性能最好的一类 PBG 结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设计制作了可工作于 34.11GHz、32.09GHz、33.13GHz 和 36.20GHz四个不同频率的双 MEMS 开关控制的频率可重构天线。将 RIDSS-PBG 结构成功应用于此天线系统,有效抑制了射频信号从开关控制电路的泄漏。

全文目录


第1章 引言  10-19
  1.1 论文背景  10-11
  1.2 光子带隙(PBG)和电磁带隙(EMBG)  11-12
  1.3 分形结构用于微波电路设计  12-15
  1.4 RF-MEMS 和MEMS 天线  15-18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  18-19
第2章 分形天线系列研究  19-52
  2.1 本章引言  19
  2.2 标准化分形生成法  19-31
    2.2.1 分形、相似维度  20-21
    2.2.2 自相似的一般定义  21-22
    2.2.3 自相似集的标准化分形生成法  22-23
    2.2.4 标准化分形生成法用于正方形初始集  23-24
    2.2.5 正方形初始集的分形标准命名法  24-25
    2.2.6 N=3,DS≥1 的全部分形结构  25-31
  2.3 分形天线系列特性研究  31-45
    2.3.1 采用的分形天线的拓扑和制作  31-32
    2.3.2 测试条件及简要测试结果  32
    2.3.3 M0000 分形天线(普通正方形贴片天线)特性  32-33
    2.3.4 M0127 分形天线特性  33-40
    2.3.5 M1379 分形天线(Vicsek 天线)特性  40-43
    2.3.6 实验结果汇总  43-45
  2.4 对数周期驻波天线研究  45-51
    2.4.1 采用的对数周期天线结构和仿真设定  46
    2.4.2 正方形普通贴片天线的结构和仿真结果  46-47
    2.4.3 缩放比例r=1.1 时的仿真结果  47-48
    2.4.4 缩放比例r=1.2 时的仿真结果  48-49
    2.4.5 缩放比例r=1.3 时的仿真结果  49-50
    2.4.6 天线的电流分布  50-51
  2.5 本章小结  51-52
第3章 PBG 的优化分析理论研究  52-78
  3.1 本章引言  52-54
    3.1.1 PBG 的一般性理论分析  52-53
    3.1.2 PBG 优化分析理论的两个重要方向  53-54
  3.2 基于S 参数的PBG 分步最优化方法SOC(S-PARAMETERS BASED STEP OPTIMUM CONFIGURATION METHOD)  54-61
    3.2.1 一个基本形式  54-55
    3.2.2 分步最优化方法  55-56
    3.2.3 SOC 方法是给定单元次序的全局最优化方法的证明  56-57
    3.2.4 S 参数中辐角对于 PBG 特性和结构的影响  57-59
    3.2.5 S 参数的模值对于 PBG 特性和结构的影响  59-61
    3.2.6 符合SOC 方法的距离紧凑型PBG 的一般性条件  61
  3.3 SOC 方法的应用  61-70
    3.3.1 SOC 方法用于简单PBG 单元  62-65
    3.3.2 SOC 方法用于 RIDSS 和 SRS 结构  65-68
    3.3.3 SOC 优化极限曲线(族)  68-69
    3.3.4 采用SOC 方法使用不同单元构成 PBG  69-70
  3.4 基于 S 参数的PBG 的群理论研究初步  70-76
    3.4.1 一维情况  70-71
    3.4.2 一维半情况  71-76
  3.5 本章小结  76-78
第4章 分形类PBG 特性研究  78-96
  4.1 本章引言  78
  4.2 阿基米德双螺线PBG  78-87
    4.2.1 一单元 Archimedean 双螺线-I/II 的 S 参数  79-81
    4.2.2 Archimedean 双螺线-I 特性与单元数目的关系  81-83
    4.2.3 Archimedean 双螺线-II 特性与单元数目的关系  83-84
    4.2.4 Archimedean 双螺线-I 单元间距对S 参数的影响  84-85
    4.2.5 三单元对称Archimedean 双螺线的禁带特性  85-87
  4.3 RIDSS-PBG 结构  87-95
    4.3.1 RIDSS-PBG 的禁带特性  87-90
    4.3.2 RIDSS-PBG 的禁带特性与其结构参量之间的关系  90-91
    4.3.3 RIDSS-PBG 结构的一些变化形式  91-95
  4.4 本章小结  95-96
第5章 可重构MEMS 天线研究  96-108
  5.1 本章引言  96-97
  5.2 用于 MEMS 可重构天线的串联开关  97-98
  5.3 双开关频率可重构天线  98-106
    5.3.1 双开关 MEMS 天线  98-100
    5.3.2 双开关成比例模型天线的制作和测试  100-106
  5.3 本章小结  106-108
第6章 结论  108-111
参考文献  111-120
致谢  120-121
附录A 分形天线系列研究实验结果  121-151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1-152

相似论文

  1. 微带天线的频率可重构及其与滤波器的协同设计,TN822
  2. 用于频谱感知的小型宽—窄带组合天线的设计与研究,TN822
  3. 激光冲击波致动微泵的设计建模与研制,TH38
  4. MEMS加速度计温度场及残余应力模型研究,TH824.4
  5. 新型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TN820
  6. 平面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TN820
  7. 多种缺陷对红外光子晶体光纤性能影响的研究,TN253
  8. 基于MEMS工艺的PCR微流控系统的研制,TN492
  9. 六轴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及系统级仿真,TH824.4
  10. MEMS微尺度有序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表征,TB33
  11. 基于MEMS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开发设计,TP212.9
  12. 基于MEMS工艺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研究,TP212
  13. 六轴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的控制系统研究,TH824.4
  14. 集成光纤式CE系统的研究,TN492
  15. 可重构广角天线及等离子体天线关键部件研究,TN821.8
  16. 小波分析在MEMS陀螺信号降噪中的应用研究,TN911.4
  17. 新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TP212
  18. MEMS引信的微装配技术研究,TG95
  19. 星载硅微静电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噪声分析,TH824.4
  20. 微倾斜悬臂梁在振动冲击载荷下的可靠性分析,TP211.4
  21. MEMS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理论研究,TP212.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 > 天线 > 一般性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