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罪刑关系论

作 者: 马荣春
导 师: 陈忠林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罪刑关系 人身危险性 刑事责任 罪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 刑法理论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处罚 可取性 客观危害
分类号: D9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8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的目的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上,本论文试图通过关系式研究思维来丰富和深化刑事责任犯罪、刑罚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等范畴或概念的基本理论、罪刑关系理论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理论;在实践上,本论文试图通过对上述理论的丰富和深化而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贯彻和司法实现提供建议与思路,从而使其更好地担当刑法的报应与预防功能以更好地促进刑法正义的实现。本论文的研究方向是从基本概念到原则命题,从理论架构到实践运用。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先通过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之争引出罪责刑关系与罪刑关系之争,接着立于刑事责任论证了罪刑关系的可取性:刑事责任是行为背离刑法义务而应予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行为背离刑法义务即规范学上的犯罪,而应予刑罚处罚则是规范学上的犯罪的后果,其为刑事责任的本质规定性所在。作为法律评价中最严厉的否定评价,刑事责任以代表社会的立法者的观念形态先于并体现为刑法立法阶段的罪刑规范而借助于刑法司法阶段的定罪量刑和行刑得以实现。因此,刑事责任构成了犯罪和刑罚的上位范畴并以犯罪和刑罚为自己的实际支撑或实际内容,而罪刑关系构成了刑事责任的实体。但是,罪责刑关系的平行搭配使得刑事责任变成了一个虚壳并扰乱了刑法的范畴逻辑。本章另通过辨析“罪—责结构说”、“责—刑结构说”和“新罪—刑结构说”所存在的范畴逻辑问题进一步补证了罪刑关系的可取性。 第二章“罪刑关系之罪与刑”。本章探讨罪刑关系之罪和罪刑关系之刑分别应为何样之罪和何样之刑。对罪刑关系之罪应为何样之罪,本章解答如下问题:犯罪是已然还是未然;犯罪本体之中为何要有人身危险性这个侧面;人身危险性是否包括初犯可能;人身危险性如何量定;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的关系;作为犯罪本体三个内中要素或犯罪本体三个侧面的客观危害、主观罪过和人身危险性是用什么整合成犯罪整体的。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人身危险性是指体现行为人对刑法规范或刑法保护价值的蔑视态度的一种人格现状,故人身危险性应属已然而非未然,属于未然的是人身危险性可能导向的将来再犯本身。那么,由属于已然的客观危害、主观罪过和人身危险性所整合而成的犯罪整体也当属已然。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经过西方新、旧两派刑法理论的融合之后,报应和预防成为刑罚的二元目的而为达到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而使特殊预防之刑的施加合理有据,便要在犯罪本体之中“辟出”人身危险性这个侧面。但是,这个侧面不是强加进去

全文目录


引言  18-21
第一章 罪刑关系之确证  21-29
  一、两种关系相争之提出  21-22
  二、立于刑事责任之解答  22-29
第二章 罪刑关系之罪与刑  29-50
  第一节 罪刑关系之罪  29-45
    一、犯罪已然未然之辩定  29-30
    二、人身危险性何以入罪  30-33
    三、人身危险性之界定  33-38
    四、人身危险性之量定  38-40
    五、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之关系  40-41
    六、罪之内在要素之整合  41-45
  第二节 罪刑关系之刑  45-50
    一、刑之内在要素之划分  45-48
    二、刑之内在要素之整合  48-50
第三章 罪刑关系之特性  50-75
  第一节 罪刑关系之内容特性  50-53
    一、罪刑关系之客观性  50-51
    二、罪刑关系之主观性  51-53
  第二节 罪刑关系之效力特性  53-57
    一、罪刑关系之强制性  53-55
    二、罪刑关系之宽和性  55-57
  第三节 罪刑关系之存在特性  57-62
    一、罪刑关系之静态性  57-58
    二、罪刑关系之动态性  58-62
  第四节 罪刑关系之层次特性  62-66
    一、罪刑关系之一般性  63
    二、罪刑关系之个别性  63-65
    三、与“刑罪关系三层次论”之商榷  65-66
  第五节 罪刑关系之规模特性  66-69
    一、罪刑关系相适应性之相对性和不相适应性之成因  66-67
    二、罪刑关系相适应性与不相适应性之善性与恶性  67-68
    三、考察罪刑关系相适应性和不相适应性之意义  68-69
  第六节 罪刑关系之经济特性  69-75
    一、罪刑关系之经济特性之形成  70-71
    二、罪刑关系之经济特性之两个方面  71-75
第四章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刑法地位  75-104
  第一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理论复归  75-89
    一、综合主义刑法理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75-77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  77-84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内含  84-86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层面分析  86-89
  第二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其它法定刑法原则  89-96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  89-93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93-96
  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与非法定刑法原则  96-104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96-97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法人道主义原则  97-104
第五章 罪刑相适应原之刑法价值  104-127
  第一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报应正义价值  104-110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实现报应正义之方式类型  104-110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实现报应正义之意义  110
  第二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功利正义价值  110-118
    一、中国古代之罪刑相称功利观  111-112
    二、启蒙主义之罪刑相称功利观  112-114
    三、刑事古典功利学派之罪刑相称功利观  114-118
  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价值结构  118-127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价值结构之表述  118-124
    二、考察罪刑相适应原则价值结构之意义  124-127
第六章 罪刑相适应之立法构建  127-150
  第一节 罪刑相适应之构建标准与构建方法  127-138
    一、罪刑相适应之构建标准  127-133
    二、罪刑相适应之构建方法  133-138
  第二节 罪刑相适应之总分则构建  138-141
    一、罪刑相适应之总则构建  138-139
    二、罪刑相适应之分则构建  139-141
  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之立法构建检验  141-150
    一、罪刑相适应之总则构建检验  141-142
    二、罪刑相适应之分则构建检验  142-150
第七章 罪刑相适应之司法实现  150-177
  第一节 准确定罪  150-153
    一、准确定罪之意义  150-151
    二、准确定罪应注意的错误  151-153
  第二节 适当量刑  153-177
    一、犯罪之社会危害性评价机制之确立  153-167
    二、量刑模式之选定  167-177
本文结论  177-179
参考文献  179-181
后记  181

相似论文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2. 醉态犯罪研究,D917
  3. 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及对策研究,C913.5
  4. 大学生社会键问卷的编制及其犯罪预防,C913.5
  5.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6. 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914
  7.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8.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9.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案例分析,D924.3
  10.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D924.1
  11. 中国刑法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D914
  12. 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D924.3
  13. 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925.2
  14. 诱惑侦查引起的刑法问题研究,D925.2
  15.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策略运用研究,D926.3
  16. 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探析,D924.3
  17. 论我国经济犯罪中死刑废止问题,D924.11
  18.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19. 当前行贿犯罪手段的新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20. 湖南L县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调查,D917
  21. 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成因和预防,D91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