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时代语境与艺术的接受

作 者: 张幼云
导 师: 王宏建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时代语境 艺术接受 革命现实主义 绝对化倾向 兴趣点 阶级斗争为纲 现代美术史 交叉与融合 文物价值 公众反应
分类号: J3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0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泥塑群像《收租院》曾被人们誉为革命现实主义美术的典范性作品。由于这件作品是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应运而生的,它本身有着极强的政治宣传色彩,尽管它曾产生过无与伦比的社会影响,但进入新时期以后,学界对它的意义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艺术接受的角度,通过对这一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公众反应的系统考察,试图揭示出艺术接受与当时政治环境以至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进而初步探索大众艺术接受的某种规律性。 本文采用了接受美学与现代社会心理学交叉与融合的理论视野,具体借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文献档案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力图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访问,直接对有关当事人、知情人和研究者进行深度访谈与调查了解,力图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本文认为,泥塑《收租院》原作与文革前期产生的修改本有着不可忽视的分别。《收租院》原作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矛盾综合体。它既有隐含阶级斗争绝对化倾向的思想主题,又有反映旧中国历史题材充满生动、真实性的艺术形象,同时,它还有着凝练而通俗的雕塑语言。由于它自身潜藏着多种品格与特性,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公众的兴趣点就发生着重大偏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公众的兴趣点统一集中在它的题材内容与思想主题上,而进入新时期以后,最初人们对其思想主题产生逆反心理,继而重新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并表现出多样化的观赏兴趣。这种公众欣赏趣味的明显转向,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带来了公众心态的改变,其中政治因素起了关键作用。《收租院》现象说明,大众总是以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为核心来理解与接受艺术,而且社会心理求新与恋旧总会寻求一种动态平衡。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20
  一、 充满传奇色彩的《收租院》现象  7-8
  二、 关于《收租院》的基本研究状况  8-16
  三、 本文的关注点及研究方法  16-20
第二章 为大众而创造的雕塑文本《收租院》  20-45
  第一节 作为政治任务的艺术创造  20-26
    1 政治气候与创作动因  20-23
    2 “荡涤灵魂”的创作过程与“三结合”的创作方式  23-26
  第二节 浓缩血泪仇的逼真巨作  26-45
    1 地狱的活现与血泪的控诉  26-33
    2 既定的主题与真实的情境  33-37
    3 凝练的大众化语言与撼人的视觉张力  37-45
第三章 极左时期的公众反应  45-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与《收租院》冲击波  45-60
    1 《收租院》冲击波席卷全国  45-52
    2 冲击波与社会主义教育效应  52-56
    3 舆论宣传的推波助澜作用  56-60
  第二节 文化革命与《收租院》之命运  60-75
    1 《收租院》命运在文革狂飙中的戏剧性  60-66
    2 政治狂热与艺术接受心理的畸变  66-69
    3 文艺荒原与公众趣味的退化  69-75
第四章 新时期的接受状况  75-90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遭受的空前冷遇  75-83
    1 政治环境巨变与《收租院》的陡然沉寂  75-79
    2 历史反思与文化碰撞推动公众趣味变迁  79-83
  第二节 经济腾飞带来新型观赏热潮  83-90
    1 旅游热与《收租院》再受青睐  83-85
    2 公众兴趣的多样性与艺术价值的凸显  85-90
第五章 《收租院》现象的形成与启示  90-116
  第一节 两大历史时期公众兴趣转向之根源  90-105
    1 社会转型带来公众心态改变  91-96
    2 政治因素作为决定公众兴趣转向之关键  96-105
  第二节 从《收租院》现象看大众艺术接受  105-116
    1 生活经验对艺术接受的核心作用  105-109
    2 社会心理求新与恋旧的张力平衡  109-116
结论  116-118
主要参考文献  118-121

相似论文

  1. 福建龙海涉台文物研究,K872
  2. 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保护规划对策浅探,TU984.114
  3. 略论历史教学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G633.51
  4. 移动机器人的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TP242
  5. 顾庵李应鲁研究,J205
  6. 毛泽东的法治观,D909
  7. 深化司法改革 推进依法治国,D926
  8.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G632.3
  9. 论20世纪60年代农村“四清”运动,K27
  10. 视频中人体行为识别的判别稀疏编码方法研究,TP391.41
  11. 视频中的Spatio-temporal SIFT特征点检测,TP391.41
  12. 基于单目视频序列的人体运动分析方法研究,TP391.41
  13. 医学临床图像智能快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TP391.41
  14. 基于视觉的人与人交互动作分析,TP391.41
  15. 基于词汇树的图像检索中对视觉关键词的提取和研究,TP391.41
  16. 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方法的研究,TP391.41
  17. 基于视频的人脸表情识别,TP391.41
  18. 基于兴趣点和形状特征的动作识别,TP391.41
  19. 图像拼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TP391.41
  20. 电力设备图片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的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理论 > 雕塑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