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

作 者: 李姗泽
导 师: 张诗亚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生育文化 田野考察 教育内涵 教育人类学
分类号: C9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038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田野考察发现,苗族有着独特的生育文化,其传承靠的是以家庭、节日、集会等为主要教育场所,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生活习俗融为一体的文化传承方式,而这正是苗族在其学校教育相对薄弱以及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缺失的情况下,其独特的民族生育文化传统得以代代相传、保持浓郁民族特色的根本所在。全文力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苗人生育文化诸层面,包括苗人的生命价值观、婚姻缔结、生育习俗、家庭中的养育、丧葬习俗等进行教育人类学解读,作出教育内涵分析,挖掘出苗人生命成长历程中独特的生育文化符号系统及其有效的传承方式,并且证明生育文化既可拓展教育空间、又可为教育提供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等。事实上,苗族的文化传承正是以生育为主线,把其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民族习俗等附着于生育文化之上,通过苗人生命成长的各个重大环节婚姻、生育、养育、生命消亡等将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自然人塑造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社会人——苗人。论文最后提出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提供的五大启示是:启示一、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视野——教育空间的拓展;启示二、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视野——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启示三、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视野——提供独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启示四、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视野——寓于生活中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状态的建立;启示五、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视野——多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力求建立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导论  9-21
  一、 问题的提出  9-10
  二、 文献综述  10-12
  三、 研究的理论范式及方法论  12-16
  四、 基本概念的厘定、基本观点  16-21
第一章 炎方苗族的基本概况及学校教育现状分析  21-36
  一、 生境概况  21-22
  二、 炎方苗族历史源流  22-26
  三、 炎方苗族的宗教信仰  26-31
  四、 炎方苗族学校教育现状分析  31-36
第二章 生命价值取向--教育的生命资源  36-51
  一、 古老的传说--苗人心中的生命之谜  36-42
    (一) 原始人迅速繁衍人类的迫切愿望  37-38
    (二) 苗族人对葫芦的生殖崇拜  38-40
    (三) 苗族人生殖崇拜的发展历程  40-42
  二、 以多子多福为特征的苗族生育价值观  42-45
    (一) 多子多福--苗人在长期的历史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  42-43
    (二) 苗族人的求子习俗  43-45
      1 、 祈求神灵  43
      2 、 以成年命名礼向神灵表达意愿  43-44
      3 、 依托祖先庇护  44-45
  三、 苗族人的性别价值取向  45-46
  四、 教育内涵分析  46-51
    (一) 苗族古歌--口耳相传的教育形式  47
    (二) 生殖崇拜--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孝”的本原  47-48
    (三) 多子多福--关乎生命价值的教育  48-49
    (四) 性别价值取向--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  49
    (五) 祖先灵前求子--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和识别以及对求善的追求  49-51
第三章 苗人的婚姻缔结及教育内涵分析  51-64
  一、 婚姻:为色?为情?为后?  51-56
    (一) 婚姻对性关系的制约  51-53
    (二) 婚姻的主要功能  53-55
      1 、 婚姻的生育功能  53-54
      2 、 婚姻的抚育功能  54-55
    (三) 苗族人的婚姻形态  55-56
  二、 炎方苗族的抢亲习俗及婚姻的缔结  56-60
    (一) 抢婚--充分自由自主的婚姻选择  56-58
    (二) 以花山节为苗族青年恋爱及抢婚的重要时空--让祖先为双方的感情作证  58-59
    (三) 请媒人报信、回门、订婚及结婚仪式--对婚姻的承诺  59-60
  三、 教育内涵分析  60-64
    (一) 花山节--独具意义的节日、集会教育,拓展了教育空间  60-61
    (二) 祖先作证--保持恋爱婚姻纯洁性的道德教育  61
    (三) 婚姻的缔结--重承诺的恋爱婚姻道德教育  61-62
    (四) 与民族习俗融为一体的恋爱婚姻行为规范  62-64
第四章 生育习俗--生命初始阶段的教育  64-78
  一、 以生育为标志的人生成年礼--为儿童准备一对富有责任心的父母  64-67
    (一) 成人命名仪式  65-66
    (二) 成人妇女着装及加冠礼  66-67
  二、 苗族人的生育礼俗  67-71
    (一) 胎盘埋置  68-69
    (二) 婴儿的满月和命名  69-71
  三、 生育禁忌与苗族传统妇幼保健知识  71-74
    (一) 产前禁忌  71-73
    (二) 产后禁忌  73-74
  四、 教育内涵分析  74-78
    (一) 父母人生成年礼--父母责任心教育  74-75
    (二) 生育礼俗--潜移默化的性向教育  75
    (三) 禁忌与习惯法--独具特色的教材  75-78
第五章 苗族家庭中的养育  78-90
  一、 炎方苗族家庭中的养育  78-84
    (一) 母乳喂养及其教育内涵  78-80
    (二) 苗族民间游戏与玩具--家庭中儿童养育的重要手段  80-84
  二、 炎方苗族家庭中的生活习俗教育--苗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84-85
  三、 苗族家庭的教育功能  85-90
    (一) 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85-86
    (二) 家庭的社会化教育功能  86-88
    (三) 苗族家庭的情感教育功能  88-90
第六章 丧葬习俗--民族独特生死观的表达与传承  90-99
  一、 丧葬习俗--人类对生死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方式  90-97
    (一) 安葬死者的遗体、抚慰死者的灵魂--帮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完成生与死的转换  91-92
    (二) 抚慰生者的情感--死者与生者的对话,以及生者情感的表达  92-94
    (三) 炎方苗族豁达的生死观--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94-97
  二、 教育内涵分析  97-99
    (一) 孝的教育  98
    (二) 生死观的教育  98
    (三) 互帮互助的道德教育  98-99
余论: --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99-103
主要参考文献  103-111
附一: 考察计划  111-112
附二: 考察路线图一  112-113
附三: 考察路线图二  113-114
后记  114

相似论文

  1.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2. 当代中国计划外生育行为研究,C924.21
  3. 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632.52
  4. 生育中的清与真——化隆地区回族生育文化研究,K892.21
  5. 甘肃省天水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G852.9
  6. 社区空间变迁与居民适应,C912.8
  7. 人类学视野下的“全女户”的研究,C913.1
  8. 巴底乡“尼涅”活动的教育内涵研究,G527
  9. 京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G759.2
  10.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研究,G122
  11. 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中的性别观念更新,C924.21
  12. 新型生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C924.21
  1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现代生育文化研究,C924.21
  14. 历史的回声:1909年蒙古族历史录音研究,J609.2
  15. 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G632.3
  16. 重庆市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17.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633
  18. 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G40-05
  19. 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G40
  20. 新世纪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研究,G718.5
  21. 现代教育背景下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K28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