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

作 者: 王建明
导 师: 卞建林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职务犯罪 侦查措施 比较考察 完善对策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70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最主要的要素,也是实现侦查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桥梁。职务犯罪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对侦查这类犯罪也不同于普通犯罪侦查。从法律上讲,人民检察院在职务犯罪侦查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各种调查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由于法律没有针对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规定相应的侦查措施,依照刑诉法第131条规定参照公安等侦查机关适用的侦查措施不配套、侦查手段不足,严重影响了侦查能力、侦查效率和案件质量。从侦查职务犯罪的规律和要求出发,加强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制度研究,寻找立法现状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推动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理论和制度,更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要求,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论文共分七部分,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指导,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及总分结合等方法,系统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概念、主要特征、基本理论、分类等内容,以及限制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和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侦查措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侦查措施及比较、展望等问题。具体包括:一是职务犯罪侦查措施概述,主要研究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历史考察、比较考察等内容;二是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性质、目的、结构、功能、原理和适用原则等内容;三是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分类,主要研究分类的意义和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对人的侦查措施与对物的侦查措施,限制人身自由权的侦查措施、限制财产权的侦查措施与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侦查措施,强制侦查措施与任意侦查措施,主动型侦查措施和被动型侦查措施,公开侦查措施与秘密侦查措施,常规侦查措施与特殊侦查措施,技术侦查措施与非技术侦查措施等;四是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主要研究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类型、运用及其问题,以及强制措施的完善等内容;五是限制财产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主要研究限制财产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类型、运用及其问题,以及相关基础性侦查措施的完善等内容;六是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主要研究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类型、运用及其问题,以及技术侦查措施的完善等内容;七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侦查措施及其比较,主要研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及其侦查措施、比较和展望等内容。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概述  14-33
  一、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14-22
    (一) 职务犯罪及其侦查的基本涵义  14-18
    (二)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8-20
    (三) 研究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意义和作用  20-22
  二、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历史考察  22-26
    (一) 审讯犯人  22-23
    (二) 勘验查访措施  23
    (三) 秘密侦查措施  23-24
    (四) 基础情报信息收集措施  24
    (五) 缉捕措施  24-25
    (六) 强制措施  25-26
  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比较考察  26-33
    (一) 有关国家对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定  27-29
    (二) 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专门机构  29-30
    (三) 几类主要侦查措施的重点阐述  30-33
第二章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基本理论  33-59
  一、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性质和目的  33-36
    (一)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性质  33-34
    (二)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目的  34-36
  二、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结构  36-38
    (一)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运用的主体  36-37
    (二)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运用的客体  37-38
    (三)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内容  38
  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功能  38-48
    (一) 惩治职务犯罪  39-40
    (二) 实现程序正义  40-42
    (三) 保障人权  42-46
    (四) 提升侦查效率  46-48
  四、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原理  48-52
    (一) 认识原理  49-50
    (二) 因果关系原理  50-51
    (三) 同一认定原理  51-52
  五、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适用原则  52-59
    (一) 法定程序原则  52-55
    (二) 比例原则  55-56
    (三) 谦抑原则  56-59
第三章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分类  59-72
  一、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分类及其必要性  59-60
  二、对人的侦查措施与对物的侦查措施  60-65
    (一) 对人的侦查措施  60-62
    (二) 对物的侦查措施  62-65
  三、限制人身自由权利的侦查措施与限制其他权利的侦查措施  65-66
    (一) 限制人身自由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66
    (二) 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66
    (三) 限制隐私权和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66
  四、强制侦查措施与任意侦查措施  66-68
    (一) 任意侦查措施  67
    (二) 强制侦查措施  67-68
  五、主动型侦查措施和被动型侦查措施  68-69
    (一) 主动型侦查措施  68-69
    (二) 被动型侦查措施  69
  六、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其他分类  69-72
第四章 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72-93
  一、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  72-75
    (一) 人身自由权的涵义及其法律保护  72-74
    (二) 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及其特征  74-75
  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类型及其运用  75-82
    (一) 强制措施及其运用  75-80
    (二) 限制出境措施  80
    (三) 限制人身自由的紧急措施  80-82
  三、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措施适用的问题及其完善  82-93
    (一) 强制措施适用的主要问题  82-86
    (二) 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措施的完善  86-93
第五章 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93-104
  一、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  93-95
    (一) 财产性权利的涵义及其法律保护  93-94
    (二) 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及其特征  94-95
  二、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类型及其运用  95-98
  三、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运用的问题及其完善  98-104
    (一) 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运用问题  98-99
    (二) 限制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完善  99-104
第六章 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104-117
  一、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概述  104-107
    (一) 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涵义及其法律保护  104-106
    (二) 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及其特征  106-107
  二、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类型及其运用  107-109
    (一) 跟踪盯梢  107
    (二) 守候监视  107-108
    (三) 特情侦查  108
    (四) 邮件检查与扣押邮件或者电子邮件  108-109
    (五) 其他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强制性侦查措施  109
  三、限制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权的技术侦查措施及其完善  109-117
    (一) 技术侦查措施的涵义及其主要特征  109-111
    (二) 技术侦查措施运用中的问题  111-112
    (三) 技术侦查措施的完善  112-117
第七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侦查措施及其借鉴  117-147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  117-120
    (一)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制定背景  117-118
    (二)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  118-119
    (三) 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意义  119-120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侦查措施  120-124
    (一) 控制犯罪嫌疑人措施  121
    (二) 控制涉案财物措施  121-122
    (三) 特殊侦查措施  122-123
    (四)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和举报人保护措施  123
    (五) 跨境侦查措施  123-124
  三、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制度与《公约》的比较  124-127
    (一) 控制犯罪嫌疑人措施方面  124-125
    (二) 控制涉案财物措施方面  125
    (三) 特殊侦查措施方面  125
    (四)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和举报人保护措施方面  125-126
    (五) 跨境侦查措施方面  126-127
  四、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制度完善展望  127-147
    (一) 从立法上设立限制嫌疑人出境措施  127-128
    (二) 从立法上完善控制涉案财物措施  128-129
    (三) 从立法上建立和完善特殊侦查措施  129-132
    (四) 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取证及保护措施  132-133
    (五) 从立法上完善跨境侦查措施  133-138
    (六)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中设置人权保障措施和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138-147
结论  147-149
主要参考文献  149-156
后记  156

相似论文

  1. 湖南L县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调查,D917
  2.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研究,D925.2
  3. 当前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若干问题研究,D925.2
  4.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中的人权保障,D925.2
  5. 论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D917.1
  6.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出路,D925.1
  7. 论职务犯罪的会计鉴定,D918.95
  8. 论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制度改革,D925.2
  9. 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运行与完善,D925.2
  10. 论职务犯罪初查,D925.2
  11. 论我国刑罚执行监督制度的完善,D925.2
  12.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研究,D926.3
  13. 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研究,D925.2
  14. 从王某、马某案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初查,D925.2
  15. 关于预防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D917
  16.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917
  17. 公安民警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D631.1
  18. 我国海洋区域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P7
  19.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研究,D925.2
  20. 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完善的思考,D925.2
  21.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协作机制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