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冯友兰《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作 者: 马丽娟
导 师: 范鹏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道德人格 生活方法 非道德 理性 圣人人格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世训》是冯友兰“贞元六书”中的一部,又名“生活方法新论”。这部书是“贞元六书”中唯一一部集中笔墨充分阐释人伦日用之理和生活方法的著作。它讲个人的生活方法,是教人怎样做人的学问,换言之,也就是教人怎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承担社会责任的学问。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从最低的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再到道德境界,最后到最高的天地境界,所对应的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就是冯友兰孜孜以求的理想道德人格,即“圣人人格”。在《新世训》中,冯友兰想通过十条生活准则,让人们从了解这些生活准则开始,进而认同它们,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道德准则,最终达到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目的。当然,冯友兰也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圣人这一高度,因而他将圣人的生活方法罗列出来,让人们了解圣人的为人处事之方,依据自己的状况,虽不能至圣,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往和靠近圣人人格。作为接着宋明理学往下讲的“圣人观”,冯友兰在继承了宋明理学圣人观的基础上对“圣人”这一道德人格赋予了新意。在宋明理学那里,圣人标识的是一种“人之至者”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宋明理学家们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从周敦颐到朱熹,理学家们都纷纷尽己之所长,力图找到一种至圣的途径。与宋明理学家们追求的“静”的境界不同,冯友兰追求在人伦日用中做“动”的、活生生的圣人。虽然冯友兰追求的理想道德人格是处于最高境界的圣人人格,但是这丝毫没有削弱他在《新世训》中所写到的道德人格修养方法的现实性。因为他所崇尚的圣人人格不是高高在上的“静”的境界,而是在人伦日用中可以“照着做”的“动”的生活方法。他说:“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人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冯友兰将“内圣外王”作为其孜孜以求的理想道德人格,他在《新世训》中所讲的生活方法就是在尝试完成中国哲学的任务,即:使人在人伦日用中达到塑造圣人人格的目的。这是冯友兰追求“圣人”这一理想道德人格的初衷,也是他毕生想完成的一项壮举。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章 《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形成的依据  11-19
  一、《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的时代背景  11
  二、《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4
    (一) 宋明理学  11-12
    (二) 西方实用主义  12-14
  三、《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形成的人性论基础  14-19
    (一) 对人性的界定  14-15
    (二) 对人性的区分  15-16
    (三) 性善与性恶  16-19
第二章 《新世训》道德人格实践的基本内容  19-28
  一、尊理性、行忠恕的理性主义人生态度  19-20
    (一) 以理性为行为先导  19
    (二) 以忠恕为待人之道  19-20
  二、为无为、道中庸的人生智慧  20-22
    (一) 无所为而为的生活理念  20-22
    (二) 道德与利害方面的中庸之道  22
  三、“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的谦虚之道  22-23
  四、以理化情、不为情所累的处事方法  23-24
  五、致中和、励勤俭的生活方法  24-25
    (一) 以中和作为生活的尺度  24
    (二) 以勤俭作为生活的态度  24-25
  六、存诚敬、应帝王的立身处世方法  25-28
    (一) 以诚敬作为立身的方法  25-27
    (二) 应帝王的处世方法  27-28
第三章 《新世训》道德人格的塑造  28-34
  一、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  28-29
  二、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  29-31
    (一) 了解生活的本然规律形成道德认知和认同  30
    (二) 将生活的本然规律内化为道德信念  30-31
    (三) 个体道德外化形成道德人格  31
  三、道德人格理想目标——圣人人格  31-34
第四章 对《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的反思  34-39
  一、《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34-37
    (一) 对人性论的补充——对理性的肯定  34-35
    (二) 对道德人格塑造方法的创新——在人伦日用中塑造道德人格  35-37
  二、对《新世训》中“非道德底”生活方法的疑问和假想  37-39
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2.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3.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4.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5. 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F323.89
  6. 两种自由概念,D081
  7.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微,G633.3
  8. 中部农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C912.8
  9. “新农保”参保缴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F842.6
  10. RFID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企业估值研究,F224
  11. 行政人员道德人格研究,D035
  12. 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B565.26
  13. 当代中国计划外生育行为研究,C924.21
  14. 基于“理性人”行为选择的衢州市中心城区社会停车需求研究,TU984.191
  15.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评价与启示,G114
  16. 涅恰耶夫的活动和思想研究,I512
  17. 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道德人格塑造,D630.3
  18. 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与证券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F832.51
  19. 关于浪漫主义音乐中“理性”因素的思考,J609.1
  20. 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I561.073
  21. 萨拉·凯恩戏剧中身体的困境问题研究,I561.07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