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填方路基快速施工与沉降控制研究

作 者: 资建民
导 师: 张海龙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 特殊荷载 快速施工 冲压补强 沉降过程 动力有限元 强度折减法 灰色预测
分类号: U41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2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填方路基相对一般路基而言,具有填筑高度大,填筑断面面积大,路堤本身累积沉降大,稳定性需进行专门分析和验证等特点。在公路工程中高路堤一般是最受重视的分项工程之一,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沉陷,严重影响道路的行驶质量及使用寿命。有效减小路基沉降,消除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公路建设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目前道路建设现状和工程实际问题,本文结合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特殊荷载作用下高填路堤的沉降分析及其控制的数字仿真研究”(编号:2004AA101C92),针对空军某机场道路对路基的特殊要求,进行高填方路基的快速施工技术及沉降计算与分析方法研究。(1)常用的公路软弱地基方法种类繁多,效果、适用范围、经济性等也各有差异。在对各种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针对所研究工程的特殊情况,比选出施工方便、技术可靠、经济快速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案。(2)对不同路堤填筑方式所能达到的路堤填筑压实质量进行研究,优化推荐合理的高填方路基快速填筑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了合适的路堤填筑压实标准。针对本文所研究的特定条件,提出了最佳分层填筑厚度的概念。(3)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分析振碾冲压处理对减少路堤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分析论证冲击压实的有效处理深度和对路基沉降及压实度的影响,对含有复杂地质条件的特殊路段进行分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验证处理方案的合理性,为路基的合理优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4)从岩土材料的弹塑性特征、路堤填料的压实特性和地基土表面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对高填方路基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沉降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自重变形等方面,对特殊荷载下快速施工的高填方路基进行沉降过程分析。(5)建立并实施沉降变形观测体系,对软基上的高填方路堤在快速施工及承受特殊施工荷载过程中的沉降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观测,总结分析该段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及差异沉降情况,为我国道路建设高速发展期间的大量类似工程积累宝贵的原始数据和有益的工程实践经验。(6)应用灰色理论对高填方路基后期沉降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分析,根据道路工程的特点,在等间隔GM(1.1)模型基础上,建立改进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附录3)。使用该改进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对高填方路基沉降进行预测计算,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当一致,证明该改进GM(1.1)预测模型,完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误差校验表明本次建模精度检验合格,且精度高于等间隔GM(1.1)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30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3
  1.2 国内外路基沉降计算与预测研究现状综述  13-28
  1.3 主要研究内容  28-30
2 高填方路堤地基处理及快速施工方法研究  30-53
  2.1 天然地基分析评价  30-33
  2.2 天然地基处理  33-36
  2.3 天然软土地基换填处理  36-39
  2.4 高填方路堤快速填筑技术  39-43
  2.5 变形观测  43-45
  2.6 冲压密实补强处理  45-52
  2.7 本章小结  52-53
3 路堤快速填筑施工的数值仿真分析  53-87
  3.1 有限元基本理论和ANSYS软件简介  53-57
  3.2 天然地基处理的有限元分析  57-62
  3.3 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数值仿真研究  62-71
  3.4 路基冲压补强及数值模拟  71-78
  3.5 预制场地路堤上层稳定处理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78-82
  3.6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82-86
  3.7 本章小结  86-87
4 高填方路基沉降过程分析  87-109
  4.1 填方路基的地基承载力  87-91
  4.2 高填方路基的特征  91-96
  4.3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与数值计算  96-104
  4.4 高填方路基快速施工沉降过程分析  104-108
  4.5 本章小结  108-109
5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观测与预测  109-126
  5.1 填筑过程中各断面沉降观测  109-110
  5.2 各断面沉降-时间变化曲线  110-114
  5.3 路堤沉降特征分析  114-117
  5.4 路基沉降的灰色预测  117-125
  5.5 本章小结  125-126
6 结论与展望  126-130
  6.1 结论  126-127
  6.2 主要创新点  127-128
  6.3 展望  128-130
致谢  130-132
参考文献  132-142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目录  142-144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144-145
附录3 GM(1.1)程序代码  145-147

相似论文

  1.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2. 流固耦合下的土石坝稳定性分析研究,TV641
  3.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轮式农业机器人导航研究,TP242
  4. P2P网络信任模型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TP393.08
  5. 考虑流固耦合渗流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TU43
  6. 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的风切变预测研究,P415.2
  7. 基于GPS技术的铜—黄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与变形分析,U418.55
  8. 分布式发电系统现货电价灰色预测模型研究,N941.5
  9. 吐鲁番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对策研究,X820.2
  10. 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TD712.5
  11. 邯郸市安全形势发展的灰色预测研究,X913.4
  12. 湿式多片离合器热场分析及温度预估模型研究,TH133.4
  1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快速报价方法的研究,F284
  14. 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分析排土场边坡稳定性,TU43
  15.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TU43
  16. 气温的统计分析及短期预测,P457.3
  17. 长大客运专线客运量调查与预测研究,F224;U293.13
  18.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F224;U294.13
  19. 煤矿事故统计分析与预测研究,TD77
  20. 招商局青岛码头煤炭业务开发与市场研究,F426.21
  21. 灰色理论在非煤矿山爆破评估及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TD235.41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路基、路面工程 > 路基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