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

作 者: 杨喜平
导 师: 肖巍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司法 信任 司法公信力
分类号: D91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7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资本是关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资本结构的完善与创新,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方法的重大突破。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资本视角,以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司法活动中的“信任”为主线,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司法公信力的关系,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社会资本要素,以及利用社会资本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这是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延伸,是司法公信力研究的新视角,也是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拓展。首先分析作为研究视角的“社会资本”。通过探讨资本概念的语意变迁和资本理论的历史演变,分析资本概念的发展轨迹,当代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概念的产生背景、形成脉络及对资本概念的发展;总结当今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社会资本的几种代表性定义;分析社会资本的基本特征、一般构成、主要类型与作用;简要介绍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状况,为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司法公信力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从司法、信任、司法公信力三个逻辑层面分析司法公信力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在分析司法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司法活动是社会资本的救济性生产的观点;在分析信任及其重要性、公信、公信力和司法公信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信任是社会资本与司法公信力的共同连带;在分析司法公信力的属性、类型、价值以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作为司法信用和社会对司法的信任的司法公信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本,从而揭示出社会资本与司法、信任和司法公信力的紧密联系。根据帕特南等人的研究和司法活动特点,提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五大社会资本因素,这就是社会认知、规范体系、关系向度、信从程度和救济效率。最后,从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两个角度,提出利用社会资本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一方面,要以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提高司法信用。这主要通过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关系公正”;通过增进司法权威的可信度;通过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通过提高司法效率等途径来实现。另一方面要提高司法的信任。这主要是:在宏观上,通过司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落实陪审制度提高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开透明,提升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程度;在微观上,通过破除关系差序对司法信任的消解,营造良好的诉讼氛围,达到胜败皆服的效果,促进当事人对司法裁判的信从。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前言  8-17
  一、问题的提出  8-9
  二、研究综述  9-12
  三、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2-17
第一章 “社会资本”及其理论  17-37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17-26
    1. 概念的提出  17-21
    2. 关于“社会资本”的几种定义  21-24
    3. 社会资本的特性  24-26
  二、社会资本的构成、类型与作用  26-30
    1. 社会资本的构成  26
    2. 社会资本的类型  26-29
    3. 社会资本的作用  29-30
  三、社会资本的理论简介  30-37
第二章 司法公信力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37-56
  一、司法与社会资本  37-41
    1. 司法的涵义  37-39
    2. 司法活动是社会资本的救济性生产  39-41
  二、共同连带中的信任  41-48
    1. “信任”与“公信力”  41-45
    2. 司法公信力的“信用—信任”  45-46
    3. 信任是社会资本和司法公信力的共同连带  46-48
  三、作为社会资本的司法公信力  48-56
    1. 司法公信力的属性与类型  48-50
    2. 司法公信力的价值与评价标准  50-53
    3. 司法公信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53-56
第三章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社会资本要素分析  56-76
  一、社会资本五要素假设  56-57
  二、社会认知的影响  57-60
    1. 认知的影响  57-59
    2. 期望的影响  59-60
  三、规范体系的影响  60-65
    1. 法律规范的影响  61-63
    2. 类法律规范的影响  63-65
  四、关系向度的影响  65-68
    1. 关于“关系向度”  65-66
    2. 中国社会的“关系差序”  66-68
  五、信从程度的影响  68-71
    1. 司法的信任与权威  69-71
    2. 对法官和裁决的信从  71
  六、救济效率的影响  71-76
    1. 司法救济的成本  72-73
    2. 司法救济的效率  73-76
第四章 利用社会资本提升司法公信力  76-107
  一、司法公正、权威与公共信用  76-82
    1. “三个公正”  76-78
    2. 司法权威增进可信度  78-80
    3. 职业化进程提高法官素质  80-82
  二、优化社会资本,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82-94
    1. 司法效率是法官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  83-85
    2. 法律规范与类法律规范的整合  85-90
    3. 改善司法体制结构  90-92
    4. 挖掘关系资源的潜力  92-94
  三、宏观层面:提升公众信任水平  94-100
    1. 宣教的作用  94-95
    2. 陪审与司法民主  95-97
    3. 司法必须公开透明  97-100
  四、微观层面:促进当事人的信从  100-107
    1. 破除关系差序对司法信任的消解  100-102
    2. 营造良好的诉讼氛围  102-103
    3. 达到胜败皆服的效果  103-107
参考文献  107-121
后记  121-122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疏离感现狀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B844.2
  2. 云计算平台下的动态信任模型的研究,TP309
  3.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4.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5. ATN中敏感信息保护技术研究,TP309
  6. 农业供应链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S126
  7. 基于行为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TP212.9
  8.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9. 论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G222
  10. 基于云模型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TP311.53
  11. 论我国的死刑限制,D924.1
  12. 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研究,D922.291.91
  13. 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925.2
  14. 民事能动司法探究,D926
  15. 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D926.2
  16. 信访与司法权的冲突与协调,D926
  17. 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D924.3
  18. 从虚拟到现实—试析虚拟社区之传播明星地位对现实生活中人脉的影响,G206
  19. 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926
  20. 论司法人员之独立人格与司法制度的合理设计,D926
  21. 数字音频真实性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TN91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司法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