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氧化锌p型掺杂的相关问题研究

作 者: 李林
导 师: 吕有明;单崇新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专 业: 凝聚态物理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技术 退变层 N掺杂 p型ZnO 补偿
分类号: TN30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ZnO作为一种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更容易实现高效率的激子型光发射和低阈值的受激发射,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可靠稳定的低阻p型ZnO薄膜的获得成为制约ZnO基光电器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其中制约可靠的p型ZnO薄膜获得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未掺杂ZnO中存在着很高的背景电子浓度和p型ZnO中存在着大量的施主缺陷补偿,因此,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是ZnO基光电器件发展的基础。本论文针对目前这些制约p型ZnO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变温Hall实验对未掺杂ZnO中高的背景电子浓度的来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发现在ZnO薄膜和蓝宝石衬底的界面处存在着一层高度简并的退变层,这层退变层对ZnO薄膜的电学性质有巨大的影响,它是未掺杂ZnO薄膜中高背景电子浓度的主要来源之一。实验证明:可以通过提高外延层的厚度来降低退变层对ZnO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这为制备高质量的未掺杂ZnO和下一步制备可靠的p-ZnO打下了基础。最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Hideo Hosono教授等人[110]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即在大失配的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ZnO薄膜的界面处存在着一层高度简并的退变层,并且它极大地影响着ZnO的电学特性,使得在蓝宝石上生长的ZnO薄膜具有高的电子浓度和低的迁移率。2.利用NO成功地制备了N掺杂的p型ZnO薄膜,然而这种生长方式制备的p型ZnO薄膜的电学特性较差。通过探索,我们提出了一种相对简单的生长方式,即在生长N掺杂ZnO薄膜的过程中,周期性地让N等离子体照射N掺杂ZnO薄膜。通过这种生长方式,增加了ZnO薄膜中N的有效掺杂浓度,并得到了具有较好电学特性的N掺杂p型ZnO薄膜。这为今后制备具有优良电学特性的N掺杂p-ZnO薄膜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3.设计实验分析了我们制备的N掺杂ZnO中主要的施主补偿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掺杂引入的(N2)O施主是我们制备的N掺杂ZnO中最主要的施主补偿源之一,通过后期退火可以降低(N2)O施主缺陷的浓度。这为以后抑制施主,降低施主补偿效应,从而提高N掺杂p-ZnO的重复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随后法国凡尔赛大学的Sallet教授等人[133,134]通过实验分析也证明了我们的结论:(N2)O是N掺杂ZnO薄膜呈现n型电导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氧气气氛中退火可以大量地降低(N2)O施主缺陷浓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M. D. McCluskey教授在综述性文章中引用我们的观点,即氮在氮掺杂ZnO中存在NO和(N2)O两种形态,并且热退火可以大幅度地降低(N2)O施主缺陷浓度。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引言  12-34
  1.1 ZnO 材料的基本性质  14-17
  1.2 ZnO 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进展  17-32
    1.2.1 高质量ZnO 薄膜的研究进展  17-18
    1.2.2 p 型ZnO 的研究进展  18-25
    1.2.3 ZnO 发光和激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25-32
  1.3 ZnO 薄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2-33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33-34
第二章 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及常用的样品表征手段  34-54
  2.1 ZnO 薄膜制备设备  34-42
    2.1.1 分子束外延(MBE)  34
    2.1.2 分子束外延的原理  34-37
    2.1.3 等离子体辅助的分子束外延(P-MBE)  37-38
    2.1.4 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设备的总体结构  38-40
    2.1.5 MBE 的发展史  40-41
    2.1.6 MBE 的应用  41-42
  2.2 样品的分析和表征手段  42-52
    2.2.1 结构特性的表征:X 射线衍射谱(XRD)  42-43
    2.2.2 光致发光谱(PL)  43-45
    2.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45-47
    2.2.4 二次离子质谱(SIMS)  47-48
    2.2.5 吸收和透射光谱  48-49
    2.2.6 霍耳效应(Hall Effect)  49-52
  2.3 本章小结  52-54
第三章 未掺杂 ZnO 薄膜的电学特性研究  54-70
  3.1 半导体中基本的电学理论  54-58
    3.1.1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平衡分布  54-58
  3.2 未掺杂ZnO 中高背景电子浓度来源的分析  58-68
    3.2.1 未掺杂ZnO 的电学特性随膜厚变化的分析  58-61
    3.2.2 未掺杂ZnO 的双层导电模型理论  61-62
    3.2.3 拟合的结果与讨论  62-68
  3.3 本章小结  68-70
第四章 N 掺杂 P 型 ZnO 薄膜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  70-82
  4.1 N 掺杂p 型ZnO 薄膜的制备工艺  71-72
  4.2 利用NO 气体制备p 型ZnO  72-76
    4.2.1 不同NO 流量下制备的N 掺杂ZnO 的表征及分析  72-74
    4.2.2 改变Zn 源温度制备p 型ZnO  74-76
  4.3 改进生长方式制备电学特性优良的N 掺杂的p 型ZnO  76-81
    4.3.1 探索提高N 掺杂p 型ZnO 电学特性的生长方式  77-81
  4.4 本章小结  81-82
第五章 N 掺杂 ZnO 中施主补偿机制的研究  82-90
  5.1 N 掺杂ZnO 中施主补偿源的分析  82-88
    5.1.1 原生N 掺杂ZnO 薄膜的结构表征  83
    5.1.2 样品的电学特性表征和分析  83-85
    5.1.3 样品掺杂的化学成分表征与分析  85-86
    5.1.4 样品光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86-88
  5.2 本章小结  88-90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90-92
  6.1 全文结论  90-91
  6.2 研究展望  91-92
参考文献  92-102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2-103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103-105
致谢  105-106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3.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4.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5.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6. 说话人识别中不同语音编码影响的补偿方法,TN912.34
  7. 毫米波雷达中频模拟信号源数据产生部分的研究,TN955
  8.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9. 空间交会对接运动模拟器线位移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TP273
  10.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11.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12. 钛酸钡基NTC热敏陶瓷电阻的制备与研究,TQ174.1
  13.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14. Bi、N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O614.411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6.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17. 有序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18. 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及染料废水脱色研究,TB383.1
  19.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中的诚信建设研究,G647.5
  20. 环境系统再生产理论下的煤炭环境成本研究,F406.72
  21. 论差别生态责任,D922.6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一般性问题 > 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