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铍针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 者: 刁吉亭
导 师: 董福慧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铍针疗法 张力性疼痛 软组织张力 量化分析 肩胛提肌
分类号: R2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关于“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中的一个症状-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作为研究目标,通过临床两种针法的对比及动物实验研究,探索在筋膜层进行减张减压治疗的疗效及机理。肩胛提肌起自上位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上角,当起点固定时具有向上提拉肩胛骨的作用,起止点异位后,则具有参与颈部肌群固定颈椎,维持头部姿势的作用。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工作环境中或从事会计、文书工作或长期操作电脑等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会造成颈肌包括肩胛提肌起点的劳损、肌肉紧张痉挛、深筋膜增厚、炎性渗出、粘连而刺激局部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支配区域的酸胀、疼痛、不适感。属于中医“颈部伤筋”的范畴。近年来,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本课题临床研究部分选取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病例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软组织张力与疼痛的相关性.采取对照连续治疗的方法,三个月以上随访,对铍针和毫针两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借助压痛仪和软组织张力仪对疗效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为颈肩腰腿痛形成客观的、规范的诊疗标准而进行探索性研究。100例病历资料全部来自于马来西亚吉亭中医药专科中心,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龄14-59岁,平均35.72岁;本次发病病程3-7天,平均4.89天。所有病例均通过病例选择标准后,按照首次就诊时间顺序随即选入铍针治疗组和毫针对照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观察。结果显示铍针治疗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8.00%和96.00%,毫针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38.00%和58.00%,两组优良率的差异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试验组具有较好的疗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症状体征评分、VAS疼痛评分、压痛值和软组织张力值四项指标上,两组间的差异均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轮廓分析图分析表明,铍针治疗组的效果优于毫针对照组,因而可以认为使用铍针具有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部分共使用家兔16只,分为三组,统一采用绷带结扎的方法制作形成下肢筋膜腔内高压状态。其中第一组6只,用于观察直视下铍针与毫针、针刀对小腿筋层的松解效果;第二组5只,用于对比观察结扎后铍针松解与否所致小腿局部实验点的软组织张力值的差异情况;第三组5只,用于观察结扎后1小时以及铍针松解后1小时小腿局部实验点的软组织张力值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趋势。第一组实验结果显示,铍针既能够有效地在下肢筋膜腔内高压状态下制造出一定的刃口,又不至于造成刃口过大而导致局部出血过多,说明铍针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筋膜局部的张力,且在治疗的同时又不至造成较大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第二组实验结果显示,铍针松解后,测得局部软组织张力明显缓解,并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种现象考虑为局部皮肤和筋膜存在铍针刃口,随着其他部位软组织张力增高,刃口在一定程度内扩大所造成的减张效果所致;第三组实验结果显示,以松解前一时间点为协变量,松解后实验点处的软组织张力变化相对于松解前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铍针松解作用明显。从轮廓分析图来看,在结扎后2小时,即铍针松解后1小时观测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综合分析临床和家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铍针通过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消除瘢痕,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对于需要局部减压减张的治疗来说,铍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文献综述  9-23
前言  23-25
正文  25-54
  第一部分 两种针法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对比研究  25-43
    1 临床资料  25
    2 病例选择  25-27
    3 治疗方法  27-28
    4 观察指标与方法  28-30
    5 伦理学要求  30
    6 数据处理  30
    7 治疗结果  30
    8 统计分析  30-31
    9 研究结果  31-40
    10 讨论  40-43
  第二部分 两种针法在筋膜层作用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43-54
    1 材料与方法  43-44
    2 结果  44-51
    3 讨论  51-53
    4 结论  53
    5 创新点  53-54
参考文献  54-55
致谢  55-56
附图  56-58

相似论文

  1. 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R274.9
  2. 中小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量化分析,G637
  3. 铍针治疗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246
  4.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营运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F562
  5. 天津中心公园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与持续发展研究,TU984.113
  6. 电力市场动态交互仿真平台的设计及在排放阻塞研究中的应用,TM743
  7.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特性研究,TU243
  8. 江南私家园林空间量化分析,TU986
  9. 基于空间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研究,TU984.115
  10. 基于依存树库的英语名词句法研究,H314.3
  11. 基于方证的症状与证素关系的量化分析研究,R241
  1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G434
  13. 基于风险树模型的综合量化评估方法的研究,F224
  14. 长春少儿外语学校课堂导入个案研究,H319
  15. 磁共振弥散加权及动态增强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445.2
  16. 褪黑素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R914
  17. 中国现阶段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研究,F224
  18. 服务组合的Petri网建模和服务质量分析的研究,TP393.09
  19.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测算方法及其对经济影响的仿真分析,F740
  20. 成层土中基桩完整性的量化分析,TU47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