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

作 者: 许宁
导 师: 黄凤志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国际政治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多边主义 国际格局 国际秩序 结构性权力
分类号: D8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边主义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展最重要时代性特征之一,而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全球生产力变革从源头上来说构成国际体系演进的根本动力,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阐明国际关系发展动力的源泉与其时代特征之间的多维逻辑关联。为此,论文在对科技革命的国际政治效能,以及多边主义的内在逻辑机理与方法论路径进行细密解析与对接的基础上,在体系格局下的单元行为偏好、同特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相对应的政府角色职能,以及“财富——权力”关系位移所引发的,以全球市场为依托的资本结构性权力兴起等三重逻辑桥梁所搭建起的理论空间中,运用理性选择、社会合法性建构、历史路径依赖与节点变异等分析工具,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科技革命同多边主义间的多维关联展开探讨。文章论证了科技革命在重构国家间博弈形态、塑造政府观念认知及行为取向、转换国际政治权力内涵与运行方式的过程中,对于当代多边机制的影响机理与作用力度;阐明了多边机制在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多重社会政治效应推动下于短期内的变化特征及长远发展趋势。论文在结尾指出,虽然从为科技革命的深化发展所带动的全球社会力量崛起这一现实判断,“新多边主义”概念的提出具备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并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某种趋势,但当前“数字鸿沟”所造成的全球社会力量的失衡、分裂、变异决定了“新多边主义”由学理向现实演进过程上的艰辛与曲折。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8
绪论  8-18
第一章 当代科技革命社会政治效能的发挥及其国际影响  18-32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社会政治效能简析  18-21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  21-25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一超多强格局下的秩序建构  25-32
第二章 多边主义的概念解析与方法论透视  32-67
  第一节 多边主义的概念解析  32-40
    一、多边主义基本含义  32-35
    二、多边主义的概念层次  35-37
    三、多边主义的功能与局限  37-40
  第二节 多边主义的历史延革与当代形态  40-55
    一、农业文明下的区域关系中的模糊“多边”轮廓  42-43
    二、启蒙时代欧洲“多边主义”的制度萌芽  43-46
    三、“革命与战争”年代多边主义的曲折演进  46-51
    四、全球化时代多边主义的实践推进、功能挖掘与理论进展  51-55
  第三节 多边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含义  55-67
    一、多边主义理论的历史延革  55-58
    二、多边主义理论的概念范式  58-67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多边主义: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制度建构与变迁  67-104
  第一节 理性国家的多边主义制度偏好  68-78
    一、协作问题  69-72
    二、协调问题  72-74
    三、劝说型博弈  74-77
    四、保证型博弈(猎鹿博弈)  77-78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下科技因素对于多边机制的影响机理  78-88
  第三节 案例分析——核武器的出现与大西洋框架下多边主义的沉浮  88-104
第四章 规范的形成、扩散与内化:科技革命、国内政治经济与多边主义承诺  104-151
  第一节 科技革命:政府职能变迁的生产力源泉  104-115
    一、科技革命与组织形态演变:政府职能变迁的微观动因  105-107
    二、科技革命、组织嬗变与政府增长:从“守夜人”向福利国家的历史演变  107-110
    三、科技革命、组织社会化与“新公共行政”潮流下的政府角色变迁  110-112
    四、信息化浪潮、组织虚拟化与“治理黑洞”  112-115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国家责任演变:法律与政治双重维度上国际延伸  115-124
    一、国际法体系中“国家责任”概念的演绎路径  115-117
    二、国际法语境下“国家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其向国际政治空间的延伸  117-120
    三、国内政治经济过程中政府“国际责任”的建构及其多边政治意涵  120-124
  第三节 科技革命、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变迁与多边规范的输出  124-137
    一、国内国际互动视角下的多边规范作用机理  125-127
    二、“新政”管制模式的国内动因及其输出路径  127-132
    三、国际国内互动视角下的多边规范远景走向  132-137
  第四节 发展维度下的多边机制内化:“内嵌”过程中的抵触与冲突  137-151
    一、科技革命的正负社会效应:“内嵌”式多边机制的现实根源  138-142
    二、发展维度上的路径分歧:对多边规范的遵循与逃逸  142-151
第五章 科技革命、结构性权力的兴起及多边主义远景走向  151-174
  第一节 信息化时代政治权力分散化的外在表现与现实根源  151-161
    一、国际政治权力的理论建构与时代性内涵  152-154
    二、科技革命、权力形态转换及其现实表征  154-157
    三、当代国际体系的权力格局及其多边政治意涵  157-161
  第二节 信息化时代全球市场结构性权力的兴起与多边主义未来走向  161-174
    一、“权力——财富”关系时代性变位下的主权权力嬗变  161-164
    二、科技革命、“国家——社会”关系转型与“国家中心主义”的褪色  164-166
    三、主权权力、结构性权力的多形态组合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166-170
    四、变革时代多边主义的远景趋势及“新多边主义”的理论困境  170-174
结论  174-181
参考文献  181-19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90-191
后记  191-193
中文摘要  193-197
ABSTRACT  197-201

相似论文

  1. 多边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D73
  2. “金砖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820
  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从结构性权力角度进行的分析,F837.12
  4. 试论中国式“不结盟”,D820
  5. 冷战后古巴对外政策研究,D875.1
  6. 单边主义法律选择方法研究,D997
  7. 后危机时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D731
  8. 气候治理中的大国博弈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研究,X2;F113
  9. 欧盟对外政策中的战略伙伴关系,D822.3
  10. 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霸权及国际格局的影响,D815
  11. 论梅特涅的均势外交及其影响,K521.4
  12. 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中的地区多边主义:演变与动机,D820
  13. 个体主义范式下的多边主义生成研究,D80
  14. 论中美关系—展望奥巴马当政下的中美关系,D822.371.2
  15. 越南对外贸易政策转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F753.33
  16. 浅析中俄经济转轨及其对外关系,F125.5
  17. 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F114.46
  18. 论涉外证券欺诈的法律适用,D924.3
  19. 冷战后中国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支持态度研究,D820
  20. 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探析,D50
  21. 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国家身份定位研究,D82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