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态势与优化战略

作 者: 文琦
导 师: 刘彦随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农村转型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效益评价 能源富集贫困区 榆林市
分类号: F3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村是中国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载体,农村发展事关国家社会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能源富集贫困区作为能源富集、生态脆弱、农村贫困的复合区域,成为人地关系与农村发展研究的焦点地区。该区域在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农村贫困化程度,因而针对区域农村转型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提出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以陕北榆林市为例,采取从面上切入与点上突破相结合、理论解析与实证评价相辅佐,运用数学模型模拟与专家咨询决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城乡统筹、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出发,刻画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轨迹,重点揭示研究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村生活条件等演变规律,阐明农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状态评估模型,评价农村发展状态演变趋势,提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的主导模式与发展战略,为能源富集、农村贫困、生态脆弱的榆林市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通过对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农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①1975-2005年榆林市降水以67.78mm/10a的速率减少,春冬两季气温以1.45℃/10a、0.64℃/10a的速率提升。干旱化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草场的载畜能力,使土地退化有进一步加重趋势。②水资源胁迫程度表明,2000-2006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已接近重度胁迫,且以平均0.0009/a的速率增长,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胁迫增长最快,达0.0159/a。③大规模能源资源开发造成当地生态环境被强烈的干扰,致使农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被破坏。④农村贫困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农村贫穷—人口增长—土地垦殖加大—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⑤农村发展的政策演变成为农村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农村转型发展轨迹显示:①1985年神府煤田开发、1992年市场经济推进、1998年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2004年农村制度深化改革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农村发展的转型点。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复苏发展-缓慢发展-波动发展-减速发展-加速发展的过程。②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与转换方向结果表明,1978-2003年,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1998-2003年产业转换速度达到最大值0.2755。产业转换方向系数表明,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一、三产业转换系数减小,说明榆林市仍处于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工业化过程。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1985-1992年农业内部多样化指数因牧业快速发展而呈增长态势,1998-2007年,多样化指数出现下滑。④从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占主导地位;1978-1997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9.94%的增速不断扩大。⑤农村收支结构方面。农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而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80%以上,可见榆林市农村发展依然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从生活消费各项支出构成来看,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作为农村生活的主要支出部分(40%以上);文教娱乐、交通通讯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增长。(3)农村转型发展的效应解析:①1991-2007年,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值平均为4.958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6.9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1985-2007年,能源开发弹性系数平均值达3.30,表明能源资源开发的溢出效应非常显著。②农业优势指数显示:2004年以来,佳县、子洲、清涧属于农业绝对优势类,府谷、靖边为不具优势类。③农村劳动生产效率: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有逐年增加态势,第二产业为负向偏离,且程度有增加趋势。比较劳动生产率显示,30年间一、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呈现了下降态势,而第二产业比较劳动力居高不下。二元对比系数从1978年的0.1782降低至2007年的0.023,说明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扩大。④农村生活水平方面:1990-2007年,榆林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3.07%下降到40.01%,生活状态由贫困水平提升到小康水平。食品消费结构方面,粮食消费逐渐减少,高蛋白类食品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4)农村转型发展的状态水平显示:①农村经济实力,1992-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实力从-3.94增长到5.73,经历了初级发展型-中级发展型-良好发展型-优质发展型;各县农村经济实力均呈现增长趋势,神木最快,靖边次之,分别达0.66、0.65,清涧仅有0.35,增速最慢。②农村生态环境质量,1992-2007年,榆林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3.52下降到-3.27,从潜在脆弱型下降至重度脆弱型。其中,神木、绥德、清涧、子洲呈现逐渐下降态势,神木降幅最大,从2.85下降至-3.50;其它各县均在波动中呈现上升势头。③农村资源承载能力,1992-2007年,榆林市农村资源承载能力从-1.68增长到1.39,由一般状态上升为良好状态。榆阳、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呈下降趋势,榆阳下降幅度最大,从2.09下降至-1.82;神木增长幅度最大,16年间共增长4.45。④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状态总体上一直稳定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府谷、定边稳定在可持续发展状态,神木、子洲维持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而南部的清涧则一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榆阳、绥德农村发展状态出现波动,靖边呈现下滑态势,其它各县基本维持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5)结合榆林市农村发展的态势,立足于农村功能特性,以人地和谐、城乡统筹、国家需求安全、科学发展的战略理念为导向;根据各县农村特色优势,构建能源经济带动、生态经济主导、特色经济引领、劳务经济拉动、政策优惠扶持五种模式;提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科技兴农、加速农业产业化、协调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及农村发展等战略途径;辅以创新政策管理机制、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农村市场机制、协调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机制等保障农村战略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本文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理论方面,通过模拟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轨迹,探讨农村转型发展的驱动机制,揭示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分异,评估农村转型发展状态水平,探索提升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提炼出不同类型区农村发展的模式,从理论上研究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拓展了乡村地理学理论与方法。(2)研究方法,构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评价模型。针对榆林市受气候暖干化、水资源胁迫、土地退化等影响作用较大,因此,将资源承载能力单独评价。借助SPSS数据处理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经济实力、生态环境演变响应、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功能模拟三者时空演变状态与规律,从而对榆林市农村发展进行动态评价。(3)通过实证调研,探索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基于人地和谐、城乡统筹、面向国家安全的科学发展理念,对神木、绥德为代表的能源富集地区和农业经济区进行实地调研,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提炼不同类型区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能源富集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7
第1章 绪论  17-25
  1.1 研究背景  17-20
  1.2 研究意义  20-21
    1.2.1 理论意义  20
    1.2.2 实践意义  20-21
  1.3 研究内容  21-22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25
    1.4.1 研究方法  22-23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3-25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5-47
  2.1 理论基础  25-31
    2.1.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25-27
    2.1.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7-28
    2.1.3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8
    2.1.4 区域持续发展理论  28-30
    2.1.5 人地和谐发展理论  30-31
    2.1.6 制度变迁理论  31
  2.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31-33
    2.2.1 转型发展、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转型  31-32
    2.2.2 农村、城市与乡村城市化  32-33
    2.2.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3
    2.2.4 能源富集贫困区  33
  2.3 国内农村转型发展研究进展  33-41
    2.3.1 1949-1978年制度转型背景下以生产力为重心的农村发展研究  34-36
    2.3.2 1979-1993年体制转型背景下以经济为中心的农村发展研究  36-38
    2.3.3 1994年以来发展理念和经济环境演变下农村发展研究  38-39
    2.3.4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趋势  39-41
  2.4 国外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1-47
第3章 榆林市农村发展概况  47-65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47-48
  3.2 社会发展态势  48-56
    3.2.1 人口规模变化  48-50
    3.2.2 就业结构变化  50-53
    3.2.3 农村生活水平  53-56
  3.3 经济发展态势  56-59
    3.3.1 经济总量显著上升,南北差异逐步拉大  56-57
    3.3.2 三次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第二产业引领区域发展  57-59
  3.4 农业发展态势  59-64
    3.4.1 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增长  59-61
    3.4.2 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61-62
    3.4.3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62-64
  3.5 小结  64-65
第4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65-85
  4.1 干旱化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影响  65-70
    4.1.1 干旱化趋势分析  65-68
    4.1.2 干旱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理  68-70
  4.2 水资源胁迫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作用机理  70-78
    4.2.1 水资源胁迫度分析  70-72
    4.2.2 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其用水态势  72-75
    4.2.3 水资源胁迫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  75-78
  4.3 生态环境与农村发展的作用机制  78-80
    4.3.1 生态退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理  78-79
    4.3.2 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矛盾  79-80
  4.4 农村贫困制约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80-82
  4.5 政策演变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  82-83
  4.6 小结  83-85
第5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轨迹及效应解析  85-121
  5.1 1978~2007年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阶段划分  85-89
    5.1.1 能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规律  85-86
    5.1.2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总体特征及阶段划分  86-89
  5.2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轨迹  89-106
    5.2.1 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轨迹  89-92
    5.2.2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态势  92-97
    5.2.3 农村土地利用动态格局  97-103
    5.2.4 农村收支结构演变过程  103-106
  5.3 农村转型发展效应解析  106-117
    5.3.1 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贡献  107-109
    5.3.2 农业优势指数变化及分异格局  109-111
    5.2.3 农村劳动生产效率评价  111-114
    5.3.4 农村生活水平变化分析  114-117
  5.4 小结  117-121
第6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评价及空间分异  121-157
  6.1 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121-127
    6.1.1 评价方法选择  121-123
    6.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3
    6.1.3 评价指标的遴选与诠释  123-127
  6.2 农村转型发展的经济实力分析  127-134
    6.2.1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辨识  127-129
    6.2.2 农村经济发展实力综合评价  129-131
    6.2.3 农村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特征  131-134
  6.3 农村转型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34-143
    6.3.1 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提取  137-138
    6.3.2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38-140
    6.3.3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140-143
  6.4 农村转型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143-150
    6.4.1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子揭示  145-146
    6.4.2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146-147
    6.4.3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动态演变  147-150
  6.5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耦合评价  150-154
    6.5.1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评价原理  150-152
    6.5.2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耦合评价  152-154
  6.6 小结  154-157
第7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优化战略  157-175
  7.1 战略理念  157-160
    7.1.1 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理念  157-158
    7.1.2 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158-159
    7.1.3 面向国家安全需求理念  159
    7.1.4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159-160
  7.2 战略模式  160-166
    7.2.1 能源经济带动模式  160-161
    7.2.2 生态经济主导模式  161-163
    7.2.3 特色经济引领模式  163-165
    7.2.4 劳务经济拉动模式  165
    7.2.5 政策优惠扶持模式  165-166
  7.3 战略途径  166-170
    7.3.1 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66-168
    7.3.2 发挥以工促农战略,加速现代农业转型  168-169
    7.3.3 依托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69
    7.3.4 加速农业产业化战略,推进农村转型发展  169-170
    7.3.5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能源开发与农村发展  170
  7.4 战略机制  170-173
    7.4.1 创新政策管理机制  170-171
    7.4.2 构建多元融资机制  171
    7.4.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171
    7.4.4 健全农村市场机制  171-172
    7.4.5 协同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机制  172-173
  7.5 小结  173-175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75-181
  8.1 主要结论  175-180
  8.2 研究展望  180-181
参考文献  181-187
致谢  187-189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89

相似论文

  1.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2. 企业安全效益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F272;F224.5
  3. 采油厂级经济产量规模与效益最大化关系研究,F426.22
  4.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327
  5. 江门不锈钢产业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F224
  6. 村镇住宅建设低碳化效益评价研究,F205
  7.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F426.92;F206
  8.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超梯度模型”探索,F127
  9.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效益评价分析,U495
  10. 公路边坡坡面防护效益研究,U417.1
  11. 基于生态文明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F205
  12. 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F121.3
  13. 集宁供电局配电网规划项目评价研究,TM715
  14. 阜矿集团吉林桦甸油页岩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研究,F426.2
  15.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F282
  16.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F326.2
  17. 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效益评价及可持续经营研究,S718.56
  18.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F326.2
  19. 榆林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G812.4
  20. 图书馆联盟环境下的知识转移效益评价,G250.7
  21. 采油矿生产经营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