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母细胞特异的生殖细胞质会分布到下一代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秀丽隐杆线虫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各自的前体"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线虫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命运的决定与维持需要细胞自我吞噬,LSY-2和SUMO化修饰通路的协同作用

作 者: 严立波
导 师: 张宏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原始生殖细胞 吞噬作用 异位表达 突变体 复合物 吞噬泡 发育过程 学位论文 颗粒
分类号: Q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大部分有性生殖的动物中,生殖细胞会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同其它的体细胞分离开。很多生物,包括学位论文">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母细胞特异的生殖细胞质会分布到下一代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秀丽隐杆线虫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各自的前体细胞的建立需要母性遗传而来的蛋白,比如PIE-1和MEX-1的作用。而维持体细胞生殖细胞命运的差异则需要多个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活性,包括lin-35 Rb通路和NURD复合物,在这些基因的突变体中,体细胞会异位表达生殖细胞的特性。生殖细胞体细胞的差异是怎么建立起来得?除了PIE-1和MEX-1是否还有其它的关键因子或者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一过程?在体细胞中,lin-35Rb通路和NURD复合物是如何定位到它们的靶基因(生殖细胞特异的基因)上去,并如何维持这些基因的抑制状态得?对这些关于动物发育过程中决定和维持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命运的机制,我们还知之甚少。为了研究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命运是如何被决定和维持得,我们做了一个全基因组的RNA干扰筛选,去寻找在体细胞里有P颗粒(生殖细胞的标记物)的报告基因,pgl-1∷gfp,异位表达的突变体。我们发现,细胞自我吞噬(autophagy)通路基因的突变体的体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以及幼虫早期,会有P颗粒的异位聚集。这显示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基础水平的细胞自我吞噬作用参与了体细胞中对生殖细胞特异的基因产物的降解过程。细胞自我吞噬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降解途径之一,而且是唯——个可以降解整个细胞器的途径。细胞自我吞噬广泛地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真核生物中。但是细胞自我吞噬确切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还不是很清楚,现在我们也缺乏方便可靠的工具来研究细胞自我吞噬。以前一般认为细胞自我吞噬是一种没有选择性的降解过程,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细胞自我吞噬可能可以选择性得降解底物,至少在一些情况下是有选择性得。但是细胞自我吞噬是如何来选择底物得,还不清楚。发现新的更多的被细胞自我吞噬降解的底物,会有助于我们对选择性细胞自我吞噬的分子机制以及功能的了解。我们的研究表明,细胞自我吞噬作用在秀丽隐杆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选择性地降解体细胞中的P颗粒,细胞自我吞噬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参与了秀丽隐杆线虫体细胞生殖细胞命运差异的建立过程。这一发现不但提示我们细胞自我吞噬作用在动物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学作用,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秀丽隐杆线虫细胞自我吞噬的标记物—pgl-1∷gfp,pgl-1∷gfp可以用来监测线虫中的细胞自我吞噬作用。如果细胞自我吞噬作用正常,体细胞中就没有pgl-1∷gfp颗粒状的聚集,如果细胞自我吞噬作用被破坏了,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体细胞中就会有P颗粒的聚集。因此我们可以用GFP来监测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细胞自我吞噬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强大的遗传筛选模型动物——秀丽隐杆线虫和方便的检测方法pgl-1∷gfp结合起来,用于研究细胞自我吞噬作用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及其生理作用。我们还发现锌指蛋白LSY-2和SUMO修饰通路的突变体的体细胞表现出了许多生殖细胞的特性,比如有P颗粒的表达。而且,在体细胞命运的维持过程中,lsy-2和lin-35 Rb通路的基因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进一步发现LSY-2中的一个碱性结构域能够直接结合RNA,这显示在体细胞中,RNA可能参与了抑制生殖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在线虫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命运决定和维持过程,需要细胞的自我吞噬,染色质重塑复合体,RNA结合蛋白LSY-2和翻译后的SUMO修饰通路的协同作用。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4-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1-20
细胞自我吞噬参与体细胞中P颗粒的降解  20-45
  细胞自我吞噬介绍  20-36
  实验结果  36-43
  讨论  43-45
LSY-2和SUMO通路参与体细胞命运的维持  45-57
实验材料和方法  57-84
参考文献  84-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技术研究及蛋白粉的研制,TQ936.2
  2. 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X513
  3.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4.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5.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6. 基于数学形态学分析的激光散斑特性研究,O29
  7.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8.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9.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0.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和烟草致病变种egfp标记突变体的构建,S436.412
  11.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2. 石墨烯和石墨烯基四氧化三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O613.71
  13. 改良U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14.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15. 发育于热带地区玄武岩的时间序列土壤中石英和植硅体的变化特征,S153
  16.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17. 4个甘蓝型油菜EMS诱变突变体的初步研究,S565.4
  18. 利用EMS诱变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的初步研究,S565.4
  19.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S562
  20.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21. 小麦Na~+/H~+逆转运蛋白TaNHX2的功能验证及功能域分析,S512.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细胞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