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研究

作 者: 康汉起
导 师: 刘晓明;李晓华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滨河绿地 河流生态修复 景观生态学 城市水文
分类号: TU98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68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河流往往是一个城市生长的起点,与城市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周边地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城市形态、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河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滨河绿地必然成为城市生活中的热点地区。长期以来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河流开发活动,把满足人类功利性要求最为最高目标,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传统滨水文化的失落。城滨河绿地建设作为改善城市河流环境的有效手段,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人们的视觉享受,更应该担负起保护与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重任,并为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城市基底中,河流廊道具有连续性的自然特征,因此它们是城市自然保护和栖息地修复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提出结合河流生态修复设计、加强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的滨河绿地设计方法,恢复河流的水文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人们的各类滨水游憩活动的途径。这些设计方法以滨水城市设计和生态学相关知识为基础,案例研究则将生态学研究和人的需要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对国内外不同城市滨河绿地的研究,来对这些原则加以证明。这些原则可以用来缓解或者恢复河流廊道的功能,通过加强植被和连接城市水系来加强河流廊道的连续性。通过改善流域天然水循环过程、使用生态护岸、建造缓冲带和雨水截留措施来是河流的水文过程得到加强。由于许多城市河流沿岸建筑密集、城市地下水位较低,可能无法使用这些方法。在这些城市内,如果使这些状况得到缓解,将是代价高昂或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这些城市滨水区创造健康的自然系统,同时使用生态设计的方法,尚须进一步探讨。许多城市河流周边地区仍然被大量赖水而生的工业、交通用地或者杂乱的民居所占领,使得城市环境变得十分恶劣,环境亟需进行更新改造,形成以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居住、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综合体。这些改变要求城市滨河绿地建设不仅着眼于塑造优美的河流岸线,更应着眼于与城市的整体发展、保护、更新等的形态设计的统一,要能够有效的整合周边地区的城市资源,加强与城市背景相融合,通过整体的功能调整、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城市河流往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滨河绿地设计过程中,继承与延续特有的滨水文化是城市滨河绿地设计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保护滨水文化与传统价值是设计的重点。要兼顾历史名胜保护的需要和现实社会不同人群的需要的前提下,给与这些历史遗产以新的活力和历史定位,让他们与现实环境共生共荣,成为集休闲、旅游、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时尚与历史交融的现代滨水开放空间。城市生态敏感地区的滨河绿地管理需要改变原有“重建设轻管理”的模式,将设计、建设、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27
  1.1 研究背景  10-16
    1.1.1 中国河流的概况  10
    1.1.2 城市河流的分类  10-11
    1.1.3 城市河流的特征  11-12
    1.1.4 城市化与城市河流  12-15
    1.1.5 城市河流破坏严重  15-16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6-19
    1.2.1 滨河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6-17
    1.2.2 未来面临的挑战  17-18
    1.2.3 研究意义  18-19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9-20
    1.3.1 研究范围  19-20
    1.3.2 技术路线  20
  1.4 相关领域技术研究现状  20-25
    1.4.1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  20-22
    1.4.2 河流绿道的研究与进展  22-23
    1.4.3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研究  23-25
  1.5 城市滨河绿地的概念  25-26
  1.6 小结  26-27
2 城市河流生态学研究基础  27-42
  2.1 河流的生态学研究  27-29
    2.1.1 河流廊道的结构  27-28
    2.1.2 河流景观的功能  28-29
    2.1.3 河流景观的变化  29
  2.2 尺度、景观单元、生态恢复目标  29-38
    2.2.1 河流景观的研究尺度  29-30
    2.2.2 河流廊道景观单元的划分  30-36
    2.2.3 滨水廊道景观生态恢复的目标  36-38
  2.3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特征  38-41
  2.4 小结  41-42
3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理论基础  42-62
  3.1 可供借鉴的相关设计理论  42-45
    3.1.1 城市河流绿道及其规划策略  42-44
    3.1.2 城市自然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44-45
  3.2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解读  45-48
    3.2.1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基本模式  45-46
    3.2.2 滨河绿地设计的实践渊源  46-48
  3.3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总体框架  48-61
    3.3.1 城市与河流的空间关系解析  48-53
    3.3.2 城市滨水区的用地类型划分  53-54
    3.3.3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控制性要素分类  54-57
    3.3.4 河流游憩开发与河流保护的关系  57
    3.3.5 城市滨河绿地的指导思想  57-59
    3.3.6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的总体框架  59-61
  3.4 小结  61-62
4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  62-154
  4.1 城市滨河绿地的设计策略  62-88
    4.1.1 整体化策略  62-76
    4.1.2 参与性策略  76-79
    4.1.3 生态化策略  79-86
    4.1.4 地域化策略  86-88
  4.2 城市滨河绿地设计  88-99
    4.2.1 城市滨河绿地的设计原则  88-93
    4.2.2 临水空间处理与竖向设计  93-94
    4.2.3 内部道路系统处理  94-95
    4.2.4 滨河绿地种植设计  95-99
  4.4 生态工程技术在滨河绿地设计中的使用  99-115
    4.4.1 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结合  99-103
    4.4.2 恢复被填埋、覆盖旧河道  103-106
    4.4.3 水生栖息地加强措施  106-107
    4.4.4 河流缓冲带技术  107-110
    4.4.5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110-115
  4.5 滨水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保护  115-123
    4.5.1 历史性建筑物的保护  115-116
    4.5.2 产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116-119
    4.5.2 滨河绿地历史文脉的表达  119-123
  4.6 国内外的城市滨河绿地设计实践  123-153
    4.6.1 哥德鲁普河滨河公园  123-125
    4.6.2 阿纳卡蒂亚斯河公园  125-129
    4.6.3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  129-135
    4.6.4 郑州市西流湖公园  135-152
    4.6.5 对国内滨河绿地设计现状的思考  152-153
  4.7 小结  153-154
5 城市河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154-223
  5.1 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  154-165
    5.1.1 保护敏感河段的自然地貌特征  154-157
    5.1.2 改造堤防布置给河流自然空间  157-165
  5.2 以固土保水为目的建造生态护岸  165-173
    5.2.1 生态护岸的主要特点  165-166
    5.2.2 生态护岸的主要类型  166-168
    5.2.3 生态护岸的安全性  168-173
  5.3 改善城市流域的水文循环  173-188
    5.3.1 城市化对河流的负面影响  173-176
    5.3.2 减少流域不透水地表面积  176-180
    5.3.3 与城市暴雨管理措施结合  180-188
  5.4 河流缓冲设施的构建和培育  188-201
    5.4.1 河流缓冲带的构建与培育  188-193
    5.4.2 其他河流缓冲设施构建与培育  193-194
    5.4.3 河流缓冲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  194-201
  5.5 滨河人工湿地的营造和培育  201-207
    5.5.1 以净水为目的的人工湿地  201-204
    5.5.2 结合游憩功能的人工湿地  204-207
  5.6 滨水游憩开发与河流保护  207-222
    5.6.1 河漫滩地空间的游憩开发与利用  207-210
    5.6.2 河流水文条件对设计的影响  210-214
    5.6.3 滨水廊道游憩活动内容规划  214-215
    5.6.4 滨水开发与河流的生态保育  215-222
  5.7 小结  222-223
6 北方缺水城市滨河绿地建设中的水量问题  223-231
  6.1 河流及地下水生态需水量  223-225
    6.1.1 河流及地下水生态需水量  223-224
    6.1.2 北方缺水城市水资源现状  224-225
  6.2 缺水城市河流生境改善措施  225-230
    6.2.1 在衬砌河槽内实现部分河段生境改善  226-228
    6.2.2 改善城市整体水资源状况提高河流生境质量  228-230
  6.3 小结  230-231
7 城市滨河绿地的管理策略探讨  231-241
  7.1 城市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  231-234
    7.1.1 水利风景区的概况及类型  231-233
    7.1.2 城市水利风景区管理探讨  233-234
  7.2 滨河绿地管理模式探讨  234-240
    7.2.1 滨河绿地的生态化管理方法  234-236
    7.2.2 场地调查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完善  236-237
    7.2.3 滨河绿地对河流稳定性影响探讨  237-239
    7.2.4 对现有城市河道管理法规的思考  239-240
  7.3 小结  240-241
8 结语  241-243
参考文献  243-255
图表目录  255-26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情况  265-266
导师简介  266-269
致谢  269

相似论文

  1. 从景观生态视角看山地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设计,TU984.14
  2.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研究,F301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东山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TU985
  4.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林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F205
  5. 丘陵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研究,X171.4
  6. 西汉帝陵大遗址区生态景观构建研究,TU986.2
  7. 土地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研究,P901
  8. 净水型人工湿地工程景观化设计研究,TU986.2
  9.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湖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0. 基于景观层次和景观生态的城市滨水区规划研究,TU984.18
  11. 旱区城市雨水资源化滞蓄传输调控研究,TV213.9
  1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2.7
  13.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山西生态旅游研究,F205
  14. 十五里河氮磷形态及生态修复模拟研究,X52
  15.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F205
  1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柳州市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F301
  17. 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F301
  18.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及优化模式研究,F301
  19. 当代墓园景观的生态之路探寻,TU986
  20. 长春莲花山旅游度假区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X826
  21.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U418.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绿化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