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

作 者: 李华
导 师: 徐传武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宴饮文学 文化蕴涵 文人精神 体式流变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经历了由发展到繁盛的轨迹,现存有宴饮诗歌1249首,宴饮赋148篇,宴饮文117篇,小说中的宴饮描写在32部中有341则/处;是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宴饮文学可探究不同体式宴饮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宴饮文学的发展脉络,可反观汉魏六朝文学的发展特色,也可窥视汉魏六朝的历史文化风气。宴饮文学的源头要追溯到先秦:最早的宴饮诗出现在《诗经》的雅颂中,以礼乐文化精神为承载,具有贵族化的格调和典雅庄重的诗风;先秦宴饮文则主要以铭、诰、祝为主,以明德颂美为旨归;屈原《招魂》中有宴饮内容的描写,则于礼乐文化之外体现出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张扬;小说则在《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与西王母人神之宴的描写。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发展受到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帝王的提倡和参与是宴饮文学发展的首要动力:门阀士族的兴起则壮大了宴饮文学的创作主体阵营;从汉的大一统到东晋南朝,地域文化的变迁影响了宴饮文学的风格和规模;园林的兴起为宴饮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兴发情志的优美环境;汉以来渐渐形成的由儒家独尊到儒释道多元并存的思想局面,则使宴饮文学的思想内涵随之发生变动;而建安以来文学的自觉则从文学内部推动了宴饮文学的渐趋繁荣。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各文体在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汉代宴饮诗20首,多用楚歌,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反映从帝王到士子在政治浮沉中的感慨;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讽喻与夸饰并存,而汉代也出现了梁王菟园赋为代表的宴饮小赋14篇,以及描写宴舞的大赋两篇;汉代宴饮文有铭、箴、祝、文诸体共29篇,铭、箴体现出正统规诫的明德载道特征,祝、文则涉及宴饮习俗的文化内容;汉代或托名汉代小说中的宴饮描写共6本21则/处,《燕丹子》体现出宴饮情节在推动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的叙事功用,托名汉代的《汉武帝故事》等小说则把《穆天子传》中出现的人神宴饮情节推向进一步的细致与奇幻。建安宴饮文学在邺下文人集团的引领下体现出比汉代更高的文学精神价值。建安时,公宴诗之名出现,建安公宴诗有43首,以景物、游戏、女色等内容体现出表现空间的开拓,建安公宴诗重视抒情,反映时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建安公宴诗注重语言之美,体现出文质彬彬的风貌;建安宴饮小赋有26篇,多宴集时同题共作,宴游、咏物为主要题材,讲究情以物迁,反映士人矛盾的情感世界,且兼具文采;建安宴饮相关文21篇,体现以气运文的美学观念,蕴涵着深刻的时间生命意识,文风上则通脱与瀚藻并存。建安小说中的宴饮描写,仅有《列异传》、《笑林》中的只言片语,但也体现出志怪与诙谐的端倪。正始,竹林七贤宴集出现,其饮酒是魏晋名士风度的行为表征,代表了他们不同的生活追求,影响两晋南朝的宴饮生活及士风,竹林名士留存宴饮作品不多,但均是其名士精神的表现。两晋宴饮文学情形更加复杂:两晋宴饮各体文学发展中,宴饮诗创作繁荣,共有313首。西晋宴饮诗有二百余首,迎来了建安后创作的高潮期,其中公宴诗数量是最多的,有154首,是建安公宴诗43首的三倍多。公宴诗体式也渐趋成熟,就格调而言,西晋公宴诗也表现出与建安不同的颂德称美风貌,是《诗经》礼乐精神的回归。东晋公宴诗,出现了以兰亭雅集为代表的著名文人宴集,留存诗作41首,是先秦至两晋文人宴集创作诗歌数量最多的一次,代表了东晋宴饮诗创作的主体风格,表现出与西晋不同的寄怀山水、体悟玄理的精神旨归。且东晋出现了写酒诗最多的诗人陶渊明,作酒诗有62首,其酒诗“淡”和“真”的风格开一代风气。两晋宴饮赋有60篇,数量多于建安宴饮赋,审美取向上政治教化与审美娱情并存,且辞采华美,表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两晋宴饮文中,最为突出的是宴饮诗序的出现。两晋宴饮诗序独立为文,且书写性情怀抱,丰富了宴饮文学的创作体式。晋代志怪小说有11本小说中有69则宴饮描写,内容描写奇幻,可分为神与宴饮描写、鬼与宴饮描写、怪与宴饮描写、宴饮异事等题材,丰富了小说中宴饮描写的内容。而晋代志人小说有3本小说中有52条宴饮描写,以记述人的宴饮言、行、事来突显人物风貌,为南朝集大成之作《世说新语》宴饮描写奠定了基础。南朝宴饮文学随着偏安时局、江南经济富庶、园林的兴起、统治者的提倡、宴集增多而走向繁盛。南朝达到汉魏六朝宴饮诗创作的高潮,宴饮诗创作有786首,其中公宴诗是最多的,有704首,是魏晋公宴诗238首的近三倍;且艺术上娱乐游戏特色更加鲜明,表现公宴诗创作中:以文为戏,有戏笔、限韵、回文、联句、还模拟前人公宴而作诗。抒情性进一步强化,表现为抒情进一步主观化,寄托在景物描写中,造成情景交融的诗境。题材内容方面,山水、咏物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宴饮宫体诗出现并大量创作。语言形式方面,语言穿凿求新、注重声律对偶、且修辞运用更为普遍,表现出唯美化的形式追求。而鲍照创作的酒诗与前代、同时代相比颇具特色。鲍照寒士的出身使他没有社会身份地位、家学素养的束缚,酒诗的创作更加自由,与当时文士酒诗以公宴诗为主相比,鲍照的酒诗创作更加多元,形成的风格更加多样,形成了颇异于时风的俊逸与险俗风格。南朝宴饮赋有45篇,当时的名家如谢庄、谢眺、沈约、江淹、吴均等都参与了创作,保证了创作的质量。南朝宴饮赋,咏物题材大量出现,注重变幻的画面美的描写,注重抒情,且注重语言修辞及韵致,创作优美精致。南朝宴饮文有35篇,相较于两晋以诗序创作为主,南朝宴饮文体式更加多样,有颂、铭、箴、启、移、序、书、说、论等多种文体,语言更加骈俪化,注重辞采铺排;且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可以分为颂德称美文、禁断酒肉文、宴饮娱情文、滑稽俳谐文等四种。南朝小说中的宴饮描写较前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志人小说中宴饮描写有3部127则,其中出现了集前代大成之作《世说新语》,有宴饮描写111则,晋代志人小说中关于魏晋的宴饮描写条则几乎都为其收录。通过这些宴饮描写,作者以审美的角度来由外而内描写人物,从其言谈应对、容止行状到性情怀抱、才德修养,可见魏晋风度之一斑,以及时人品评人物的审美标准,为研究魏晋历史、文学提供宝贵的资料。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数量有7本67则,在艺术表现上,在延续晋代志怪小说的基础上,题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创新,鬼怪与宴饮取代神仙宴饮成为主要的题材,其描写通过宴饮突出鬼怪的有情有义,体现出人间化;记载了与晋代不同的宴饮中的异事;且出现了佛教与宴饮的描写,体现出佛教修行与因果报应的思想。北朝宴饮文学表现出与东晋、南朝不同的文风,创作数量相对较少,有诗歌72首,而其中由南入北作家创作有48首,而庾信就创作有44首;宴饮赋有2篇,宴饮文有5篇,小说则多散佚。北朝宴饮文学,文学取向上有向江左学习的痕迹,且此阶段出现了有南入北的作家庾信,是北朝创作宴饮诗最多的作家,其南北相容的诗风丰富了宴饮文学的表现风格。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蕴含非常丰富,对后代文学发展有着典范意义。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与礼乐文化有不可割舍的关系,以礼为旨归,一直存在着颂德称美、明德载道的主题,而礼的衰退也推动了宴饮文学的繁荣,宴饮文学本由宴饮中的宴乐发展而来,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中有不少歌、舞、乐的描写;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中保留了丰富的各代饮食习俗和节日习俗的内容;汉魏六朝宴饮文学还可折射出汉以来各代的文学集团创作的盛况,汉魏六朝的文人集团不仅常是宴饮文学创作涌现的前提与动力,亦影响了宴饮文学的审美取向、体式与题材取向;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体现出渐趋发展的娱乐游戏特征:宴饮文学本有娱乐佐兴之用,咏物、声色、神怪等内容,戏笔、俳谐等写法都体现出这一特征。诗酒风流是名士风流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宴饮文学的精神韵致所在。汉魏六朝文人的诗酒风流表现出四种形态:文人聚饮高歌的诗酒雅集,名士疏狂的醉卧高蹈,诗酒风流的逆流——诗酒之会有时会变成风流尽失的名利场,以及闲适高雅的士大夫情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4-18
ABSTRACT  18-24
导论  24-29
  一、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创作概况  24-27
  二、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27-29
第一章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创作的前奏及历史文化背景  29-54
  第一节 先秦宴饮文学  29-42
    一、君子以饮食宴乐——《诗经》中的宴饮诗  29-35
    二、娱乐性、审美性的张扬——《招魂》中的宴饮描写  35-38
    三、明德颂美——先秦宴饮文  38-40
    四、天子之宴与人神之宴:《穆天子传》中的宴饮描写  40-42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42-54
    一、帝王的提倡与参与  42-44
    二、门阀士族的兴起  44-45
    三、地域文化因素  45-48
    四、园林的兴盛  48-50
    五、儒道释多元的思想局面  50-53
    六、文学的自觉  53-54
第二章 汉代宴饮文学  54-78
  第一节 汉代宴饮文学的创作环境与概况  54-56
    一、大一统政治局面与经济的繁盛  54
    二、帝王好文学与文人集团的形成  54-55
    三、礼的规范限制与各文体宴饮文学的发展  55-56
  第二节 历史浮沉中的悲歌——汉代宴饮诗  56-60
    一、政治浮沉中的英雄情怀  56-57
    二、权力争斗与宴饮悲歌  57-59
    三、士人政治命运的感喟  59-60
    四、人生苦短,纵酒寻乐  60
  第三节 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与宴饮赋的出现  60-67
    一、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片段  61-63
    二、宴饮赋  63-67
  第四节 汉代宴饮铭、箴、祝、文  67-69
    一、汉代宴饮铭文  67-68
    二、汉代宴饮箴、祝文  68-69
  第五节 汉代或托名汉代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69-78
    一、侠士的塑造:《燕丹子》中的宴饮描写  69-71
    二、求仙主题:汉武帝故事相关小说及《神异经》等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71-78
第三章 建安、正始宴饮文学  78-120
  第一节 邺下文人集团与建安宴饮文学  78-79
  第二节 建安公宴诗  79-89
    一、公宴诗溯源及创作缘由  80
    二、建安公宴诗的表现空间:景物、游戏、女色  80-83
    三、"非功利,主缘情":建安公宴诗丰富的情感世界  83-86
    四、文质彬彬:建安公宴诗的语言之美  86-89
  第三节 建安宴饮小赋  89-100
    一、同题共作的创作形式  89-90
    二、宴游与咏物的题材内容  90-94
    三、情以物迁:建安宴饮赋矛盾的情感世界  94-99
    四、兼具情采:建安宴饮赋的审美追求  99-100
  第四节 建安宴饮文  100-106
    一、以气运文的美学观念  101-103
    二、时间生命意识  103-104
    三、通脱与翰藻的文风  104-106
  第五节 《列异传》、《笑林》中的宴饮描写  106-107
  第六节 正始宴饮文学:竹林七贤与宴饮文学  107-120
    一、竹林七贤与酒:醉中不同的人生追求  108-115
    二、竹林七贤饮酒诗文:寄慨·玄远·放达  115-120
第四章 两晋宴饮文学  120-174
  第一节 两晋宴饮文学创作环境及发展概况  120-121
  第二节 西晋四言颂美公宴诗  121-130
    一、西晋时风与公宴诗的兴盛  121-126
    二、西晋公宴诗繁富宏大的艺术倾向  126-130
  第三节 兰亭雅集与东晋公宴诗创作  130-137
    一、兰亭雅集与东晋士人心态  131-134
    二、兰亭诗会的玄言山水主题  134-137
  第四节 陶渊明酒诗:淡与真  137-148
    一、隐士的诗酒情怀  137-139
    二、陶渊明酒诗的"真"与"淡"  139-148
  第五节 两晋宴饮诗序  148-151
    一、宴饮诗序作为独立文体出现  149
    二、抒写性情怀抱  149-151
  第六节 两晋宴饮赋  151-156
    一、政治教化与审美娱情  151-155
    二、辞采华美  155-156
  第七节 两晋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156-174
    一、《搜神记》、《神仙传》等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156-169
    二、《西京杂记》、《裴启语林》等志人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169-174
第五章 南朝宴饮文学(上)  174-199
  第一节 南朝宴饮文学繁盛的创作背景  174-178
    一、偏安时局与儒学衰微  174-175
    二、江南经济的富庶  175-176
    三、江南山水与园林的兴盛  176
    四、统治阶层与宴集文会的繁盛  176-178
  第二节 南朝公宴诗(一):游戏与抒情性  178-186
    一、南朝公宴诗创作盛况  178-179
    二、娱乐游戏为文:戏笔、限韵、联句、回文、拟作等  179-183
    三、抒情性的强化:个人化抒情与情境交融  183-186
  第三节 南朝公宴诗(二):题材与形式的拓新  186-193
    一、题材的拓新:山水·咏物·宫体  187-189
    二、形式求变:声律·用典·争奇  189-193
  第四节 鲍照酒诗:俊逸与险俗  193-199
    一、寒士的诗酒情怀  193-194
    二、鲍照酒诗之"俊逸"与"险俗"  194-199
第六章 南朝宴饮文学(下)  199-234
  第一节 南朝宴饮赋研究  199-205
    一、咏物题材的大量出现  199-200
    二、变幻流动的画面美  200-201
    三、吟咏性情  201-203
    四、唯美诗化的倾向  203-205
  第二节 南朝宴饮文研究  205-214
    一、称德颂美文  206-208
    二、禁断酒肉文  208-209
    三、宴饮俳谐文  209-212
    四、宴饮娱情文  212-214
  第三节 《世说新语》:宴饮与魏晋士风  214-222
    一、宴饮与言语应对  215-217
    二、宴饮与容止行状  217-219
    三、宴饮与性情怀抱  219-220
    四、宴饮与品行才德  220-222
  第四节 《幽明录》、《异苑》等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222-234
    一、鬼怪与宴饮:人间化的趋势  223-228
    二、佛教与宴饮:酒肉禁忌与因果轮回  228-231
    三、宴饮中的奇食、异事与习俗、游戏  231-234
第七章 北朝宴饮文学  234-244
  第一节 北朝时风与宴饮文学  234-239
    一、北朝时风与宴饮文学创作  234-235
    二、北朝宴饮文学  235-239
  第二节 庾信酒诗:南风北渐  239-244
    一、庾信由南入北的经历与酒诗创作  239
    二、庾信酒诗南风北渐的艺术特色  239-244
第八章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蕴涵  244-261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元素:礼乐·习俗·集会·游戏  244-252
    一、礼乐与宴饮文学  244-246
    二、习俗与宴饮文学  246-248
    三、文学集团与宴饮文学  248-251
    四、宴饮文学的娱乐游戏特色  251-252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精神韵致——诗酒风流  252-257
    一、诗酒雅集  253-254
    二、醉酒高蹈  254-255
    三、诗酒风流的逆流  255-256
    四、闲适高雅的诗酒情怀  256-257
  第三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体式流变  257-261
    一、宴饮诗的发展流变  257-259
    二、宴饮赋的发展流变  259
    三、宴饮文的发展流变  259
    四、小说中宴饮描写的发展流变  259-261
先秦及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目录  261-287
参考文献  287-298
致谢  298-29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99-30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00

相似论文

  1. 汉魏六朝与唐宋时期的筝艺美学发展与比较,J632.32
  2. 汉魏六朝咏扇诗文研究,I206.2
  3. 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方士,I207.419
  4. 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C953
  5. 汉语“红”色词族研究,H136
  6. 古诗词中“绿”颜色组合词的文化解析,H136
  7. 论王充文人观与文人精神,I206.2
  8. 《说文解字》金部字语义研究,H161
  9. 汉魏六朝赋序研究,I206.2
  10. 汉魏六朝史注研究,K235
  11. 汉魏六朝咏花诗研究,I207.22
  12. 明人汉魏六朝诗、赋辑佚研究,I207.22
  13. 汉魏六朝道教仙传故事类型研究,I207.41
  14. 汉魏六朝赋体文学创作论探微,I207.22
  15. 汉魏六朝连珠体研究,I207.6
  16. 《说文解字·髟部》字研究,H161
  17. 《说文》中的妇事字研究,H161
  18. 汉魏六朝赋的音乐描写及其音乐美学思想,J601
  19. 汉魏六朝交友论文章研究,I206.2
  20. 汉魏六朝琴道疏论,J609.2
  21. 召唤结构与中学语文先秦汉魏六朝诗教学,G63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