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的资源生产:植物考古与人类生态学研究

作 者: 潘艳
导 师: 陈淳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农业起源 资源生产 植物考古 人类生态系统
分类号: K8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尝试以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至6000年间(包括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考古学方法为主,结合古环境复原和聚落形态分析,从人类生态的角度剖析该地区早期农业发生的过程。研究目的有两个:(1)为探讨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至6000年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性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2)通过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实例研究来反思与商榷近十年来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农业起源的新视角与理论。围绕人类生态位构建的核心概念,古环境、植物与聚落形态提供了从物种到区域不同水平上人类进行环境改造和资源管理的生态信息。研究结果显示,该时空范畴内的人类生计形态属于“资源生产”,农业的形式已经萌芽并有相当的发展。人类对物种和环境主动而持久的干涉(共同进化的过程)是导致物种驯化、农业发生的主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社群外部物质性压力、社会内部结构性压力和能动性等多种因素作为动力机制变量作用于农业发生的强度可以得到初步的合理评估。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16-17
英文提要  17-18
第一部分:导言  18-44
  第一章 简介:科学问题与假设  20-38
    1.1 问题的性质与提出的背景  20-23
    1.2 研究目的、假设与内容  23-24
    1.3 基本材料  24-29
    1.4 基本术语  29-37
      1.4.1 生计  29-30
      1.4.2 狩猎采集、农业、驯化、栽培  30-35
        1.4.2.1 狩猎采集  30-31
        1.4.2.2 农业  31-34
        1.4.2.3 驯化  34-35
        1.4.2.4 栽培  35
      1.4.3 低水平食物生产或资源生产  35-37
    1.5 论文结构  37-38
  注释  38-44
第二部分:研究史、理论与方法  44-106
  第二章 农业起源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理论视角  46-88
    2.1 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46-54
    2.2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  54-62
      2.2.1 外部压力模型  55-57
      2.2.2 社会内部动因模型  57-58
      2.2.3 象征性与后过程模型  58-62
    2.3 生命科学的研究传统  62-68
      2.3.1 从植物育种到分子遗传学  62-64
      2.3.2 进化理论  64-67
      2.3.3 人类生态学与民族志"活化石"  67-68
    2.4 长江下游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及评述  68-74
      2.4.1 古水稻种类的鉴定  69-70
      2.4.2 长江下游与稻作农业起源地的关系  70-72
      2.4.3 水稻在长江下游生计经济中的地位  72-73
      2.4.4 水稻驯化的动力机制  73-74
    注释  74-88
  第三章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88-106
    3.1 人类生态系统、生态位构建与农业生态  89-92
      3.1.1 考古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认识  89
      3.1.2 农业生态与生态位构建理论  89-92
    3.2 中程理论  92-97
      3.2.1 谁是"资源管理者"?  93-96
      3.2.2 植物驯化的标志与人类行为  96-97
    3.3 材料鉴定分析技术  97-99
      3.3.1 大型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  97-98
      3.3.2 微型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  98-99
      3.3.3 实验考古与植物鉴定参照系的建立  99
    3.4 研究步骤  99-101
    注释  101-106
第三部分:材料分析:环境、聚落与植物遗存  106-278
  第四章 地质、环境和测年  108-144
    4.1 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现代地理概况  108-110
    4.2 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的考古地质记录  110-137
      4.2.1 上山文化  114-117
      4.2.2 跨湖桥文化  117-122
      4.2.3 河姆渡文化  122-130
      4.2.4 马家浜文化  130-137
    4.3 小结  137-138
    注释  138-144
  第五章 聚落形态  144-186
    5.1 上山文化  151-155
    5.2 跨湖桥文化  155-159
    5.3 河姆渡文化  159-169
    5.4 马家浜文化  169-182
    5.5 小结  182
    注释  182-186
  第六章 植物遗存  186-228
    6.1 植物材料的背景信息  186-187
    6.2 植物遗存的鉴定与生态意义  187-216
      6.2.1 水生草本  191-198
        6.2.1.1 菱科  191-192
        6.2.1.2 睡莲科  192-193
        6.2.1.3 禾本科(非稻属)  193-195
        6.2.1.4 莎草科  195-196
        6.2.1.5 眼子菜科  196-197
        6.2.1.6 莲科  197
        6.2.1.7 泽泻科  197-198
        6.2.1.8 香蒲科  198
        6.2.1.9 灯芯草科  198
        6.2.1.10 其他沉水植物  198
      6.2.2 陆生草本/藤本  198-203
        6.2.2.1 葫芦科  198-200
        6.2.2.2 豆科  200-201
        6.2.2.3 大麻科  201
        6.2.2.4 葡萄科  201-202
        6.2.2.5 唇形科  202-203
        6.2.2.6 其它陆生草本  203
      6.2.3 结肉果/浆果的乔木  203-208
        6.2.3.1 蔷薇科  203-205
        6.2.3.2 漆树科  205-206
        6.2.3.3 桑科  206-207
        6.2.3.4 柿科  207
        6.2.3.5 楝科  207-208
        6.2.3.6 其它结肉果/浆果的乔木  208
      6.2.4 结坚果的乔木  208-214
        6.2.4.1 壳斗科  208-212
        6.2.4.2 七叶树科  212
        6.2.4.3 胡桃科  212-213
        6.2.4.4 樟科  213
        6.2.4.5 茶科  213-214
      6.2.5 用材类乔木  214
      6.2.6 其它及未知科属  214-216
    注释  216-228
  第七章 古水稻的鉴定与研究  228-278
    7.1 稻的形态特征与稻属的鉴定  228-230
    7.2 古稻标本的属性鉴定  230-261
      7.2.1 稻粒形态  231-234
      7.2.2 植硅石形态  234-236
      7.2.3 芒的有无  236
      7.2.4 小穗轴形态  236-237
      7.2.5 实验考古:水稻小穗轴基盘形态与落粒性及其对古稻遗存鉴定的意义  237-261
        7.2.5.1 实验目的与内容  237
        7.2.5.2 实验材料与模拟脱粒  237-239
        7.2.5.3 数据分析  239-260
        7.2.5.4 实验结论  260-261
    7.3 研究区域内古水稻的性质和分布  261-272
    注释  272-278
第四部分:阐释与讨论  278-316
  第八章 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  280-306
    8.1 跨湖桥遗址  280-286
      8.1.1 植食结构与历时变迁  280-285
      8.1.2 不同类型生境开拓变化的分析  285-286
    8.2 田螺山遗址  286-303
      8.2.1 植物资源结构与历时变迁  287-294
      8.2.2 各类生境开拓的历时变化  294-296
      8.2.3 植物材料的处理与遗址内部功能区初析  296-303
    8.3 小结  303-304
    注释  304-306
  第九章 人类生态位构建及其对农业起源的意义  306-316
    9.1 土地利用与环境的人源影响  306-307
    9.2 湿地维护与资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开发  307-310
    9.3 人类:生态系统的主动力  310-311
    9.4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阐释模型的探讨  311-315
      9.4.1 气候变化  311-312
      9.4.2 人口增长  312
      9.4.3 资源压力  312-313
      9.4.4 竞争宴享  313-314
      9.4.5 风险抵御  314-315
    注释  315-316
参考书目  316-328
图版  328-332
附录  332-400
  附录1 各遗址碳14断代数据总表  332-342
  附录2 河姆渡文化聚落基本信息表  342-344
  附录3 马家浜文化聚落遗迹信息综合表  344-350
  附录4 植物遗存出土信息表  350-366
  附录5 小穗轴样品采样分组清单  366-367
  附录6 小穗轴形态分类计数表  367-370
  附录7 研究区域古水稻遗存鉴定资料表  370-376
  附录8 跨湖桥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鉴定表  376-380
  附录9 田螺山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2010年前鉴定表  380-385
  附录10 田螺山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2010年鉴定表  385-394
  附录11 田螺山遗址植物遗存在各探方各地层的密度  394-396
  附录12 马家浜文化遗址面积分布数据的分析  396-400
致谢  400-402

相似论文

  1. 广东省紫金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F301
  2. 城市化对长江下游沿江城市气候影响的对比研究,P461
  3. 基于产业耦合理论的企业多元化优势分析,F270
  4. 湖北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F127;F259.27
  5. 港口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F552
  6. 09年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发生机制研究,P458.121.1
  7.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经济生活的推测,K871.13
  8.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X2
  9. 航空航天轴承制造分公司的生产计划排程优化研究,F426.4;F224
  10.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K872
  11. 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S159.2
  12. 多资源生产调度问题的分析建模,TP391.7
  13. 潍坊市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C92
  14. 长江下游滨海地区暗管降渍脱盐技术研究,S278
  15. 北京市现代农业功能演变与水资源的关系,F327
  16. 长江下游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高频变率,P532
  17. 资源生产率理论与应用,F061.1
  18. 菏泽牡丹品种资源及生产技术研究,S685.11
  19. 长江下游春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937
  20. 长江下游流域环境变化的粘土矿物表征及其意义,P574
  21.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西安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TV213.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地区文物考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