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适合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研究

作 者: 郭姗姗
导 师: 崔晓兰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过敏反应 BN大鼠 动物模型
分类号: R-3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的创新剂型,与传统中药比较具有生物利用度较高,起效迅速等特点,能较好的发挥中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特点,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药注射液研发和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目前我国的43个中成药剂型中,注射剂这一种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占了75%,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重视不够,造成该方面的研究基础极为薄弱。中药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中尤以过敏反应的比例为最高,且反应类型多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但目前国内外均未建立针对中药致敏原的敏感动物模型和标准评价方法,严重影响了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及其中的疑似致敏成分黄芩苷、绿原酸作为致敏原,以天花粉蛋白为阳性对照,通过观察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程度、组胺增长率、靶器官病变率和病变程度,对BN大鼠和豚鼠在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中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并通过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对该模型的特异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致敏参数(致敏剂量、致敏次数、致敏途径、致敏时间间隔)和激发参数(攻击剂量、攻击途径、攻击间隔、攻击体积)的明确,建立一套适合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研究方法;在建立的动物模型上,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为受试样本,以青霉素为阳性对照,通过对肥大细胞脱颗粒、IgE抗体含量、血清中过敏介质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含量的研究,对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机制进行探讨。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1.BN大鼠和豚鼠对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适用性研究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为致敏原,直接对BN大鼠和豚鼠进行致敏,致敏途径为腹腔注射、致敏剂量为人临床的等倍剂量,致敏次数为3次,隔日1次,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4天进行攻击,攻击途径为一次性静脉推注,攻击体积为致敏体积的2倍。攻击后观察过敏反应症状,根据SFDA的全身致敏性评价标准来计算过敏反应率、过敏反应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组织和气管中组胺含量并计算组胺增长率;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和气管病理改变并计算靶器官病变率和病变程度,以此为依据对BN大鼠和豚鼠在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中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为受试样本,①BN大鼠各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56%、61.11%、75.00%和83.33%,而豚鼠各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2%、27.77%、16.67%和41.67%,BN大鼠对四种受试的中药注射液及药物成分的过敏率均明显高于豚鼠,两种动物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②四种受试样本致BN大鼠的过敏程度均比豚鼠严重,其中双黄连注射液组和黄岑苷组的BN大鼠过敏反应程度与豚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③BN大鼠血清、肺组织和气管中的组胺增长率均明显高于豚鼠,其中清开灵注射液的血清、肺组织、气管,双黄连注射液的血清和肺组织,黄芩苷的血清,绿原酸的肺组织中的组胺增长率与豚鼠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④四种受试样本BN大鼠各组的肺组织病变率分别为66.67%、72.22%、66.67%和41.67%,而豚鼠各组的肺部病变率分别为44.44%、44.44%、25.00%和8.33%,BN大鼠对四种受试样本的肺组织病变率均明显高于豚鼠,其中黄芩苷组的BN大鼠肺组织病变率与豚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BN大鼠各组的气管病变率与豚鼠各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⑤四种受试样本致BN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均比豚鼠严重,其中双黄连注射液组和黄芩苷组的BN大鼠肺组织病变程度与豚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四种受试样本致BN大鼠气管的病理改变程度与豚鼠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证明:在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中,BN大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豚鼠,说明BN大鼠可能为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适宜动物模型。2.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的特异性研究2.1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本实验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为受试样本,以天花粉蛋白为阳性对照,通过观察BN大鼠的过敏反应症状,Elisa法检测血清、肺组织和气管中组胺含量的变化,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气管、胃和小肠的病理改变,并从中筛选出特异性的靶器官,来明确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的特异性。结果显示:①BN大鼠对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均产生了特异性的过敏反应的症状和表现。BN大鼠产生的过敏反应症状主要包括躁动、颤抖、搔鼻、喷嚏、呼吸急促等,多在攻击后10-20min内出现,15min以内缓解,严重时出现静卧、肌张力下降、体表温度下降、抽搐、晕厥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甚至出现死亡。②BN大鼠过敏反应模型的血清、肺组织和气管中的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BN大鼠的过敏反应均引起明显的组胺释放,组胺释放到靶器官并释放入血。③在过敏反应的靶器官筛选中发现心、肝、脾、胃、小肠均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各组BN大鼠的肺组织和气管均出现了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说明肺和气管为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主要靶器官。④阳性药对照组BN大鼠也出现了特异性的过敏反应的症状,主要包括静卧、排粪(大便稀溏)、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步态不稳、肌张力下降、反应敏感度下降、喘息等症状,多在攻击后10min内出现,30min-1h后缓解;血清、肺组织和气管中均可见明显的组胺释放;在过敏反应的靶器官筛选中发现,BN大鼠肺组织和气管中出现了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据综合判断,肺和气管为阳性对照(天花粉蛋白)致BN大鼠过敏反应的主要靶器官。试验结果证明:BN大鼠对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为代表的中药注射液和药物成分能产生特异性的全身速发型过敏反应。2.2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本实验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为受试样本,以青霉素钠为阳性对照,对BN大鼠致敏后制备抗血清,以1:25和1:50两个稀释度的抗血清对Balb/c小鼠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观察伊文思蓝渗出和蓝斑反应来评价BN大鼠在中药注射液致皮肤被动过敏反应中的特异性。结果显示,1:25和1:50稀释度的抗血清各组均出现了明显的伊文思蓝渗出,对于多数中药注射液,1:25稀释度组的伊文思蓝吸光度高于1:50稀释度组,说明1:25稀释度抗血清中IgE抗体的含量较高。1:25稀释度的抗血清攻击后,各药物组均有动物出现了蓝斑反应,蓝斑直径大于5mm,其中双黄连注射液小剂量组、鱼腥草注射液小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均有3只动物出现了蓝斑,反应阳性率为7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而1:50稀释度的抗血清攻击后,只有双黄连注射液小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出现了蓝斑反应,反应阳性率分别为25%和50%。试验结果证明: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均能通过BN大鼠制备的抗血清,使Balb/c小鼠产生明显的皮肤被动过敏反应,证明BN大鼠为研究中药注射液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适宜动物模型。3.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规范化研究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作为受试样本,以豚鼠作为对照,采用不同的致敏参数和激发参数:致敏剂量(人临床等倍剂量、人临床2倍剂量)、致敏途径(ip、iv),攻击次数(1次、2次)、攻击时间间隔(末次致敏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来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通过不同参数下对过敏反应发生率,组胺含量,肺组织、气管的病变率和病变程度的比较,来明确适用于BN大鼠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规范化条件。结果显示:①第1次攻击BN大鼠各组均出现了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率基本上都高于第2次攻击,因而确定攻击的次数为1次,攻击的时间间隔应为末次致敏后的第14d。②iv小剂量组(致敏途径为静脉注射、致敏剂量为人临床等倍剂量)对各受试样本均产生了过敏反应,对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66.67%、75%和75%;iv小剂量组血清和组织中的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iv小剂量组BN大鼠对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芩苷和绿原酸的肺组织病变率分别为50%、50%、75%和25%,与同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确定致敏途径为静脉注射、致敏剂量为临床人的等倍剂量,而相应的攻击剂量为临床人的2倍剂量。③在相同的致敏和攻击条件下,BN大鼠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组胺释放、肺组织、气管的病变率和病变程度基本上都高于豚鼠组,说明在同等条件下,BN大鼠对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敏感性优于豚鼠,重复性验证了前面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证明:以BN大鼠为动物模型评价中药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其致敏和攻击条件应规范化为:致敏剂量为人临床等倍剂量、致敏间隔为1日、致敏途径为静脉注射,攻击剂量为致敏剂量的2倍、攻击途径为静脉一次性注射、攻击次数为1次、攻击时间间隔为末次致敏后的第14天,这种方法在动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较为适用。4.中药注射液对BN大鼠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为受试样本,以青霉素为阳性对照,对BN大鼠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观察BN大鼠的过敏反应率、肺和气管的病变率来评价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的过敏反应情况,通过观察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血清中IgE抗体、过敏介质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来揭示中药注射液的致敏反应机制。结果显示:①各注射液组的BN大鼠均出现了明显的过敏反应症状,小剂量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各注射液组的肺组织和气管均出现了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②各注射液组肥大细胞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其中清开灵注射液组、鱼腥草注射液组、穿琥宁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药青霉素组的肥大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其阳性率高于中药注射液各组。③中药注射液诱导过敏反应后,BN大鼠血清中IgE抗体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④中药注射液诱导过敏反应后,BN大鼠血清中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D2和白三烯B4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大部分组的IFN-γ/IL-4比值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试验结果证明:在BN大鼠动物模型上,中药注射液可引起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相关:①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释放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D2和白三烯B4等过敏介质;②诱导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向Th2偏移,从而促进IgE抗体合成。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与豚鼠比较,BN大鼠可能为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适宜动物模型;●在BN大鼠动物模型上,能产生特异性的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皮肤被动过敏反应;●采用BN大鼠模型对中药致敏原进行评价时,其规范化参数为:致敏剂量为人临床等倍剂量、致敏次数为3次、致敏间隔为1日、致敏途径为静脉注射,攻击剂量为致敏剂量的2倍、攻击途径为静脉注射、攻击次数为1次、攻击时间间隔为末次致敏后的第14天;●在BN大鼠动物模型上,中药注射液可引起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相关:①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释放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D2和白三烯B4等过敏介质;②诱导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向Th2偏移,从而促进IgE抗体合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11
Abstract  11-19
英文缩略词表  19-20
文献综述  20-34
  一、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20-22
  二、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研究进展  22-25
  三、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  25-32
  四、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机制研究  32-33
  结语  33-34
实验部分  34-102
  前言  34-3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36-37
  第一部分 BN大鼠和豚鼠对评价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适用性研究  37-47
    1. 材料  37
    2. 方法  37-40
    3. 结果  40-45
    4. 讨论  45-47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的特异性研究  47-63
    一、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  47-58
      1. 材料  47-48
      2. 方法  48-49
      3. 结果  49-55
      4. 讨论  55-58
    二.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的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  58-63
      1. 材料  58-59
      2. 方法  59-60
      3. 结果  60-61
      4. 讨论  61-63
  第三部分 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规范化研究  63-84
    1. 材料  63
    2. 方法  63-65
    3. 结果  65-81
    4. 讨论  81-84
  第四部分 中药注射液致BN大鼠过敏反应的机制研究  84-102
    1. 材料  84-85
    2. 方法  85-87
    3. 结果  87-99
    4. 讨论  99-102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2-104
创新点  104-105
参考文献  105-113
致谢  113-114
个人简历  114-115
查新报告  115-119

相似论文

  1.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2.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3.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4. Tim-3-Gal-9通路在小鼠复发性流产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R714.21
  5.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Th17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S858.28
  6.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R743.3
  7. SD大鼠外源性因素所致反流性食道炎的实验研究,R571
  8. 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促排卵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S853.7
  9. 氯胺酮对构建6-OHDA诱导的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R742.5
  10. 铁致PTE大鼠铁代谢变化及去铁胺对铁代谢的影响,R742.1
  11. 短期制作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探索,R681.8
  12. 鱼腥草注射剂过敏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R285.5
  13. 大鼠肠道生物屏障对卵清蛋白致敏效应的影响,R371
  14. 奥沙利铂过敏反应临床资料分析,R979.1
  15. 超声评价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回声变化的实验研究,R742.5
  16. 食物过敏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R593.1
  17. 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R-332
  18. 可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移植的实验研究,R622
  19. 核因子κB的小干扰RNA防治大鼠自体移植静脉血管桥内膜增生及再狭窄的实验研究,R654.3
  20. MR扩散加权成像及CT灌注成像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R737.9
  21. 类过敏反应检测模型的建立及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检测中的应用,R28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医学研究方法 > 实验医学、医学实验 > 医用实验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