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融合基因改变

作 者: 崔美英
导 师: 李文才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胃肠道MALT淋巴瘤 染色体易位 API2-MALT1融合基因 RF-PCR
分类号: R7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lymphoma),简称MALT淋巴瘤,是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仅低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胃肠道是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还见于涎腺、甲状腺、鼻咽、肺、眼附属器及皮肤等部位,临床过程多呈惰性。目前,.有关MALT淋巴瘤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分子遗传学方面。学者普遍认为,MALT淋巴瘤分子遗传学方面的改变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主要分子遗传学改变有t(11;18)(q21;q21)、t(14;18)(q32;q21)和t(1;14)(p22;q32);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有t(11;18)(q21;q21)和t(1;14)(p22;q32),并以前者较多见。有关胃肠MALT淋巴瘤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多数是针对于t(11;18)(q21;q21)这一染色体异常,其涉及到的基因有:API2基因、MALT1基因、AP12-MALT1融合基因,这些基因直接或间接地激活NF-κB信号传导通路,此通路的异常活化在胃肠MALT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术前胃肠MALT淋巴瘤的小活检标本,其病变较典型的病例,再结合免疫组化可做出明确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例由于病变不典型,再结合免疫组化也很难做出明确诊断。为此想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与胃肠MALT淋巴瘤相关的基因在胃肠道MALT淋巴瘤中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在胃肠MALT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例胃肠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并通过检测胃肠道MALT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由t(11;18)(q21:q21)所致的融合基因API2-MALT1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对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确诊的43例胃肠MALT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其中胃MALT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30例,肠MALT淋巴瘤13例。2.对43例胃肠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对43例胃肠MALT淋巴瘤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用酸性酚氯仿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融合基因API2-MALT1。4.对通过RT-PCR扩增的融合基因API2-MALT1进行基因测序。5.统计学方法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无序分类资料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取α=0.05。结果:1.本组43例胃肠MALT淋巴瘤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19岁和85岁之间,平均年龄51.6岁,中位年龄54.0岁。其中胃MALT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30例,肠MALT淋巴瘤13例。2.43例胃肠MALT淋巴瘤病例中均表达CD20,阳性率为100%(43/43);CD79 a阳性率为65.1%(28/43);CD5阴性率93.0%(40/43),CyclinD1阴性率95.3%(41/43),CD10阴性率95.3%(41/43)。3.43例胃肠MALT淋巴瘤病例中,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分布于淋巴滤泡的外围,呈边缘区分布或者呈弥漫性分布;8例细胞以单核样B细胞为主,7例细胞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主,其余以多种细胞混合存在;有15例可见滤泡殖入现象;17例可见淋巴上皮病变。4.43例胃肠MALT淋巴瘤中6例检测出API2-MALT1融合基因,总体检测率是14.0%(6/43),其中胃5例,检测率是16,7%(5/30),肠1例,检测率是7.7%(1/13)。10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未检出API2- MALT1融合基因mRNA。API2-MALT1融合基因的发生与胃肠MALT淋巴瘤有相关性(P<0.05)。胃肠MALT淋巴瘤API2-MALT1融合基因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无相关性(P>0.05)。5. MALT1基因上的1123bp的断点是API2基因与MALT1基因发生融合的融合处之一。结论:1.胃肠MALT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滤泡植入、浆细胞分化、淋巴上皮病变。2.融合基因API2-MALT1与胃肠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3.在形成融合基因API2-MALT1时,MALT1基因的1123bp处有断裂点。4.融合基因API2-MALT1的检出有助于胃肠道MALT淋巴瘤病理诊断。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英文缩略词表  12-13
前言  13-16
材料和方法  16-23
结果  23-28
讨论  28-34
结论  34-35
附图  35-38
参考文献  38-42
综述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42-60
  参考文献  55-60
个人简历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三例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R394
  2. 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BCL-10和NFκB蛋白表达及与API2-MALT1融合基因的关系研究,R733.1
  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亚型和遗传学异常研究,R733.1
  4. 滤泡性淋巴瘤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关系的研究,R733.1
  5. 利用花粉辐射诱导小麦—亲缘物种属间染色体易位,S512.1
  6. 黏液型/圆细胞型脂肪肉瘤FUS-CHOP融合基因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R738.6
  7. 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R736.1
  8. 用核苷酸干扰技术抑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第三型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受体功能研究,R733.3
  9. 骨外尤因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与分子诊断学研究,R730.4
  10.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S512.110.1
  11. 拟黑多刺蚁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mAchR)及抑瘤基因(QM)的克隆与表达研究,Q78
  12. 食管癌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排的鉴定,R735.1
  13.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S512.1
  14. 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染色体变化的研究,R733.1
  15. 遗传易感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及重现染色体易位关系的研究,R733.71
  16. 双色FISH在Kabuki综合征合并t(8;18)患者诊断中的应用,R596
  17.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R715
  18. 小麦—Aegilops variabilis 易位系 TKL1的鉴定及遗传评价,S512.1
  19. Ph+染色体白血病患者中衍生9号染色体部分序列缺失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733.7
  20. 髓系肿瘤3号染色体异常受累基因的研究,R73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