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子储存环上束流自发极化的研究及应用

作 者: 张剑锋
导 师: 徐宏亮;孙葆根;吴英;赵午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核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 电子自旋 极化束流 极化时间 退极化 Thomas-BMT方程 束流寿命 Touschek寿命 自旋共振 共振退极化 束流能量测量
分类号: TL59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储存环上电子的电磁辐射会导致束流自发极化的建立。不考虑储存环上的退极化效应,电子储存环上束流的自发极化可以高达92.38%。电子束流的这种特性可用做储存环上束流的测量诊断手段,用于束流的能量以及线性和非线性动量紧缩因子的测量。储存环上电子束流自发极化的理论,束流自发极化的测量以及电子束流自发极化在储存环上的应用,在中国还没有被系统地研究过。本论文将以合肥电子储存环和Duke电子储存环为例,对电子束流的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本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电子自旋和束流极化的历史,并简述极化束流在加速器上的主要应用。第二章关于电子自旋以及储存环上电子束流自发极化的理论,并介绍相关软件SLIM,最后给出用SLIM计算合肥电子储存环上和Duke电子储存环上束流自发极化的结果。第三章是关于电子储存环上束流寿命的研究以及束流寿命相关实验,在这一部分着重指出束流的Touschek寿命和束流极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实验测量动量接受度以及实验上判断储存环上的束流寿命是Touschek寿命为主。第四章讨论利用Touschek寿命测量束流极化的实验,在此章中以Duke电子储存环上1.15GeV的束流为例,给出相关实验,并对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讨论。第五章介绍利用电子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装置,在此章中详细给出如何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参数,最后给出相关实验装置的调试结果,以及有关的控制程序。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论文没有给出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结果。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第1章 导言  12-26
  1.1 电子自旋和电子束流的极化  12-13
    1.1.1 电子自旋  12
    1.1.2 电子束流的极化  12-13
  1.2 极化束流在加速器上的应用  13-16
    1.2.1 极化对撞机在高能物理上的应用  13-14
    1.2.2 极化电子束流在加速器束流诊断上的应用  14-16
  1.3 合肥电子储存环的概况和主要参数  16-17
  1.4 Duke电子储存环的概况和主要参数  17-18
  1.5 论文的内容简介  18-21
    1.5.1 电子储存环上束流极化的理论  18-19
    1.5.2 电子束流的寿命  19-20
    1.5.3 电子束流自发极化的测量  20-21
    1.5.4 电子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装置  21
  1.6 论文的创新点  21-24
  参考文献  24-26
第2章 电子储存环上束流的自发极化  26-58
  2.1 单个电子自旋的基本概念  26
  2.2 电子束流极化的机制  26-28
  2.3 Sokolov-Ternov效应  28
  2.4 电子的轨道运动和电子的自旋运动  28-30
    2.4.1 轨道运动坐标系和自旋运动坐标系  28-29
    2.4.2 同步辐射对电子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的影响  29
    2.4.3 Lorentz力方程和Thomas-BMT方程  29-30
  2.5 电子束流极化的运动方程  30-40
    2.5.1 Themas-BMT方程  31-33
    2.5.2 Sokolov-Ternov公式  33-36
    2.5.3 Debernov-Kondratenko(D-K)公式  36-40
  2.6 自旋传输矩阵算法:SLIM  40-49
    2.6.1 线性lattice中的电磁元件  42-44
    2.6.2 闭合轨道的传输矩阵元  44-46
    2.6.3 偏离闭合轨道分量的传输矩阵  46-47
    2.6.4 电子自旋闭合轨道n|^和自旋分量α|-,β|-的传输矩阵  47-49
  2.7 SLIM应用实例  49-55
    2.7.1 电子自旋共振  50-51
    2.7.2 SLIM在合肥电子储存环上的应用  51-54
    2.7.3 SLIM在Duke电子储存环上的应用  54-55
  2.8 总结  55-56
  参考文献  56-58
第3章 储存环上的电子束流寿命及相关实验  58-82
  3.1 电子束流的寿命  58
  3.2 限制束流寿命的孔径  58-60
  3.3 量子寿命  60-61
  3.4 真空寿命  61-64
  3.5 Touschek寿命  64-71
    3.5.1 用于同步辐射光源的电子储存环上的Touschek寿命  64-65
    3.5.2 非极化电子束流的Touschek寿命  65-68
    3.5.3 极化电子束流的Touschek寿命  68-71
  3.6 电子储存环上Touschek寿命相关的实验  71-81
    3.6.1 测量电子储存环的高频接受度  72-75
    3.6.2 测量电子储存环的纵向动量接受度  75-76
    3.6.3 验证电子储存环上的束流寿命是Touschek寿命为主  76-81
  参考文献  81-82
第4章 用Touschek寿命测量束流的自发极化  82-122
  4.1 储存环中电子束流自发极化的测量  82-86
    4.1.1 Compton极化装置和M(o|¨)ller极化装置  82-83
    4.1.2 用Touschek寿命来测量束流极化  83-86
  4.2 验证用Toushcek寿命测量束流极化的实验条件  86-96
    4.2.1 束流的不稳定性以及机器稳定性的检测  86-89
    4.2.2 机器重复性的检测  89-90
    4.2.3 束流重复性的检测  90-93
    4.2.4 两组非极化束流的寿命  93-94
    4.2.5 减小束流寿命的测量误差  94-96
  4.3 多束团模式下束流极化的测量  96-100
  4.4 单束团模式下束流极化的测量  100-102
  4.5 实验数据的分析  102-107
    4.5.1 束流寿命的测量误差  103-105
    4.5.2 束流寿命的拟合误差  105-106
    4.5.3 拟合束流寿命的算法  106-107
  4.6 多束团模式下束流的极化  107-116
    4.6.1 混合束流的极化  109-115
    4.6.2 多束团模式下束流的极化  115-116
  4.7 单束团模式下束流的极化  116-117
  4.8 总结  117-120
  参考文献  120-122
第5章 电子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  122-158
  5.1 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原理  124-126
  5.2 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装置  126-127
  5.3 退极化条带  127-142
    5.3.1 退极化磁场的扫频中心频率和扫频步长  128-129
    5.3.2 退极化条带的位置和自旋反馈函数F(s)  129-132
    5.3.3 退极化磁场的理论模拟  132-134
    5.3.4 退极化磁场的数值模拟  134-138
    5.3.5 退极化时间  138-140
    5.3.6 合肥储存环上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参数  140-141
    5.3.7 Duke储存环上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实验参数  141-142
  5.4 闪烁体探测器  142-148
    5.4.1 电子和真空壁相互作用的Monte-Carlo模拟  143-147
    5.4.2 合肥储存环上的闪烁体探测器  147-148
  5.5 合肥储存环上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其它电子学元件  148-151
  5.6 计数控制系统的实验初步测试结果  151-153
  5.7 总结  153-154
  参考文献  154-158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158-160
  6.1 电子储存环上束流自发极化的理论  158
  6.2 环上束流寿命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实验  158
  6.3 利用Touschek寿命测量束流的自发极化  158
  6.4 电子自旋共振退极化测量束流能量的装置  158-159
  6.5 下一步工作展望  159-160
致谢  160-162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62

相似论文

  1. 电子自旋共振信号捕获技术的研究,O482.53
  2. 硅薄膜微结构及悬挂键缺陷研究,O484.1
  3. ESR技术在氧化应激自由基检测及抗氧化剂筛选中的应用研究,R363
  4. 基于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的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方法的研究,TS207.3
  5. 葡多酚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R151.3
  6. 卟啉类催化剂的电子自旋共振及催化氧气液相氧化苯酚性能的研究,O643.3
  7. 纳米TiO_2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X703
  8. 某些光合作用模型体系的光激发与基态相互作用的磁共振研究,O657.2
  9. 稀土铈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TB383.1
  10. 钨酸钆镉单晶的结构和磁性研究,O737
  11. 漆酶活化木材产生自由基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酶法制备纤维板的初步研究,Q814.9
  12. 量子点中自旋抽运电流的研究,O471.1
  13. 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二苯乙烯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实验研究,R284
  14. 漆酶活化木材产生自由基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酶法制备纤维板的初步研究,Q814.9
  15. MgF_2和KLTN晶体的光学性质研究,O734
  16. 丙氨酸/ESR剂量体系应用于质子及辐射治疗水平吸收剂量测量方法的研究,O571
  17. 光解自由基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的自由基对极化机理研究,O561.3
  18. 壳聚糖固定化过氧化氢酶在清除卷烟烟气自由基等有害物质中的应用,TS41
  19. 啤酒中自由基与抗氧化力初步研究,TS262.5
  20. A位Dy掺杂对La_(0.67-x)Dy_xSr_(0.33)MnO_3体系磁性和电性的影响,O482.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原子能技术 > 加速器 > 储存环(对头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