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突

作 者: 章远
导 师: 徐以骅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国际政治
关键词: 宗教功能单位 地区暴力冲突 德卡尼修道院 希南帕夏清真寺 科索沃
分类号: B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宗教是个“无国界的政治现象”,后现代的今天宗教群体已经成为渐具雏形的跨国市民社会的积极创造者。冷战猝然终结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废黜在意识形态纬度上的评判和斗争,却很大程度上戏剧性地引发了现代暴力战争冲突中宗教因素的复归和彰显。科索沃及其周边地区是宗教冲突、种族民族紧张关系与分离主义结合的一个典型区域,对有相似处境的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有放大效应。长期深陷巴尔干“火药桶”的科索沃一直是多方政治势力逐鹿之所,并且常常难以避免宗教信仰与暴力争斗之间交织的复杂局面。以科索沃塞尔维亚东正教德卡尼修道院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伊斯兰教希南帕夏清真寺为代表的宗教行为体具体包含了固定的宗教场所,它们所秉持的精神信仰、相对固定的宗教教职人员,影响力辐射的信众,其与外部相关政治,宗教组织机构个人的相互联系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多层的、立体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兼备的理性宗教功能单位。宗教功能单位是地区冲突中重要的直接参与者,是理论化剖析宗教与地区冲突关系体系的基本单位。德卡尼修道院和希南帕夏清真寺作为宗教功能单位在科索沃危机到科索沃宣布独立期间扮演着活跃的角色,他们对地区安全、族群关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社会化的宗教功能单位既有可能是受到环境压力而做出应对的因变量,也可以是积极介入社会公共空间改变外部结构的自变量。以不同信仰为界的宗教群体间差异性甚于其他群体区分且更难化解,无论是前现代国家、现代国家还是后现代国家,宗教功能单位都可能面对暴力冲突事件的考验。行为体的利益是其行为取向的判断依据,也是行为的目的所在。宗教功能单位的利益有根本利益、重要利益和长远战略利益三个层级。宗教功能单位在外部世界呼求、信仰义务和主观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在冲突过程中自主选择强调内部聚合或者外部聚合的行为模式,以维护自身三个层级的利益要求。宗教功能单位的直接互动有对话和对抗两个向度:前者是“请进来”、“走出去”和虚拟对话三种方式,后者包含了现实和虚拟骂战以及实体直接攻击三种方式;此外互动还存在不直接产生交集但保有张力的特殊形式。冲突进程有阶段差异,以发生直接暴力攻击事件为中间值,分为冲突升级和冲突弱化两个转化方向。以暴力活动实现分裂独立、冲突外溢和武力干涉是冲突升级的表现形式,限制、转化和调解是冲突弱化的表现形式。宗教功能单位根据冲突方向不同,选择以内部聚合帮助群体内抱团或者以外部聚合行为模式推进更大范围的联盟,其目的仍然不偏离实现自我保护、发展和推广普世信仰理想的利益目标。从可操作的层面来看,要减少宗教性质的地区暴力冲突发生的概然率和降低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宗教功能单位可以采取的行为是自我调节,包括尝试限制自身行为和转变自身过激政治属性,以及参与和接受有助于地区安全的调解,以促进更大范围的群体聚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导论 宗教中的冲突与冲突中的宗教  11-50
  一、选题的源起  12-16
  二、宗教因素与地区冲突研究的文献综述  16-31
    (一) 宗教因素与地区冲突的专项研究现状  18-24
    (二) 宗教与地区冲突的研究文献分布  24-31
  三、概念界定与辨析  31-36
    (一) 有关宗教  31-35
    (二) 有关冲突  35-36
  四、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突研究的意义  36-41
    (一) 论文的观点与创新点  37-38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38-40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40-41
  五、章节架构  41-50
第一编 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突  50-114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宗教功能单位:矛盾统一的行为体  51-78
    第一节 构建宗教功能单位概念  52-62
      一、宗教功能单位概念解析  53-58
      二、宗教功能单位的构成图谱  58-62
    第二节 宗教功能单位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62-67
      一、宗教功能单位与利益集团  64-65
      二、宗教功能单位与非政府组织  65-66
      三、宗教功能单位与非国家行为体  66-67
    第三节 宗教功能单位的形式特征  67-71
      一、多维空间并置  68-69
      二、复合功能迭加  69-70
      三、双重价值背反  70-71
    小结  71-78
  第二章 当代宗教功能单位的行为与地区暴力冲突格局  78-114
    第一节 宗教功能单位的行为  79-91
      一、政治进程与宗教功能单位  80-83
      二、宗教功能单位的利益  83-88
      三、宗教功能单位的行为模式  88-91
    第二节 冲突状态与宗教功能单位间的互动表现  91-101
      一、对话与合作  92-95
      二、对抗与冲突  95-99
      三、宗教功能单位间张力  99-101
    第三节 冲突转向与宗教功能单位  101-106
      一、冲突升级  102-104
      二、冲突弱化  104-106
    小结  106-114
第二编 科索沃十年暴力冲突中的德卡尼修道院和希南帕夏清真寺  114-186
  第三章 作为宗教功能单位的德卡尼修道院  116-146
    第一节 德卡尼修道院的政治属性  117-124
      一、德卡尼修道院的定位  118-122
      二、德卡尼修道院的特征  122-124
    第二节 德卡尼修道院的政治性行为  124-134
      一、德卡尼修道院的政治进程  125-127
      二、德卡尼修道院的政治功能  127-129
      三、德卡尼修道院的行为模式  129-134
    第三节 德卡尼修道院与基督教世界的互动  134-138
      一、与巴尔干东正教世界的互动  134-136
      二、与外部基督教世界的互动  136-138
    小结  138-146
  第四章 作为宗教功能单位的希南帕夏清真寺  146-166
    第一节 希南帕夏清真寺的政治属性  147-150
      一、希南帕夏清真寺的定位  147-149
      二、希南帕夏清真寺的特征  149-150
    第二节 希南帕夏清真寺的政治性行为  150-158
      一、希南帕夏清真寺的政治进程  151-153
      二、希南帕夏清真寺的政治功能  153-155
      三、希南帕夏清真寺的行为模式  155-158
    第三节 希南帕夏清真寺与伊斯兰教世界的互动  158-160
      一、与巴尔干地区穆斯林  158-159
      二、与外部穆斯林世界  159-160
    小结  160-166
  第五章 科索沃与梅托西亚之争  166-186
    第一节 科索沃战争  167-172
      一、互动——对抗  167-170
      二、张力  170-172
      三、转向——升级  172
    第二节 科索沃水晶之夜  172-178
      一、互动——对峙  173-174
      二、张力  174-175
      三、转向——弱化  175-178
    第三节 欧洲的新伊斯兰国家?  178-180
      一、互动——停滞  178-179
      二、张力  179-180
      三、转向——?  180
    小结  180-186
第三编 宗教绵延  186-195
  第六章 宗教功能单位与和平重建  186-195
    第一节 宗教功能单位的聚合行为与冲突线  187-189
      一、宗教功能单位的内部聚合行为与冲突线协同  187-188
      二、宗教功能单位的外部聚合行为与冲突线交叉  188-189
    第二节 宗教因素对国家安全与地区和平的影响  189-195
      一、宗教作用国家安全的功能路径  190-191
      二、宗教影响国家安全的多重范式  191-192
      三、地区冲突进程中的宗教催化作用  192-194
      四、宗教性地区暴力冲突可预期的遏制因素  194-195
尾声  195-198
参考文献  198-210
后记  210-212

相似论文

  1. 论人民自决与科索沃独立问题,D99
  2. 西方“正义战争论”评析,E091
  3. “科索沃宣布独立”案的国际法分析,D990
  4. 从科索沃独立看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D854
  5. 科索沃问题的国际法思考,D99
  6. 美国克林顿政府科索沃政策评析,D871.2
  7. 论欧盟对科索沃政策的演变,D75
  8. 科索沃问题研究,D754
  9. 新干涉主义评析,D81
  10. 从多层次分析角度解读伊拉克战争原因,D815
  11. 科索沃:巴尔干的火药桶,D815.3
  12. 美国新干涉主义和联合国,D815
  13. 从科索沃战争看铁托时期民族政策的失误,K543.5
  14. 浅析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D771.2
  15. 关于美国《新闻周刊》科索沃战争报道的分析,G219.712
  16. 象征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B91
  17. 生存意义的寻求,B91
  18. 衡山南岳庙的现状调查研究,B91
  19. 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B91
  20. 论宗教信仰与国家安全的关系,B91
  21. 当代中国宗教世俗化的探讨,B9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