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林碳平衡研究

作 者: 侯琳
导 师: 雷瑞德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含碳率 碳储量 土壤呼吸 四通道采样仪 碳净吸存
分类号: S718.55~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秦岭火地塘林区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地处亚热带北缘,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特殊,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研究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地区。天然次生油松林是秦岭中山地带的典型林分之一,在涵养水源、固定CO2、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精确估计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群落的碳收支,采用TOC-VTH-2000A型TOC分析仪测定了油松群落内主要乔、灌木树种和草本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及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乔木树种包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灌木包括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s)、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 pall)、托叶樱桃(Cerasus stipulacea)、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和披针胡颓子(Elaeagnus lanceolata);草本包括青菅(Carex leucochlora)、野青茅(Deyeuxia sylvatica)、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东亚唐松草(Thalictrum minus)、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茅莓(Rubus parvifolius)、变叶风毛菊(Saussurea mutabilis )、黄腺香青(Anaphalis aureopunctata)、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茜草(Rubia cordifolia)、华北鳞毛蕨(Dryopteris laeta)与羽裂华蟹甲草(Sinacalia tangutica);通过已有的乔木生物量模型,新建的灌木生物量模型和分层抽样技术,分别估算了乔、灌、草不同器官CO2年固定量和林地土壤碳密度;采用红外线动态开路气室法,连续、定位测定了林地土壤CO2释放动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种与植物不同器官的含碳率明显不同,不同测定方法获得的植物器官含碳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相同生物量下,以实测含碳率和0.45作为乔木的平均含碳率,对油松的干、皮、枝、叶,锐齿栎的枝,华北落叶松的皮、枝和叶的碳密度估算值有显著影响;而以实测含碳率和以0.50作为植物的平均含碳率,对油松的根,华北落叶松的枝与根的碳密度估算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灌木同一器官和同一灌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灌木同一器官平均含碳率差值最高达10.58%,同一灌木不同器官平均含碳率差值最高达6.47%;林下草本不同草种同一器官和同一草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构成的种对,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草种茎与茎、根与根的平均含碳率差值最高分别达14.46%和26.06%;同一草种叶与茎,茎与根及叶与根,平均含碳率的差值最高分别达11.31%,16.83%和19.86%。本研究测定的乔木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与国内学者采用ElementarVario EL有机元素分析仪测定的结果相差3.65%~9.39%。为使不同研究区的资料可相互比较,统一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是今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本研究表明起测胸径以下(DBH<5cm)的乔木及乔木根系碳密度,分别占2006年和2007年乔木层碳密度的12.68%与16.10%和23.140%与16.801%;林下灌木和草本的CO2固定量分别占2006年和2007年年际间整个植被层CO2固定量的22.49%和13.48%;若不计起测胸径以下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固碳作用,本区的天然次生油松将演变为明显的“碳源”,碳汇强度高达-20.947 Mghm-2y-1~-20.730 Mghm-2y-1。本研究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建立了油松群落内主要灌木测树因子与其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统计检验和误差分析表明,回归模型均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适用性。(3)本研究基于分层抽样技术,在可靠性为95%,相对误差为±11.13%时,研究区40cm以内土层,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估计值为60.492±6.73 Mghm-2。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估计结果,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则分别占全国同类林地碳密度的33.64%和90.67%。2007年,林地土壤的碳密度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密度的64.92%。(4)本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与0-20cm的土壤颗粒组成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与0-10cm的砂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粘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观测期内,土壤呼吸速率与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关系,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间关系复杂。植物生长季0~5cm和5~1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虽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存在指数关系,但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不高(R20-5=0.440, R25-10 =0.521),植物休眠季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土壤呼吸速率无明显的回归关系。根据建立的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指数方程,植物生长季与休眠季0~5cm和5~10 cm土层,Q10分别为1.083与1.094和1.297与1.323;植物生长季土壤CO2释放量为33.326±0.400 Mghm-2y-1和33.307±0.166 Mghm-2 y-1(α=0.05),植物休眠季土壤CO2释放量为9.972±1.057 Mghm-2y-1和9.774±1.772 Mghm-2y-1(α=0.05);植物休眠季土壤CO2释放量占全年土壤CO2释放量的22.69%~23.03%。试验地不同观测部位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化,不同观测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系数大于42%;全年土壤日均和月均呼吸速率总体表现为夜间和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大于白天和休眠季。森林环境的复杂性和冬季低温制约了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阻碍了土壤呼吸速率野外测定,但冬季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在林地全年土壤CO2释放中占有较大比重,改进观测仪器运行条件,以便进一步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精度。不同季节不同土层深度,Q10值各异,把影响Q10值的因素综合考虑于相关模型中,以便准确定量估计土壤呼吸总量,同时由于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较大,保证足够数量的观测样本有利于土壤CO2年释放量估计精度地提高,深入研究Q10值具有较大变异性的原因和内在机理,以便更好的表征生态系统组分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5)基于研究区2006~2007年植被层的CO2的净固定量和林地土壤CO2释放量研究,研究区天然次生油松林表现为碳汇,碳汇强度为1.783~2.000 Mghm-2y-1。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比,研究区天然次生油松林的年碳净收支与樟子松林接近,但其不仅小于落叶松林,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叶、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的年碳净收支量,而且远小于这些林分年碳净收支量的加权平均值,因此,研究区天然次生油松林表现为很弱的“碳汇”。(6)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和植物器官的含碳率差异较大,在本区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时,应选择含碳率较高的植物种;在以固碳为目的的林分经营中,应根据植物器官含碳率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林下植被有较高的固碳作用,在林分抚育中应根据林下植被的生物学特性对上层木采取必要的抚育措施,以便为林下植被提供适宜生境。同时应以“近自然”经营理论为指导,保留固碳量较高的灌、草种,切忌烧荒和全砍林下灌木,从而造成林下植被固碳量降低;本研究建立了土壤温度与土壤CO2释放量的回归方程,在基线设定和预测未来林分的固碳量时,除考虑林火、雷电、干旱、泥石流、林木生长量和人为因素等诸多因子对林分固碳量的影响外,还应考虑林地CO2释放,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6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6-37
  1.1 全球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  16-17
  1.2 森林碳循环  17-18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输入与碳释放过程  17-18
    1.2.2 森林生态系碳输入  18
  1.3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18-21
    1.3.1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研究方法  18-19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9-21
  1.4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21-22
    1.4.1 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  21
    1.4.2 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21-22
  1.5 森林生态系统碳释放  22-29
    1.5.1 土壤呼吸  22-28
    1.5.2 植物器官呼吸  28-29
  1.6 森林生态系碳平衡  29-30
    1.6.1 国外研究现状  29-30
    1.6.2 国内研究现状  30
  1.7 林业CDM 项目  30-32
  1.8 立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32-34
    1.8.1 立题背景  32
    1.8.2 目的、意义  32-34
  1.9 主要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与预期结果  34-35
    1.9.1 主要研究内容  34
    1.9.2 重点解决问题  34-35
    1.9.3 预期结果  35
  1.10 研究方案  35-37
    1.10.1 研究方法  35
    1.10.2 技术路线  35-36
    1.10.3 可行性分析  36-37
第二章 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密度  37-45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7-38
  2.2 材料与方法  38-39
    2.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8
    2.2.2 含碳率测定  38
    2.2.3 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  38-39
    2.2.4 树种各器官的碳储量及其差异  39
    2.2.5 乔木层的碳密度  39
  2.3 结果分析  39-44
    2.3.1 不同器官含碳率  39-40
    2.3.2 含碳率对树种各器官碳储量的影响  40-41
    2.3.3 油松群落主要乔木树种不同器官碳储量特征  41-43
    2.3.4 乔木层的碳净累积  43
    2.3.5 乔木根系与起测胸径以下乔木的碳密度  43-44
  2.4 小结  44-45
第三章 油松林下主要灌木的碳密度  45-58
  3.1 材料与方法  45-47
    3.1.1 样品采集  45
    3.1.2 样品处理与含碳率测定  45-46
    3.1.3 灌木器官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46
    3.1.4 林下灌木碳密度的估计  46
    3.1.5 灌木层碳年净累积  46
    3.1.6 数据处理  46-47
  3.2 结果分析  47-57
    3.2.1 主要灌木器官的含碳率  47-48
    3.2.2 不同灌木同一器官的含碳率  48
    3.2.3 同一灌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  48-49
    3.2.4 灌木个体的大小  49-50
    3.2.5 测树因子与灌木器官生物量间的关系  50-55
    3.2.6 不同灌木器官生物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比较  55-57
    3.2.7 灌木层碳密度与年际碳净累积  57
  3.3 小结  57-58
第四章 油松林下主要草本的碳密度  58-67
  4.1 材料与方法  58-61
    4.1.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58-60
    4.1.2 样品处理与含碳率测定  60
    4.1.3 数据处理  60-61
  4.2 结果与分析  61-66
    4.2.1 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61
    4.2.2 供试草种各器官含碳率特征  61-62
    4.2.3 供试草种同一器官含碳率的差异  62-64
    4.2.4 同一草种不同器官含碳率的差异  64-65
    4.2.5 草本层的碳密度  65-66
  4.3 小结  66-67
第五章 油松林地土壤有机碳特征  67-72
  5.1 材料与方法  67-68
    5.1.1 群落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67-68
    5.1.2 土壤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68
    5.1.3 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和储量的计算  68
    5.1.4 数据处理  68
  5.2 结果与分析  68-71
    5.2.1 试验地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68-69
    5.2.2 天然次生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布  69-70
    5.2.3 天然次生油松林下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70
    5.2.4 天然次生油松林试验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  70-71
  5.3 小结  71-72
第六章 油松林休眠期土壤呼吸研究  72-81
  6.1 材料与方法  72-74
    6.1.1 林地土壤CO_2 释放测定  72-73
    6.1.2 土壤温度、体积含水率测定  73
    6.1.3 数据分析  73-74
  6.2 结果与讨论  74-79
    6.2.1 林木休眠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74-75
    6.2.2 林木休眠期土壤呼吸的月变化  75-76
    6.2.3 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76-77
    6.2.4 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77-78
    6.2.5 林木休眠期土壤CO_2 释放量  78-79
  6.3 小结  79-81
第七章 影响油松林地土壤呼吸的因子及土壤呼吸时空变异  81-93
  7.1 材料与方法  81-83
    7.1.1 林地土壤CO_2 释放测定  81-82
    7.1.2 土壤温度、体积含水率测定  82
    7.1.3 土样采集与分析  82
    7.1.4 数据分析  82-83
  7.2 结果分析  83-91
    7.2.1 土壤物理性质对油松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83-88
    7.2.2 油松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化  88-89
    7.2.3 油松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时间变化  89-91
    7.2.4 油松林地土壤CO_2 释放量的估计  91
  7.3 小结  91-93
第八章 油松林碳净收支  93-97
  8.1 研究方法  93-94
  8.2 结果  94-95
    8.2.1 油松林植被层CO_2 年固定量  94
    8.2.2 油松林地土壤CO_2 年释放量  94-95
    8.2.3 油松林CO_2 年净吸存量  95
  8.3 小结  95-97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7-101
  9.1 讨论  97-99
    9.1.1 天然次生油松成熟林表现为微弱“碳汇”的可能原因  97
    9.1.2 林地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97-98
    9.1.3 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的机理尚不清楚  98
    9.1.4 冬季土壤呼吸的观测  98-99
  9.2 结论  99-100
    9.2.1 成熟龄的天然次生油松林是微弱的“碳汇”  99
    9.2.2 植物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对植被层碳储量的影响  99
    9.2.3 起测胸径以下乔木和林下灌、草对植被层碳储量的影响  99
    9.2.4 林地土壤的碳密度  99
    9.2.5 林地土壤CO_2 释放及其影响因子  99-100
    9.2.6 研究结果对林业CDM 的启示  100
  9.3 创新之处与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0-101
参考文献  101-122
附录  122-123
缩略词  123-124
致谢  124-125
作者简介  125-126

相似论文

  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2.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库和土壤呼吸,S714
  3.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4. 毛竹林土壤碳素周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95.7
  5. 基于FORECAST模型楠木人工林碳储量及NPP的研究,S718.5
  6.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耕地耕层土壤碳储量及其价值时空变化研究,X144
  7.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14.3
  8. 江淮丘陵区马尾松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S718.5
  9. 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亚系统碳汇功能研究,S718.5
  10. 酸雨胁迫下3种典型常绿阔叶林树种土壤呼吸的特征及影响因子,S714.3
  11. 平原区农田防护林杨树单株碳含量、碳储量及其分配,S792.11
  12. 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研究,S791.22
  13.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及影响因子比较研究,S812
  14. 东折棱河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研究及生物量估算,S791.22
  15.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S791.22
  16.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S714.2
  17. 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的初步研究,Q948
  18.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光皮桦林凋落物分解、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的影响,S714
  19. 兰陵溪流域三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研究,S714
  20. 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组分及碳收支的影响,S158
  21.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S7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森林生态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