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内部结构及形成过程研究
作 者: 白旸
导 师: 王乃昂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地球系统科学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高大沙山 风沙地貌 探地雷达 光释光测年
分类号: P93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亚洲内陆干旱化、水资源与生态恢复、沙尘暴源区等研究的不断深入,风沙地貌的形成机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十分关切的问题。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的高大沙山是一种独特的风沙地貌,是罕见而珍贵的世界性地质遗产,为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沙山地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看,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的高大沙山的形成与局部地形起伏对气流的阻滞作用有关,即横亘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雅布赖山与南缘的北大山成为西北风与西风运行的障碍,受主风场西北风的携带,沙物质由沙漠西北缘的弱水冲积扇进入沙漠东南部,在阻滞作用下,沙物质沉积下来,逐渐形成复合型的高大沙山,表现为风积作用为主;在沙漠中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没有大型的风场运行障碍,且较沙漠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干燥,贴地层水分较少,地表植被相对较少,贴地面风速大,沙物质不容易附着,沙尘很容易被扬起进入大气,因此较少发生次级沙丘叠置的情况,沙丘形态单一,相对高差较小,其地貌特征反映了风积作用与风蚀作用的共同影响。复合型高大沙山地貌特征表现为整体的横向沙丘相、迎风坡次生简单横向沙丘及顶部星状沙丘相相结合的复合形态,解释高大沙山的成因需逐一解释其复合形态中的各个地貌单元,巴丹吉林沙漠北部、中部的星状沙丘、横向沙丘等与沙漠东南部的高大沙山具有相同的沙源,虽各自所受局域风况有所差别,但从整体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处于同样的区域风况下,即同处季风边缘区域,受西风带,高原季风,东南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共同控制。因此,从巴丹吉林沙漠区域整体的角度研究从简单沙丘到复合型高大沙山的形成机理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当今地学界,对于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机理的研究手段主要依赖于沙山表层资料,方法与视角相对单一,研究区域仅限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地区,在高大沙山形成演化的解释上存在较大争议,对于其复合形态中的各个地貌单元未曾逐一深入研究;对于高大沙山内部结构所掌握的数据资料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遥感、野外资料采集、粒度组成实验、风沙地貌分形计算、沙波纹与沙丘形态参数关系建模、探地雷达勘察、沙丘层理电磁波正反演建模、光释光测年等技术、方法、手段,对巴丹吉林沙漠整个区域的风积地貌特征、形态参数规律、粒度分布规律、沙丘沙山内部结构、下伏地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巴丹吉林沙漠区域整体的角度,由古到今的时间序列,由外到内的思路,揭示了高大沙山的内部结构与形成过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高大沙山的规则排列揭示了风力对高大沙山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实测数据,修正了高大沙山高度、间距关系的经验公式,得出H=0.08Sp1.01(其中H表示沙山的高度,Sp表示沙山的间距)。2.高大沙山的粒度组成揭示了高大沙山迎风坡的下部以侵蚀作用为主,沙山中上部以风力的堆积为主,背风坡下部以重力的堆积为主的沙粒沉积方式。3.从平面的角度来看,沙波纹的分维数为1.798,沙山分维数为1.179。从垂向的角度来看,沙波纹的分维数为1.072,沙山的分维数为D=1.307。证明分维数可以描述沙波、沙丘形态的延展性和复杂性。验证了分形地貌学描述风沙地貌的有效性。4.国内前人的沙漠探地雷达工作中均缺乏背风坡的剖面资料,本研究的野外考察选用了瑞典MALA公司RTA超强地面耦合天线,经过设计改造,在国内首次获得了高大沙山迎风坡至背风坡的连续剖面,国际上虽有完整的沙丘探地雷达剖面,但都仅限于几米至几十米高度的沙丘。因此,本研究中的天线选取使得探地雷达剖面具有良好的高差程度、连续性以及完整性。5.建立了雷达波在不同含水量沙层中的正反演模型,可用于探地雷达反演模型的迭代拟合,探地雷达图像揭示了古沙丘的存在以及水位层的存在。6.通过古沙丘的产状与光释光年代学证据,复原了特征时期的古风向,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部钙质胶结出露的年龄为89.61±2.45ka BP,而沙漠东南部钙质胶结出露的年龄为113.89±5.51ka BP,结合统计古沙丘产状,得出末次间间冰期以前巴丹吉林地区以西风为主导风向,西北风次之,而末次间间冰期以来则以西北风为主导风行,西风次之。7.前人缺乏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同一测区获取连续的年代序列,在本研究结果中,获取了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一个连续的湖相沉积与风成沙交错分布的年代剖面,其下部光释光年代结果为101.35±17.12ka BP,139.48±19.63ka BP,说明了在MIS 5e阶段和MIS 3阶段,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存在高湖面或大湖期。8.综合分析解释了高大沙山内部结构与形成过程,即在雅布赖山与北大山对风沙流的阻滞作用下,使得沙物质沉积下来,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规则排列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湿润的环境使得古沙丘胶结保存下来,沙物质不断加积其上,层层叠置形成复合型的高大沙山。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4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6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地貌类型 16-22 2.1 巴丹吉林沙漠位置与地质构造 16-19 2.1.1 地理位置 16-17 2.1.2 地质构造背景 17-19 2.2 地貌类型特征及分区 19-22 第三章 气候与风况 22-29 3.1 巴丹吉林沙漠气象条件 23-25 3.1.1 气温 23-24 3.1.2 降水量与蒸发量 24-25 3.2 风况 25-29 第四章 沙波纹与沙丘的外部特征 29-57 4.1 巴丹吉林沙漠沙波纹与沙丘的形态特征 29-44 4.1.1 沙波纹的形态特征 29-33 4.1.2 星状沙丘的形态特征 33-35 4.1.3 横向沙丘的形态特征 35-38 4.1.4 高大沙山的形态特征 38-44 4.2 粒度特征 44-53 4.2.1 沙波纹的粒度特征 45-46 4.2.2 星状沙丘的粒度特征 46 4.2.3 横向沙丘的粒度特征 46-47 4.2.4 高大沙山的粒度特征 47-53 4.3 沙丘的"波粒二象性" 53-54 4.4 巴丹吉林沙漠地貌的分形分维特征 54-57 第五章 探地雷达方法在沙丘内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57-78 5.1 电磁波在沙丘内部传播的正反演模型 57-67 5.2 探地雷达工作前期设计 67-69 5.3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与解译 69-76 5.4 不同频率的探地雷达图像比较 76-78 第六章 巴丹吉林沙漠年代学研究 78-88 6.1 古风况还原 78-82 6.1.1 钙质胶结层的意义 78-80 6.1.2 古沙丘光释光测年与古风况还原 80-82 6.2 丘间湖相沉积年代学研究 82-88 第七章 高大沙山的形成过程研究 88-96 7.1 巴丹吉林沙漠的下伏地形 88-89 7.2 沙物质矿物分析 89-94 7.3 高大沙山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 94-96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96-99 参考文献 99-109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9-110 致谢 110-111
|
相似论文
- 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U452.11
- 基于探地雷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检测技术,U416.216
- 浅层探地雷达管道回波信号分析处理,TN957.51
- 渠道混凝土衬砌GPR检测剖面图像处理及识别方法研究,TV554.14
- 基于探地雷达的高速公路路面厚度自动分析系统研究,TN959.71
- 探地雷达的FDTD建模与仿真,TN959.71
- 探地雷达FK滤波技术,TN959.71
- 混凝土桥梁病害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274
- 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TN959
- 地下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GPR)探测能力研究,X87
- 基于FDTD的刚性路面脱空探地雷达电磁波数值模拟,U418.6
- 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衬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U452.11
- 探地雷达射频收发前端与城建工程成像仿真,TN957.5
- 基于FDTD的探地雷达地下目标体散射问题的研究,TN959
- 路面非均匀介质雷达电磁波传播模拟的多频成分合成方法,U411
- 基于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与分析,P631.325
- 海堤工程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应用基础研究,U656.2
- 含复杂空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TD854.6
- 基于二维连续小波变换公路无损检测方法研究,U416.06
- 探地雷达在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N959
- 探地雷达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N959.7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自然地理学 > 部门自然地理学 > 地貌学(地形学) >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