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性质及全光调控研究

作 者: 王小蕾
导 师: 王沛;明海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光学双稳 偶氮聚合物 全光调控
分类号: TN25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何获得突破衍射极限的光波导及光调制器,是实现纳米全光集成的基础,也是纳米光子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共振腔把SPP和共振腔特点结合起来,可以实现高Q值、小模体积的微型SPP共振腔。SPP全光调控利用SPP局域场增强特性可以实现高灵敏、低阈值、高速的SPP全光开关。SPP共振腔和SPP全光调制器在纳米光子器件、纳米集成光路及微纳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以及SPP全光调控的物理机制和应用。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利用波导理论分析了金属-介质-金属(metal-dielectric-metal, M-D-M)狭缝结构的色散关系、以及模式特点与介质层厚度的关系。分析表明:结构中两个最低阶TM模式分别对应对称的SPP(0)模式和反对称的SPP(1)模式;SPP(0)模式没有截止厚度,而SPP(1)不仅有截止厚度,且存在一个临界厚度。提出构造结构调制位相可有效调控SPP,为通过非线形光学材料复合特定金属微纳结构实现对SPP的全光动态调控提供了基础。引入光学非线性,给出了金属-非线性光学介质-金属(metal-nonlinear dielectric-metal, M-NLD-M)结构的色散关系,研究了结构中对称模式SPP(0)和反对称模式SPP(1)传播常数与光强的关系,并利用入射光强调控两个模式传播常数差,实现了出射通道的切换。理论分析了M-NLD-M狭缝阵列结构的光分束物理机制,设计了SPP分束器,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 F-P)腔共振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通过改变入射光强度调控各狭缝单元间的位相差,实现了分束角的动态调控。2.利用边界积分方法研究了SPP在凹、凸金属-介质界面的色散关系、模式特性、相速度和传播损耗。研究表明:凹面上传播的SPP相速度大于平面上传播的SPP,而凸面上传播的SPP相速度小于平面上传播的SPP;由于界面的弯曲,曲面结构的SPP损耗比平面结构的损耗大,研究结果对设计SPP共振腔结构器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提高SPP共振腔消光比的方法,并由此设计了具有高消光比的跑道形SPP共振腔,分析了结构参数对于临界耦合点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使其在1.55μm波长处达到临界耦合共振,消光比为-34.5dB。此结果对纳米集成及其传感、调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时间域的耦合模方程和非线性微扰理论分析了跑道形SPP共振腔的非线性光学双稳特性,并由此设计了高对比度的跑道形SPP开关,泵浦光峰值光强为1.748MW/cm2时,其开关时间为0.38ps,消光比为97.8%,这为微型、快速、低阈值和高开关比的SPP全光调控器件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3.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银纳米线三种构型结构的SPP模式特点、Q因子及有效模体积Veff。基于以上研究,设计了高Q值、超小模体积的银纳米环-介质-银膜SPP-Gap共振腔结构。研究分析了结构中腔模式(Gap mode)的场分布特点、Q因子及有效模体积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优化结构参数, Veff和Q/Veff分别达到0.0083μm3和1.6×104μm-3。该研究有利于发展芯片集成的新型SPP传感、有源纳光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4.理论分析了SPP在各向异性单轴晶体-金属界面的色散关系和传播特性,研究表明:各向异性单轴晶体-金属界面的SPP性质和晶体光轴的取向有着很大的关系,光轴在垂直界面(XZ平面)中取向时,其对SPP性质的影响比在界面(XY平面)中取向影响大。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利用Krestschmann-Raether结构研究了棱镜-银膜-偶氮聚合物的SPP全光调制,选择合适偏振的光泵浦方式,得到了47.74%的对比度。该结果对各向异性晶体-金属界面SPP物理性质研究及其全光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创新点和特色:1.提出通过增加耦合长度来提高SPP共振腔的消光比。基于此,设计了高消光比的跑道形SPP共振腔,其消光比可以达到-34.5dB。运用时间域的耦合模方程和非线性微扰理论分析了跑道形SPP微腔的非线性光学双稳特性,并由此设计了高对比度的跑道形SPP开关,峰值光强为1.748MW/cm2时,其开关时间为0.38ps,开关比为97.8%。2.基于SPP模式分布特点,提出了银纳米环-介质-银膜结构SPP-Gap共振腔,有效地提高了Q值、减小了模体积;研究分析、优化参数后,Veff和Q/Veff分别达0.0083μm3和1.6×104μm-3。3.针对各向异性晶体之界面SPP物理及全光调控,理论分析了SPP在各向异性单轴晶体-金属界面的色散关系、传播特性,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基于此研究,利用棱镜-银膜-偶氮聚合结构实现了高对比度的SPP全光调制。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5
第一章 绪论  15-35
  1.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基本性质概述  15-24
    1.1.1 金属介电常数的色散模型  16-17
    1.1.2 金属-介质界面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17-20
    1.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四个特征长度参数  20-22
    1.1.4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方式  22-24
  1.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简介  24-27
    1.2.1 光学共振腔简介  24-26
    1.2.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腔理论介绍和研究现状  26-27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非线性调控原理简介  27-30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30-32
  参考文献  32-35
第二章 金属-电介质-金属狭缝腔模及非线性调控研究  35-55
  2.1 金属-电介质-金属(M-D-M)基本单元结构的理论分析  35-39
  2.2 金属-非线性光学材料-金属(M-NLD-M) 狭缝的通道切换研究  39-46
    2.2.1 M-NLD-M 狭缝通道切换的理论模型  39-42
    2.2.2 M-NLD-M 狭缝结构通道切换器  42-46
  2.3 M-NLD-M 狭缝阵列全光分束器的研究  46-50
    2.3.1 M-NLD-M 狭缝偏振全光调控研究  46-48
    2.3.2 M-NLD-M 狭缝阵列全光分束器  48-50
  2.4 本章小结  50-52
  参考文献  52-55
第三章 二维 SPP 闭腔结构腔模特性及其双稳开关研究  55-85
  3.1 边界积分方法简介  55-59
  3.2 弯曲金属-介质界面的 SPP 性质  59-63
  3.3 圆形 SPP 环腔特性研究  63-70
    3.3.1 圆形 SPP 环腔本征模式分析  64-67
    3.3.2 波导耦合激发圆形 SPP 环腔本征模式分析  67-70
  3.4 跑道形 SPP 环腔性质及双稳开关特性研究  70-81
    3.4.1 SPP 共振腔的高消光比研究  70-72
    3.4.2 跑道形 SPP 环腔的高消光比特性  72-76
    3.4.3 跑道形 SPP 环腔的高消光比双稳开关特性研究  76-81
  3.5 本章小结  81-82
  参考文献  82-85
第四章 银纳米线及银纳米环 SPP 共振腔特性分析  85-107
  4.1 有限元方法简介  85-87
  4.2 银纳米线模式特性分析  87-98
    4.2.1 嵌在介质中银纳米线结构的模式分析  87-91
    4.2.2 银纳米线-介质衬底结构的模式分析  91-94
    4.2.3 银纳米线-介质-银膜结构的模式分析  94-98
  4.3 银纳米环-介质-银膜结构 SPP-Gap 共振腔  98-103
  4.4 本章小结  103-105
  参考文献  105-107
第五章 各向异性材料-金属界面的 SPP 特性及其全光调制研究  107-125
  5.1 各向异性材料-金属界面的 SPP 色散关系理论分析  107-111
  5.2 各向异性材料-金属界面的 SPP 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111-118
    5.2.1 实验样品和装置  111-115
    5.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115-118
  5.3 基于棱镜-银膜-偶氮聚合物结构的 SPP 全光调制实验  118-122
    5.3.1 实验样品制备和装置  118-119
    5.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119-122
  5.4 本章小结  122-124
  参考文献  124-125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125-129
  6.1 主要研究工作  125-126
  6.2 展望  126-12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9-131
致谢  131-133

相似论文

  1. 新体制低剖面天线研究,TN823.27
  2. 基于SPPs波导的光学特性研究,TN252
  3. 基于锥形微纳光管的亚波长聚焦及其应用的研究,TN25
  4. 过氧化氢定量释放及其与金属蛋白相互作用的SECM-SPR原位研究,R363
  5. 基于超连续谱光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TN241
  6.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耦合的双带SERS基底的研究,O433.4
  7.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谐振环的光学特性研究,TN25
  8. 银膜/增益介质界面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增益放大特性,O53
  9. 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功能化聚合物的RAFT法合成与性能研究,O631.5
  10. Tm掺杂激光晶体荧光双稳特性研究,O437
  11. 偶氮聚合物光致各向异性及应用研究,O631.3
  12. 飞秒脉冲在纳米金属光栅的传输特性研究,TN25
  13. 周期性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能研究,O53
  14. 偶氮吡啶聚合物囊泡的制备与光响应性质研究,O631.3
  15.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金属聚焦透镜的成像机理与优化设计,O435.1
  16. 偶氮聚合物材料的偏振全息图像存储研究,TN26
  17. 量子点掺杂三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TQ171.734
  18. 光纤环腔双稳特性研究,TN929.1
  19. 基于法布里—珀罗激光器的全光触发器研究,TN783
  20. 偶氮聚合物的光谱分析和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应用,TN253
  21. 淀粉—偶氮染料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TQ31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 > 集成光学器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