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

作 者: 刘祥琪
导 师: 陈耀东;安虎森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市场化 资源配置 福利最大化
分类号: F3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土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可见,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征地补偿是土地征收的核心问题,解决了土地补偿问题,当前因征地行为引起的一大堆矛盾和问题将迎刃而解。因此,必须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创新农民安置补偿,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征地制度本身入手考察征地补偿机制的改革问题,主要从资源配置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对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现行征地补偿机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并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法律制度落后于实践的需要,使农民无法合法获得在土地增值的财产收益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旧的制度框架己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对农民补偿的要求,对征地补偿的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的几种征地补偿方式的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虽然相对于原来的以产值倍数法为补偿标准,现金安置为主要手段的方式要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仍然是在原有制度框架内的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打破旧体制对生产力的制约,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从维护公平竞争与和谐发展的角度,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必须彻底改革征地制度,由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模式向以市场为主导的补偿模式转化。政府退出非公益性的征地范围,将政府征地的范围限制在公益性范围内。同时,即使政府出于公益性目的的土地征收也应该以土地市场的交易价格作为指导来确定补偿的标准。引入补偿的磋商协调机制,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主观感受,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目标。关于国家退出经营性的土地征收范围后,非公益性的土地需求则通过城乡统筹的土地市场获得,政府作为土地交易市场的组织者和监管者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的行为,提供土地交易方面的信息,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维护土地市场的公平性,防止出现内幕交易、恶性竞争等市场失灵现象,维护农民与国家利益的安全。本文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征地补偿机制市场化改革趋势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规范公益性用地的范围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对现有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基础上,还建议出台《集体土地征收条例》以对征地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更充分的制度保障。其次,本文从征地补偿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出发,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征地制度改革的结果是打破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局面,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土地供给增加有利于降低土地交易的均衡价格。因此,将国家征地限制在公益性范围内,放开集体土地入市流转后,有利于降低国家征地补偿标准,从而减少政府公益性目的征地的成本。即实现征地补偿市场化后,未必一定会出现补偿标准提高的结果,反而可能出现征地补偿标准下降的可能,即“土地价值悖论”。这种现象同样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一种满足帕累托改进的制度安排。最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措施,因此征地补偿机制的完善需要出台大量的相关配套措施,否则即使确定了征地补偿市场化的目标,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出台也是难以实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4
第一章 导论  14-3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19
    1.1.1 研究背景  14-18
    1.1.2 研究意义  18-19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19-25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9-25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25-26
    1.3.1 研究框架  25-26
    1.3.2 研究方法  26
  第四节 可能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6-30
    1.4.1 可能创新点  26-28
    1.4.2 不足之处  28-30
第二章 征地补偿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  30-58
  第一节 土地的相关概念辨析  30-37
    2.1.1 土地的概念  30-32
    2.1.2 土地的分类与功能  32-33
    2.1.3 土地市场  33-35
    2.1.4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35-37
  第二节 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概念辨析  37-44
    2.2.1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收制度  37-40
    2.2.2 土地征收与征用  40-42
    2.2.3 土地征收补偿  42-44
  第三节 相关基础理论  44-58
    2.3.1 产权理论  44-47
    2.3.2 土地租金理论  47-53
    2.3.3 土地税收与国家调控理论  53-58
第三章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分析  58-80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演化与评析  58-69
    3.1.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制度  58-59
    3.1.2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机制及存在问题分析  59-64
    3.1.3 现行征地补偿机制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64-69
  第二节 对现行征地补偿机制的分析与评价—经济学视角  69-74
    3.2.1 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导致低效率  69-71
    3.2.2 集体产权残缺导致"土地租金"寻租  71-72
    3.2.3 政府定价引发土地市场"黑市交易"  72-74
  第三节 对现行征地补偿机制的分析与评价—法学视角  74-80
    3.3.1 法律落后于现实:地方的创新实践  74-77
    3.3.2 法律体系不完善  77-79
    3.3.3 我国征地补偿机制须理性构建  79-80
第四章 典型代表地区征地补偿机制改革实践探索  80-103
  第一节 宅基地换房模式——天津  80-86
    4.1.1 以宅基地换房建设新型小城镇的背景  80-81
    4.1.2 宅基地换房模式简介  81-82
    4.1.3 宅基地换房模式目标  82-83
    4.1.4 宅基地换房的优势  83-84
    4.1.5 宅基地换房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84-86
  第二节 土地换社保模式  86-91
    4.2.1 土地换社保模式简介  86-87
    4.2.2 现行土地换社保模式的几种形式  87-88
    4.2.3 土地换社保模式实证分析---以成都温江区为例  88-89
    4.2.4 土地换社保模式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89-91
  第三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分红模式  91-97
    4.3.1 集体土地入股分红模式简介  91-92
    4.3.2 土地入股分红模式的典型地区--上海  92-93
    4.3.3 尝试和创新  93-94
    4.3.4 土地入股分红模式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94-97
  第四节 其他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创新实践  97-100
    4.4.1 孝感征地补偿安置实践  97-99
    4.4.2 "三加一"征地补偿模式的创新—北京大兴区  99-100
  第五节 征地补偿机制改革实践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100-103
    4.5.1 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模式  100-101
    4.5.2 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  101
    4.5.3 建立失地农民长效保障机制  101-102
    4.5.4 增加征地补偿制度供给  102-103
第五章 完善征地补偿的经济分析  103-119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与帕累托效率  103-106
    5.1.1 资源配置与优化  103-104
    5.1.2 帕累托效率  104-105
    5.1.3 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105-106
  第二节 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途径---制度  106-113
    5.2.1 制度含义及其功能  106-108
    5.2.2 制度变迁理论  108-109
    5.2.3 征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09-111
    5.2.4 政策导向  111-113
  第三节 征地补偿机制改革的目标取向—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113-119
    5.3.1 征地补偿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13-114
    5.3.2 由"政府为主导"到"市场化交易"  114-115
    5.3.3 现有制度框架内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115-116
    5.3.4 征地补偿机制市场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116-119
第六章 完善我国征地补偿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119-148
  第一节 征地补偿机制改革的目标方向  119-123
    6.1.1 社会福利最大化  119-121
    6.1.2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  121-122
    6.1.3 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化  122
    6.1.4 城乡发展一体化  122-123
  第二节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123-133
    6.2.1 限制公权力范围---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123-126
    6.2.2 建立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联动机制  126-128
    6.2.3 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征地补偿方式  128-129
    6.2.4 土地交易市场化--构建城乡统筹的土地市场  129-131
    6.2.5 土地市场外部性矫正---政府调控  131-133
  第三节 理性构建我国征地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  133-144
    6.3.1 征地补偿机制之应然路径选择  133-137
    6.3.2 统一立法---出台《集体土地征收条例》  137-140
    6.3.3 修正《土地管理法》--对农民的土地权利实行物权保护  140-144
  第四节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配套措施  144-148
    6.4.1 建立就业扶持机制  144-145
    6.4.2 严格规划制度  145
    6.4.3 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145-146
    6.4.4 转变政府职能  146-148
致谢  148-149
参考文献  149-156
附录1 土地管理法  156-171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171

相似论文

  1.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研究,G521
  2. 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D630
  3. 城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X799.3
  4. 基于供需平衡的济宁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5. 包头市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研究,U418.2
  6.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F224
  7. “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D922.3
  8. 学术资本主义与科技政策的相互影响,G322.0
  9.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日报》版面资源配置与地方形象广告,F713.8
  10. 住宅小区雨水管网水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X52
  11. 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F224;F425
  12. 自动化生产车间资源配置仿真及优化,O226
  13. 地方政府强制市场化医疗改革研究,R197.1
  14. 基于关键链的资源受限研发多项目管理,F224
  15.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F832.51;F224
  16. 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执行研究,F301
  17. 市场化进程下的高管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F272.92
  18. 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博弈研究,D422.6
  19. 上海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U418.2
  20. 喀什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分析,R197.1
  21. 新疆库尔勒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价,R19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