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作 者: 秦伟江
导 师: 高永久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功能 制度空间
分类号: D6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与完善受到其制度空间的支持和约束。从制度空间的角度来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规律,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制度空间的多元参与主体,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空间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关系等。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是各种社会政治关系彼此互动的产物,包括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制度空间对应着不同性质的社会政治互动关系。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互动协调构成了完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支持并制约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在组织建构与制度成型阶段,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局限在国家形态制度空间内,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和载体来推进,但对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基础关注不够,对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的联系关注不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要求民族区域自治超越传统的国家形态制度空间,拓展其制度空间,着眼于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子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给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如何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来拓展其制度空间?制度空间的非均衡发展是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所面临的逻辑和实践起点,城市化进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分化与重组提供了突破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关系得到了调整,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同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发生了新变化。城市化进程同样带来了民族区域自治经济社会基础的发育,新兴的经济社会因素(包括民族因素)要求参与民族区域自治政治生活,从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转型带来了结构性压力。为了适应城市化的要求,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能够不断容纳新兴经济社会因素,在经济社会因素生长与制度容纳经济社会因素的过程中,拓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导论  11-36
  第一节 提出问题  11-15
    1.1.1 研究的问题  11-14
    1.1.2 研究的意义  14-15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5-20
    1.2.1 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16-18
    1.2.2 城市化与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18-20
  第三节 理论基础  20-27
    1.3.1 国家与民族互动关系理论  20-22
    1.3.2 政策过程理论  22-25
    1.3.3 城市化相关理论  25-27
  第四节 研究思路  27-34
    1.4.1 概念界定  27-30
    1.4.2 研究线索  30-31
    1.4.3 研究方法  31-32
    1.4.4 研究创新  32-34
  第五节 篇章安排  34-36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确立  36-55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选择与建设  36-44
    2.1.1 民族区域自治的选择  36-38
    2.1.2 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  38-42
    2.1.3 民族自治地方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42-44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功能  44-55
    2.2.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功能的内容  45-49
    2.2.2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功能主体  49-50
    2.2.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关系结构  50-55
第三章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症结  55-76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非均衡发展  55-60
    3.1.1 国家形态制度空间挤占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  55-57
    3.1.2 中央政府挤占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发展空间  57-58
    3.1.3 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中存在着城市偏向  58-60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发展的制约因素  60-76
    3.2.1 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制约因素体系的提出  61-62
    3.2.2 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制约因素体系的内容  62-76
第四章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发展  76-113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主性的逐渐增强  76-86
    4.1.1 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变迁  76-78
    4.1.2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角色变迁的制度背景  78-83
    4.1.3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角色变迁  83-86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  86-94
    4.2.1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  86-89
    4.2.2 民族自治地方城市型政区的发育  89-92
    4.2.3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  92-94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社会基础的发育  94-113
    4.3.1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结构的分化  94-99
    4.3.2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组织的生长  99-102
    4.3.3 民族自治地方宗教因素的活跃  102-108
    4.3.4 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  108-113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拓展的思路  113-141
  第一节 理顺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纵向职责划分  113-121
    5.1.1 政府职能转变与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纵向职责配置  113-114
    5.1.2 合理划分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纵向职责的思路  114-121
  第二节 改革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  121-131
    5.2.1 改革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思路  121-125
    5.2.2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措施  125-131
  第三节 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容纳能力  131-141
    5.3.1 协调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转型  132-137
    5.3.2 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容纳能力的思路  137-14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41-152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41-147
    6.1.1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思路的转变  142-145
    6.1.2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将会走向协调发展  145-147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47-152
    6.2.1 研究的不足  147-148
    6.2.2 研究的后续  148-152
参考文献  152-169
附录  169-179
致谢  179-180
个人简历  180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180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及政策研究,F299.2;F224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5. GIS和RS支持下的快速城市化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预警,P208;P237
  6. 基于全域城市化的大连港发展战略研究,F552.7
  7.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F299.2;F224
  8. 广西自治县单行条例研究,D927
  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的研究,X703
  10.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黑人居住隔离问题研究,K712
  11. 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制度研究,D923.8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F249.2
  13. 参数自适应的半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及污染模拟系统,X52
  14.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研究,D921.11
  15.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与实施,D921.11
  16.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F293.3
  17.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F224
  18. 江西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F299.27
  19. 中央与自治区政府间权力划分问题初探,D921.12
  20.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形式创新尝试研究,D921.8
  21.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落宗族文化变迁,C912.8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族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