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

作 者: 陶有德
导 师: 于景元;朱广田
学 校: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专 业: 系统工程
关键词: 可修复系统 系统分析 C0半群理论 稳定性 可靠性 数值模拟
分类号: O21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可修复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可靠性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系统分析涉及可修复系统数学模型构建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涉及包括系统工程、可靠性理论、随机过程理论、微分方程理论、线性算子半群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涉及包括数值计算、数值模拟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系统分析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研究.为此,本文基于实际研究背景的需求和对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认识,以及对可修复系统模型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了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开展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研究课题.围绕上述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可修复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思想的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系统分析方法;其次介绍一类特殊的线性算子半群—C0半群的相关内容,它们在讨论可修复系统模型的适定性和渐近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研究可修复系统模型的数学工具和理论基础;此后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和增补变量方法,建立了一类两不同部件并联可修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系统分析的需要,将系统模型转换成为卷积型Volterra积分方程以及Banach空间上的抽象Cauchy问题.针对可修复系统的数学模型,本文利用Volterra积分方程理论和C0半群理论,讨论了系统非负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系统解的适定性和渐近稳定性,并在一定附加条件下证明了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与此同时,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和Banach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可靠性、可控性、最优控制和系统模型的半离散化等问题,并利用数值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本文所得部分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实验.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两不同部件并联可修复系统模型的实际研究,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系统分析方法,并为实现系统的、总体的、科学的研究可修复系统尤其是复杂可修复系统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本文的研究意义是为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既有利于丰富可修复系统的理论,又有利于促进可靠性理论及可靠性数学的应用,并有利于为军事、航空、航天、计算机技术等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1)应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对一类两不同部件并联可修复系统模型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丰富和完善可修复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为实现系统的、总体的、科学的研究可修复系统提供工具.(2)利用泛函分析理论,对一类具有耗散特征的线性算子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不断得到新的生成定理,并为研究可修复系统提供理论基础.(3)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可修复系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期获得系统的动态可靠度、可用度、可维护度等可靠性数量指标,并为进一步开展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1章 绪论  13-25
  1.1 可修复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5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16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6-17
  1.4 可修复系统的相关概念  17-19
  1.5 可修复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  19-24
    1.5.1 系统工程理论  19-21
    1.5.2 可靠性理论  21-22
    1.5.3 随机过程理论  22-23
    1.5.4 线性算子半群理念  23-24
  1.6 本章小结  24-25
第2章 可修复系统模型的数学基础  25-35
  2.1 C_0半群概述  25-28
  2.2 Banach空间中具有耗散特性的无穷小生成元  28-31
  2.3 Hilbert空间中具有耗散特性的无穷小生成元  31-34
  2.4 本章小结  34-35
第3章 可修复系统的数学模型  35-47
  3.1 模型描述与模型假设  35-36
  3.2 模型建立  36-41
  3.3 模型转换  41-45
  3.4 本章小结  45-47
第4章 可修复系统模型的适定性与稳定性  47-61
  4.1 系统非负解的存在唯一性  47-48
  4.2 系统解的适定性  48-53
  4.3 系统解的渐近稳定性  53-57
  4.4 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  57-60
  4.5 本章小结  60-61
第5章 可修复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61-71
  5.1 系统的可靠性  61-64
  5.2 系统零状态的可控性  64-65
  5.3 系统的最优控制  65-70
  5.4 本章小结  70-71
第6章 可修复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  71-81
  6.1 离散化问题的提出  71-72
  6.2 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  72-76
  6.3 离散化算法的合理性  76-80
  6.4 本章小结  80-81
第7章 可修复系统模型的数值模拟  81-99
  7.1 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  81-82
  7.2 系统模型的数值模拟  82-90
    7.2.1 系统的适定性与稳定性  83-86
    7.2.2 系统的可靠性  86-89
    7.2.3 系统的可控性  89-90
  7.3 系统半离散化模型的数值模拟  90-94
  7.4 讨论  94-98
  7.5 本章小结  98-99
结论  99-101
参考文献  101-11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11-113
致谢  113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3.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4.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5.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6.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7.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8.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9.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10.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11.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2.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3.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4.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5.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6.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7.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8.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19.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20.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21.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数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应用统计数学 > 可靠性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