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木耳不亲和性因子构成及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
作 者: 刘桂娟
导 师: 姚方杰
学 校: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蔬菜学
关键词: 黑木耳 不亲和性因子 杂交子鉴定 双重荧光染色 品种选育
分类号: S64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ex Hook.) Underw.],是一种典型的胶质真菌,子实体质地柔软、富有弹性、食之口感甚佳、营养丰富,且兼具医疗价值。我国是人工栽培黑木耳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黑木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产量大但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多为野生品种简单驯化而来的,对其遗传育种研究较少,产量和品质不稳定,这严重阻碍了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的资助,本文对黑木耳不亲和性因子构成、菌株的评价与选择、杂交子鉴定方法和新品种选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黑木耳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为黑木耳生产提供良种。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亲和性因子构成以单片5号为试验材料,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镜检锁状联合的有、无确定来自单孢分离的单核菌株共22个,将这22个单核菌株利用三轮交配法,再通过连锁分析和卡平方测验,表明黑木耳由A、B两对不亲和性因子构成,四种交配型符合1:1:1:1的分离规律,从而明确了黑木耳为四极性食用菌。(2)亲本的评价与选择通过对35个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育期比较、商品性状和产量比较,筛选出优良亲本菌株结果如下:中农黄天菊花生育期较短;浙耳1号在40℃时菌丝生长速较快,朵型为菊花舒展型;延特3号朵型为单片簇生型;97-4在40℃时菌丝生长速较快,朵型为菊花紧凑型;东A1朵型为单片簇生型,产量较高为每百kg干料所生产出干耳的质量为7.12kg;海兰一号朵型为单片簇生型和细耳987在5℃时菌丝生长速较快,朵型为菊花紧凑型。(3)杂交子鉴定针对单、双核及杂交菌株真实性判断不准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杂交菌株真实性鉴定方法:亲本子实体培育→孢子悬浊液配制→单孢分离→单核菌丝真实性鉴定(光学镜检初筛、双重荧光染色镜检精选)→杂交组合配制→杂交菌株真实性鉴定(拮抗试验初步鉴定生理特性与亲本异同、酯酶同工酶鉴定是否为亲本来源的真实杂交子)→进一步按照育种程序开展杂交品种选育研究(优良菌株菌丝培养特性、出菇特性、小试和区域试验、品种审定或认定)。(4)杂交新品种选育通过对22个杂交菌株小试和中试的菌丝生长速度、生育期比较、商品性状和产量比较选出1个性状优良的杂交菌株“远杂21”,该杂交菌株产量高,达到每百千克干料产干木耳7.5 kg,比亲本A4和A55产量超亲(中农黄天菊花和细耳987)8%以上,商品性状和品质较好,是一个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良菌株。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前言 10-17 1 黑木耳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10 2 黑木耳生产现状 10-11 3 食用菌不亲和性因子构成的研究 11-12 3.1 二极性交配系统 11 3.2 四极性交配系统 11-12 4 荧光染色的研究 12-13 5 食用菌品种选育的研究 13-15 5.1 品种选育方法 13-14 5.2 杂交育种程序 14-15 6 目的与意义 15 7 技术路线 15-17 第二章 17-22 2 17 3 结果与分析 17-19 3.1 单核菌株及标准菌株鉴定 17-18 3.2 单核菌株四种类型交配型的验证 18-19 3.3 卡平方检测 19 4 讨论 19-22 第三章 亲本的评价与选择 22-31 1 供试菌株 22 2 试验方法 22-24 2.1 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22 2.2 生育期 22 2.3 商品性状 22-24 2.4 产量 24 3 结果与分析 24-29 3.1 菌丝生长速度 24-27 3.2 生育期 27-28 3.3 商品性状 28-29 3.4 产量 29 4 讨论 29-31 第四章 杂交子鉴定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31-44 1 供试菌株 31 2 试验方法 31-33 2.1 培养基的配制 31 2.2 子实体培养 31 2.3 单、双核菌株鉴定 31 2.4 杂交育种 31-32 2.5 优良菌株选育 32-33 3 结果与分析 33-42 3.1 单核菌株获得 33 3.2 杂交选育 33-39 3.3 优良菌株选育 39-42 4 讨论 42-44 第五章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50 作者简介 50
|
相似论文
- 玉米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及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龙聚1号选育,S513
- 新椒10号辣椒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建立,S641.3
- 苹果新品种‘泰山早霞’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1.1
- EM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研究,S646
- 加工型甜椒新品种选育及硝酸盐含量变异研究,S641.3
- 玉米新品种福单2号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研究,S513
- 小鼠DDK品系卵子细胞质物质与PWK品系精子因子间的亲和性研究,S865.13
- 菜用豌豆“温豌1号”的选育及推广,S643.3
- 袋料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研究,S646.6
- 早熟、耐热大白菜新品种郑早58的选育,S634.1
- 不育抗寒悬铃木新品种的选育,S792.37
- 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646.6
- 黑木耳多糖接枝共聚物凝胶膜制备及其对X-射线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TS201.2
- 黑木耳袋料栽培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S646.6
- 玉米新品种陕单22选育及适应性分析,S513
- 黑木耳粉对矽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285.5
- 黑木耳超微粉多糖分离纯化和降血脂功能性研究,TQ461
- S441标记对荷斯坦奶牛抗热应激表达的研究,S858.23
- 甜瓜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S652
-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适宜培养料筛选试验研究,S646.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菌类(食用菌)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