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家经济观研究

作 者: 金会庆
导 师: 李霞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哲学
关键词: 道家经济观 自由主义 历史价值 经济发展模式
分类号: F09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道家的经济观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历史史实对道家经济观在中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道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的兴盛大都和道家哲学以及道家经济思想的指导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旨在通过抑制人的欲望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欲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与近现代系统化、定量化、实证化的操作模式相比,道家的经济思想固然有着难以操作、消极的不足,但和近现代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等相比,道家经济思想突显出它的前瞻性。本文旨在探讨道家经济观与西方经济观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人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全文分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对道家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界定,并梳理道家思想各流派代表人物和其他不同流派中体现道家哲学思想的经济理论。第二部分,即第四章,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道家经济思想对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即第五章,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探寻道家经济思想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局限性和对当代全球的启示,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第一章,“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主要诠释道家哲学思想和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第二章,“道家经济观的形成与演变”。通过对道家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管子》、黄老道家等体现的道家经济思想进行梳理,全面系统分析论述了道家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形态。第三章,“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特征”对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特征进行了概述,第一次对道家经济观做出系统阐述。第四章,“道家经济观的影响”。本章在论述道家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道家经济思想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五章,“道家经济观的反思”。这是本论文的最后一章,在论文前两章的理论分析和第三、四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从西方经济发展困境以及中国经济的现实转型两方面分析道家经济观的现实价值,剖析了道家经济观对当代全球化的启示。同时总结了道家经济观的理论得失,客观分析看待道家经济观。通过以上系统的梳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尝试性地提出了道家的经济观概念。道家思想传承几千年,影响遍及世界,但学术界对道家的经济观涉及的并不很多。本文在道家经济观研究中做了一定的尝试。二,通过对道家经济观与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进行缜密的比较研究,试图总结中西方经济学思想中的优劣利弊,尤其是对道家经济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考据。三,本文旨在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运用道家思想进行诠释,从而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前言  11-17
  一、研究目的  11-12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2-16
  三、研究意义  16-17
第一章 道家经济观的哲学基础  17-23
  第一节 道  17-19
    一、"道"的一般含义  17-18
    二、"道"的哲学含义  18-19
  第二节 道的特性  19-23
    一、自然  19-20
    二、无为  20-21
    三、虚静  21
    四、柔弱  21-22
    五、不争、不先  22-23
第二章 道家经济观的形成与演变  23-44
  第一节 老子经济观  23-27
    一、"道尊德贵":老子经济经济观的出发点  23-24
    二、无欲、寡欲  24-25
    三、去奢、从俭  25
    四、小国寡民  25-26
    五、适度原则  26-27
  第二节 杨朱经济观  27-28
    一、"轻物重生"的财富思想  27
    二、纵欲人生的消费思想  27-28
  第三节 庄子经济观  28-31
    一、虚无主义的经济观  28-29
    二、对技术的态度  29-30
    三、"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  30-31
  第四节 管子学派的经济观  31-35
    一、《管子》书中的道家思想  31-32
    二、《管子》的本末观  32-33
    三、道德的经济决定论  33
    四、"贫富有度"的公正观  33-34
    五、"轻重"之策  34-35
  第五节 汉初黄老经济观  35-40
    一、汉初黄老道家"无为"的经济政策  35-37
    二、《淮南子》的经济观  37-39
    三、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39-40
  第六节 魏晋玄学经济思想  40-44
    一、魏晋玄学与乌托邦式的社会经济结构构想  40-41
    二、傅玄的经济思想  41-44
第三章 道家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特征  44-58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基本内涵  44-53
    一、"道法自然"的经济运行观  44-46
    二、"无为而治"的经济管理观  46-50
    三、"反者道之动"的经济运行规律观  50-52
    四、"去奢""尚俭"的经济消费观  52-53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的思想特征  53-58
    一、道家经济观的自然主义倾向  53-54
    二、道家经济观的自我主义倾向  54-55
    三、道家经济观的自发主义倾向  55-56
    四、道家经济观的自由主义倾向  56-58
第四章 道家经济观的影响  58-80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8-64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58-59
    二、道家经济观与封建王朝盛世  59-64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对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4-80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道家渊源  64-66
    二、道家经济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经济观的联系  66-75
    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观推动下的西方社会的巨大发展  75-77
    四、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与道家经济观  77-80
第五章 道家经济观的反思  80-101
  第一节 道家经济观的理论贡献  80-83
  第二节 道家经济观的现代价值  83-101
    一、中西方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困境  83-94
    二、道家经济观对现实经济发展的启示  94-101
参考文献  101-110
致谢  110-111
攻关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11

相似论文

  1.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2. 评哈耶克的新自由观,B08
  3. 城市改造中的草根抗争研究,D630
  4. 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I106
  5.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的启示,D922.28
  6. 自由主义之“修正”,D092
  7.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8. 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践和调整分析,F837.12
  9.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F091.3
  10. 基于生态经济发展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TU982.29
  11. 历史价值视域下的长沙工业遗产研究,K878
  12. 保定老调的发展脉络探究,J825
  13. 《裸者与死者》中冲突的探析,I712.074
  14. 论中国传统乡规民约,D929
  15.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F127
  16. 142年后的回眸,F113
  17.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F091.3
  18.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F091.93
  19. 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F205
  20. 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J205
  21. 论法国印象派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价值,J209.56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 > 古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