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作 者: 张莹
导 师: 陈亮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环境感知质量 客观环境质量 人居环境 体力活动 体质健康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体质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是响应《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的号召,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为了适应城市健康与环境同步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满足当今都市人们体质健康现状需求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本研究从城市生态规划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理论模型、建立了其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分别对客观人居环境质量、人居环境感知质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模型。论文旨在探讨人居环境对体质健康的作用,为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抽取两个市中心行政区(杨浦区、卢湾区)和一个郊区(闵行区)中的13个街道/镇,80个居委会,900个45-80岁中老年人受试者作为样本量。利用计步器收集受试者连续7日的体力活动数据,同时测量受试者的体质指数(Body Mmass Index,BMI);询问身体健康状况,并发放关于“人居环境”内容的问卷900份,收集环境感知数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Arcgis 10.0)获得500m缓冲半径内客观环境变量的数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体质健康与人居环境的建设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而此方面的理论还不成熟。本文就该领域进行了相关理论的探索,对本论文中的人居环境、住区、体质健康、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明确了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物质构成要素。同时,在对国外此领域研究模型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假设。构建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指标体系是城市建设健康人居环境目标的前提。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内涵及关系、国外此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文献总结以及国外成熟的量表作为参考依据,按照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结合本研究的需要和实践,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2个目标层、10个准则层、40个指标层的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量工具的测量能力。采用Crobach’s a检验问卷的信度,使用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Correeted Item-Total Correction, CITT)净化测量项目,分别对环境感知质量的7个准则层进行了信度检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来检验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指标的效度;结果表明该指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今后在中国南方城市开展此类调查时使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客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进行了加权;对体质健康与客观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多阶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和优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多阶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ing, HLM)分析的框架。按照此框架的逻辑,对体质健康和人居环境的数据进行了多阶层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通过以平均数为结果的回归模型的构建确定了客观人居环境对全程总步、BMI、身体评价的风险评价;通过固定效应Logistic模型的构建确定了客观人居环境对超重肥胖的风险评价;通过完全模型的构建确定了客观人居环境对身体健康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风险评价。得出结果:(1)客观环境因素对全程总步的风险评价为:街道连通性变量和土地混合使用率每增加一个单位(10%),步行数将分别增加22%和12%。其中,街道连通性在平均值之上的居委会的居民步行数将会比此平均值之下的全程总步多21步。街道连通性最大值的地区将会比最小值的地区步行数多8步;公园和广场的距离、人均道路面积、人口净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10%),步行数就分别减少18%、27%、25%、16%。其中,公园和广场距离在平均值之上的地区比均值之下的地区可少走21与39步。公园距离最大值比最小值的地区将少走38步。人口净密度最大值比最小值的地区居民全程总步少771步。均值之上比均值之下的步行数少144步;(2)客观环境因素对BMI的风险评价为:广场距离和公园距离每增加一个单位(10%),BMI指数将会增加10%和6%;土地混合使用率、人均绿地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10%),BMI指数将会减少19%、12%;自然村落、旧式住宅、新式住宅对BMI的正向关联作用逐渐增大。(3)客观环境因素对身体评价的风险影响为:人均绿地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10%),居民身体评价的分他就会增加12%;(4)客观人居环境对超重肥胖的风险评价结果:河流、公园和广场距离每减少一个单位(10%),超重肥胖将分别增加14%,18%和19%;土地混合使用率每增加一个单位(10%),则超重最和肥胖的几率则会降低49%;自然村落,旧式住宅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要比新式住宅的情况要低;(5)客观人居环境对身体健康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风险评价结果。用地可达性指标中,广场距离对BMI的直接作用为:当广场距离每增加一个单位(10%),则BMI就减少12%,而当体力活动作为中间变量起间接作用后,每增加一个单位(10%),则BMI就减少3%,即广场距离对BMI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环境感知质量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居环境感知和体力活动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各个环境感知因素的权重,同时明确了影响体力活动的环境感知因素的主次排序,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13个街道/镇进行了人居环境感知质量的综合评价,并对人居环境感知质量因素及综合评价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自然生态环境感知质量与客观质量的评价比较。结果显示:(1)33个参考序列的排序为:健身场所>交通安全>道路设计>街道路面>穿越马路>活动环境安全>步行街/商业街>学校>交通站点>休息设施>用地结构>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空气质量>交通量>噪声>银行>道路拥挤>小区治安>菜场/水果店/便利店>广场/公园/绿地>人文设施>大型超市/商场>居住密度>光环境>照明情况>景观水质>垃圾转运站或回收场地>扬尘>通达性>周围的工厂/工业区>饮用水质>辐射源;通过排序可以看出,人们对感知环境的评价中,最为关切、也最容易体验的环境体现为方便性、安全性和视觉感观性,如绿地、景观与卫生。以功能性为主的环境则不容易被感知,诸如景观水等。(2)以上海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的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感知质量调查中,行政区评价排名依次为:声湾区,杨浦区,闵行区。13个的街道/镇的排名同行政区排名趋势一致,都呈现出靠近市中心的行政区/街道/镇人居环境(或中心化程度高)比郊区的行政区/街道/镇人居环境(或中心化程度低)更适合进行体力活动的趋势。环境感知质量与客观环境共同构成了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按照SEM模型构建的步骤,建立了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的结构方程路径图,以及与该图匹配的数学模型;对SEM模型进行了拟合指标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对体质健康与复合人居环境的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模拟,并对拟合结果、模型检验、复合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人居环境和体质健康关系的预测联立方程。模型拟合指标的结果显示良好,证明了指标体系的良好效度;得出“复合人居环境与体质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数据图”,使得客观人居环境与环境感知各层次指标间的关系得以清晰和直观的展现;同时对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SEM模型的验证,结果证明该理论模型成立;对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交通环境(0.67)、生态规划(0.59)、建筑环境(0.44)依次是影响客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素排序及载荷值。交通环境(0.77)、环境安全(0.62)、用地可达性(0.58)、居住环境(0.54)、自然及生态环境(0.51)、环境设计(0.32)和环境污染物来源(0.23)是影响环境感知的重要性因素的排序及载荷值;最后得出上海市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预测联立方程。提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建设、交通环境等多方面的建议和措施,为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5-9
ABSTRACT  9-16
表格清单  16-18
图清单  18-19
第1章 绪论  19-28
  1.1 研究背景  19-20
    1.1.1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健康城市建设的要求  19
    1.1.2 国家政策的要求  19
    1.1.3 城市化进程中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  19-20
    1.1.4 对体质健康和生活方式问题研究的紧迫性  20
    1.1.5 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  20
  1.2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20-22
    1.2.1 研究的问题  20-21
    1.2.2 研究目的  21
    1.2.3 研究意义  21-22
  1.3 研究设计  22-26
    1.3.1 研究视角  22
    1.3.2 研究对象  22-23
    1.3.3 研究方法  23-24
    1.3.4 技术路线  24-25
    1.3.5 结构安排  25-26
  1.4 主要创新点  26-28
第2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28-45
  2.1 国内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及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28-31
    2.1.1 国内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8-29
    2.1.2 国内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和方法  29
    2.1.3 国内人居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29-31
  2.2 国外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及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  31-42
    2.2.1 国外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31-32
    2.2.2 国外人居环境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  32-42
  2.3 本章小结  42-45
    2.3.1 国内人居环境综述小结  42
    2.3.2 国外人居环境综述小结  42-45
第3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基本理论建构  45-60
  3.1 体质健康型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45-50
    3.1.1 人居环境学  45-47
    3.1.2 环境卫生学  47-48
    3.1.3 环境心理学  48-49
    3.1.4 环境行为学  49-50
  3.2 体质健康型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50-58
    3.2.1 人居环境的界定  50-51
    3.2.2 住区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51-53
    3.2.3 体质健康界定  53-54
    3.2.4 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界定及物质构成  54-55
    3.2.5 建设环境(build environment)界定  55-56
    3.2.6 理论模型构建  56-58
  3.3 本章小结  58-60
第4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60-70
  4.1 研究方法  60
    4.1.1 频度分析法  60
    4.1.2 理论分析法  60
    4.1.3 专家咨询法  60
  4.2 建立城市住区人居环境——体质健康指标体系依据  60-66
    4.2.1 城市住区人居环境——体质健康指标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60-62
    4.2.2 具体因子的选取  62-66
    4.2.3 量表参考  66
  4.3 建立城市住区人居环境——体质健康指标体系的原则  66-67
  4.4 评价因子的选取  67-68
  4.5 指标体系具有特点  68-69
  4.6 本章小结  69-70
第5章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70-75
  5.1 信度检验  70-73
  5.2 效度检验  73-74
  5.3 本章小结  74-75
第6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客观环境分层模型研究  75-100
  6.1 人居客观环境调查方法与内容设计  75-78
    6.1.1 样本抽取方法  75
    6.1.2 数据获取方法  75-78
  6.2 评价因子和数据的选取  78-79
  6.3 权重的确定  79-86
    6.3.1 主成分分析方法  79-80
    6.3.2 数据的预处理  80-83
    6.3.3 权重确定  83-86
  6.4 体质健康与客观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86-88
    6.4.1 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86
    6.4.2 客观环境的现状分析  86-88
  6.5 人居客观环境的多阶层线性模型  88-94
    6.5.1 多阶层线性模型原理  88-90
    6.5.2 多阶层线性模型分析框架  90-91
    6.5.3 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多阶层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  91-94
  6.6 人居客观环境多阶层线性模型结果及分析  94-98
    6.6.1 环境因素对全程总步的影响  94-95
    6.6.2 环境因素对BMI的影响  95-96
    6.6.3 环境因素对"身体评价"的影响分析  96
    6.6.4 环境因素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96-97
    6.6.5 客观人居环境对身体健康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97-98
  6.7 本章小结  98-100
第7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感知质量的灰色关联模型研究  100-116
  7.1 环境感知调查的方法与内容设计  100-104
    7.1.1 抽样方法  100-101
    7.1.2 调查对象  101
    7.1.3 工作方法  101-102
    7.1.4 数据收集方法  102
    7.1.5 指标选取及赋值方法  102-104
  7.2 灰色关联及综合评价模型  104-105
  7.3 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感知质量的灰色关联模型实证研究  105-113
    7.3.1 灰色关联模型的计算过程  105-109
    7.3.2 体力活动与人居环境感知因素关联结果  109-110
    7.3.3 体力活动与人居环境感知的关联分析  110-113
  7.4 自然生态环境的感知质量与客观环境质量的评价比较  113-114
  7.5 本章小结  114-116
第8章 城市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116-135
  8.1 原始数据处理  116-119
  8.2 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的结构方程模型  119-126
    8.2.1 结构方程模型步骤  119-121
    8.2.2 结构方程数学模型  121-126
  8.3 模型拟合指标的选择  126-128
  8.4 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模拟  128-133
    8.4.1 模型拟合结果  128-129
    8.4.2 模型检验  129-131
    8.4.3 复合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131-132
    8.4.4 体质健康型复合人居环境预测联立方程  132-133
  8.5 本章小结  133-135
第9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135-144
  9.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135-137
  9.2 建议和措施  137-142
  9.3 展望  142-144
参考文献  144-151
附录1 调查区域名单  151-153
附录2 区域选择标准  153-156
附录3 调查问卷  156-159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159-160
致谢  160

相似论文

  1. 江西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G527
  2.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3. 对江苏省部分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和体育活动现状的调研,G804.49
  4. 农村中学学校体育资源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相关研究,G633.96
  5. 十年间青海省撒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G804.49
  6. 基于转释联想的文化地形运用研究,TU986
  7. 城市社区居民体力活动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R195
  8. 洛阳市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G804.49
  9. 2008至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动态分析及综合评价,G804.49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TP183
  11.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X2
  12.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X820.2
  13. 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TU984.12
  14. 健康住宅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TU986
  15. 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TU984.2
  16. 现代人居环境中堪舆合理性体现之研究,TU984
  17. 广州市中学生血压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544.1
  18. 江西蓝天学院05年至08年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G804.49
  19. 河北省团校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20. 北京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调查分析,G804.49
  21. 福州市高中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