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浊海水声吸收与声散射特性研究

作 者: 刘永伟
导 师: 李琪
学 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 业: 水声工程
关键词: 混浊海水 声吸收 声散射 悬浮泥沙颗粒 体积混响
分类号: P7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近岸海域,由于沿海和港湾附近的江河携带大量泥沙的注入,使得海水中悬浮有大量的泥沙颗粒,此类海水也称为混浊海水。海洋界曾对近岸混浊海水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多是针对悬浮泥沙颗粒的沉积、输运过程等机理研究,对其声吸收声散射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声波在混浊海水中传播时,声吸收是引起声能衰减的主要原因之-,而声散射则是另外的一个原因。本文主要研究混浊海水的声吸收与声散射特性,即悬浮泥沙颗粒对海水声吸收和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这对浅海声传播建模、声纳系统设计、沉底目标探测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从声吸收基本原理、海水化学组成、声吸收测量方法出发,以明确如何对混浊海水声吸收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其次研究圆柱形共振器(以下简称混响桶)内的声场,理论上阐明了混响桶的本征频率、简正频率的分布以及瞬态效应(混响)。研究了混响桶测量水介质声吸收系数的基本原理。利用实验研究气泡、传感器对声吸收测量的影响,以及混响时间的测量方法所引起的声吸收测量误差,仿真计算了温度、盐度、压强对混浊海水声吸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混响法声吸收测量实验系统,具备完善的真空除气、隔声、隔振、保温等设计。经标准溶液校验,测量误差最大不超过15%,且测量频率可低至20kHz。测量了悬浮泥沙颗粒浓度为40-490mg/L混浊海水在20~60kHz的声吸收系数,填补了低频段、低悬浮泥沙颗粒浓度混浊海水声吸收研究的空白。当混浊海水中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小于110mg/L时,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与纯净海水(盐度35‰)的声吸收系数差别较小,混浊海水中引起声吸收的主要成份是电解质硫酸镁;当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超过140mg/L时,悬浮泥沙颗粒引起的声吸收已非常明显,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最大为纯净海水声吸收系数的2倍。实验结果表明: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近似与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成正比,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混浊海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形状极其复杂,使得直接、准确计算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提出了采用悬浮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去计算其粘滞声吸收系数的方法。而利用纯净海水声吸收公式可计算混浊海水中电解质的弛豫声吸收系数。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与混响法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因此,若已知混浊海水的盐度、温度、悬浮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等信息时,则可利用纯净海水的声吸收公式和采用悬浮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计算其粘滞声吸收系数的方法来预报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通常把逆入射方向的声散射称为体积混响,它是主动声纳的主要背景干扰。由于浅海环境的特征及体积混响的特性,很难利用常规的水声设备进行低频段体积混响的试验测量。这是因为常规的水声设备一般不具备程控开关和时间可变增益器件,极易造成水声设备的电路阻塞。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一套由模拟接收板、控制板和PCI总线通信板组成的数据采集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混浊海水声散射特性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在长江口外海域进行了试验。首次揭示了混浊海水的体积反向散射强度随频率、悬浮泥沙颗粒浓度、浊度等的变化规律,发现体积反向散射强度随悬浮泥沙颗粒浓度、温度的改变可有高达30dB的变化。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3
  1.1 研究概况  12-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1
    1.2.1 声吸收研究现状  13-17
    1.2.2 声散射研究现状  17-21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1-23
第2章 声吸收原理与测量方法  23-43
  2.1 均匀介质声吸收  23-34
    2.1.1 粘滞性吸收  23-26
    2.1.2 热传导吸收  26-30
    2.1.3 弛豫声吸收  30-34
  2.2 海洋中的声吸收  34-37
    2.2.1 吸收损失  34
    2.2.2 吸收起因  34-35
    2.2.3 随频率变化  35-36
    2.2.4 随深度变化  36
    2.2.5 球面扩展加吸收  36-37
  2.3 海水的化学组成  37-39
    2.3.1 元素存在形态  37
    2.3.2 元素组成  37
    2.3.3 常量元素恒定性  37-39
  2.4 声吸收测量方法  39-42
    2.4.1 实验室测量方法  39-40
    2.4.2 海上测量方法  40-42
  2.5 本章小结  42-43
第3章 混响桶内声场研究与分析  43-75
  3.1 桶内简正波  43-44
  3.2 桶特性修正  44-46
  3.3 桶内简正频率分布  46-47
  3.4 桶内瞬态效应(混响)  47-50
  3.5 混响桶测量水介质声吸收原理  50-54
    3.5.1 共振法  50-51
    3.5.2 混响法  51-53
    3.5.3 稳态法  53-54
  3.6 混响桶中声场研究  54-56
    3.6.1 实验研究概况  54-55
    3.6.2 测量结果与分析  55-56
  3.7 水中气泡对声吸收影响  56-57
  3.8 传感器对测量影响  57-60
  3.9 MgSO_4盐对声吸收影响  60-62
  3.10 混响时间测量方法对声吸收影响  62-67
  3.11 温、盐、深对混浊海水声吸收影响  67-74
    3.11.1 混浊海水声吸收基本原理  67-71
    3.11.2 仿真结果  71-74
  3.12 本章小结  74-75
第4章 声吸收实验研究  75-97
  4.1 研究难点  75
  4.2 声吸收测量系统  75-81
    4.2.1 混响桶  75-80
    4.2.2 电子设备组成  80-81
  4.3 混浊海水声吸收实验测量  81-86
    4.3.1 实验研究概况  81-82
    4.3.2 测量结果  82-85
    4.3.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85-86
    4.3.4 混浊海水声吸收规律  86
  4.4 混浊海水声吸收预报方法  86-95
    4.4.1 悬浮泥沙颗粒粒度分析  87
    4.4.2 悬浮泥沙颗粒粒径分布  87-89
    4.4.3 悬浮泥沙颗粒粘滞声吸收计算方法  89
    4.4.4 混浊海水声吸收预报值与测量值比较  89-95
    4.4.5 预报方法工程应用前景  95
  4.5 海试  95-96
  4.6 本章小结  96-97
第5章 海洋中声散射  97-100
  5.1 混响种类  97
  5.2 散射强度  97-98
  5.3 等效平面波混响级  98-99
  5.4 体积混响  99
  5.5 本章小结  99-100
第6章 声散射试验研究  100-109
  6.1 研究难点  100
  6.2 测量系统  100-103
  6.3 海试  103-105
    6.3.1 试验海域及试验过程  103
    6.3.2 体积混响信号及散射强度  103-105
  6.4 海试数据分析  105-108
    6.4.1 浮游生物种类及分布  105-107
    6.4.2 测量结果分析  107-108
  6.5 本章小结  108-109
结论  109-110
参考文献  110-12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123-125
致谢  125-126
个人简历  126-127
附录A  127

相似论文

  1. 基于反射镜的水下声成像系统建模与仿真,U666.7
  2. 基于某材料的水下声隐身研究,TB52
  3. 长江万州段悬浮泥沙颗粒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X52
  4. 曲面障板近场声散射对矢量水听器测向影响,TB565.1
  5. 内部填充流体的弹性壳体的声散射特性研究,TN929.3
  6. 基于T-Matrix法的水下刚硬体声散射场的计算及分析,O427
  7. 平行平面层波导中目标的回波特性研究,P733.2
  8. 混浊水介质声吸收实验测量研究,TB565
  9. 混浊水声吸收系数的测量研究,P733.21
  10. 气幕弹的声学特性及其使用效果分析,TJ413
  11. 双/多基地主动声纳目标特性研究,U666.7
  12. 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S932
  13. 混浊海水声衰减初步研究,P733.2
  14. 孔隙介质柱面边界上声波散射的理论与数值研究,P631.814
  15. 组合微穿孔板的吸声性能研究,TU552
  16. 功能梯度材料板壳结构的声学问题研究,O422.6
  17. 双/多基地声呐定位及目标特性研究,U666.7
  18. 矢量水听器及其在平台上的应用研究,U666.7
  19. 水中目标声散射特性研究,O427
  20. 长时间海底声音采集技术研究,P733.22
  21. 数据驱动声简正波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P733.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