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激光相控阵中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研究

作 者: 王小林
导 师: 赵伊君;许晓军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光学工程
关键词: 激光相控阵 光纤激光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 光束净化 相干合成 大气湍流 优化算法 算法控制器
分类号: TN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能光纤激光相控阵能够实现快速、精确、高效的无机械运动的光束扫描控制,成为下一代高能激光系统的有效选择方案。与微波相控阵相比,由于激光的波长(微米量级)较微波波长(毫米~米量级)短得多,由此带来的单光束波前控制、阵列光束锁相控制、阵列光束大气湍流补偿等问题,是微波相控阵中考虑较少而光学相控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优化算法的无波前传感自适应光学(本文简称优化式自适应光学)能够克服波前测量误差所带来的补偿困难等问题,具有系统简单、结构紧凑等优点,能够同时用于整束光束波前校正和阵列光束锁相控制,是高能光纤激光相控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光纤激光相控阵中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包括整束光束自适应光学和阵列光束自适应光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验证方法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分析优化式自适应光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优化式自适应光学进行理论建模和系统分析。建立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系统模型,证明其收敛特性;分析整束光束自适应光学和阵列光束自适应光学的异同,指出除了受控对象、波前校正器有所不同外,基于优化算法的整束光束自适应光学和阵列光束自适应光学在性能评价函数、优化算法、算法控制器方面可以完全相同,二者可以基于统一的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以阵列光束相干合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各个系统模块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相干合成系统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以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为例研究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控制带宽、控制精度与各个模块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光束净化、相干合成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仿真环境,能够对激光相控阵中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单元光束净化、阵列光束相干合成进行系统性的仿真。其次,对整束光束净化优化式自适应光学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方面,对比研究了基于单元控制器的独立校正方式、Zernike多项式的全局校正方式和单元控制器与Zernike多项式的组合校正方式等不同校正方式下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收敛特性。提出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高阶模式光束净化方案,指出利用该方案有望获得较基模光束更高亮度的激光输出。对光强起伏时算法收敛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指出利用桶中功率作为性能评价函数能够有效地消除光强对系统收敛特性的影响。实验方面,对光束净化算法控制器进行设计,将光束净化自适应光学系统迭代速率提高到1kHz。对基模光束净化、高阶模式光束净化、光强起伏对光束净化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单元光束波前畸变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影响,指出在存在波前畸变情况下,光束净化是获得高光束质量相干合成的有效手段。再次,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优化式自适应光学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方面,对共形发射和平行发射相干合成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共形发射相干合成相对于平行发射相干合成的优点。硬件上,设计了国内首个用于相干合成的优化算法控制器,对于16路相干合成,迭代速率达40kHz,理论控制带宽为250Hz、控制精度为λ/44。实验方面,分别实现了四路137W,两路260W和九路1.14kW相干合成输出,其中九路1.14kW相干合成为目前国际上实现的路数最多、功率最高的全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对相干合成光束的大气湍流补偿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用于合成光束湍流补偿的基于信标光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方案。在光束净化、相干合成、大气湍流补偿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全程波前补偿的激光相控阵方案,为激光相控阵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最后,分别从频域(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时域(脉冲激光相干合成)、空域(高阶模式光束相干合成)和相位控制方法等方面对激光相控阵中的高功率相干合成进行探索研究。提出谱合成-相干合成的高功率相干合成方案,进行不同方式的谱合成-相干合成实验,指出该方案能够将单频激光相干合成的功率提高N-1倍(其中N为谱合成中的不同波长单频激光数目),有望成为未来相干合成的重要发展方向。提出基于单频激光相位调制的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方案、主振荡功率放大器结构的混合相位控制相干合成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提出基于优化算法的主动相位控制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方案,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两路混合相位控制的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提出基于波前补偿的高阶光束相干合成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指出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合成光束能量集中度,有望获得较基模光束相干合成更高的功率输出。论文的工作为激光相控阵中整束光束自适应光学和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统一研究打下了基础;对优化式自适应光学进行的系统性理论和实验研究,尤其是对高功率相干合成的相关研究,有望为激光相控阵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12-14
Abstract  14-17
第一章 绪论  17-38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7-24
    1.1.1 自适应光学简介  17-20
    1.1.2 高能激光相控阵系统简介  20-23
    1.1.3 课题研究意义  23-24
  1.2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发展  24-35
    1.2.1 整束光束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发展  25-29
    1.2.2 阵列光束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原理与发展  29-35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35-38
第二章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建模与GUI 仿真环境  38-68
  2.1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系统建模与收敛特性分析  38-46
    2.1.1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数学描述  38-41
    2.1.2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现代控制理论模型  41-42
    2.1.3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收敛特性分析  42-46
  2.2 整束光束自适应光学与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统一性分析  46-48
  2.3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结构与模块性能分析  48-57
    2.3.1 波前校正器  48-50
    2.3.2 性能评价函数与性能评价模块  50-54
    2.3.3 优化算法算法控制器  54-57
  2.4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控制带宽和精度分析  57-61
    2.4.1 控制带宽  58-59
    2.4.2 控制精度  59-61
  2.5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GUI 仿真环境  61-67
    2.5.1 光束产生模块  61-62
    2.5.2 波前畸变模块  62-63
    2.5.3 光束传输模块  63
    2.5.4 性能评价函数模块  63-64
    2.5.5 算法控制器模块  64-65
    2.5.6 波前校正模块  65-66
    2.5.7 GUI 接口模块  66-67
  2.6 本章小结  67-68
第三章 整束光束优化式自适应光学  68-92
  3.1 优化式自适应光学光束净化理论研究  68-77
    3.1.1 不同校正方式收敛特性分析  69-72
    3.1.2 高阶模式光束净化研究  72-75
    3.1.3 光强起伏下算法收敛特性研究  75-77
  3.2 光束净化算法控制器设计  77-81
    3.2.1 硬件设计  78-80
    3.2.2 带宽分析  80-81
  3.3 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光束净化实验研究  81-86
    3.3.1 基模光束净化实验研究  82-83
    3.3.2 高阶光束净化实验研究  83-84
    3.3.3 光强起伏对光束净化影响实验研究  84-86
  3.4 整束光束净化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影响  86-91
    3.4.1 波前畸变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影响的理论分析  86-87
    3.4.2 波前畸变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影响的数值仿真  87-89
    3.4.3 单元光束净化后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数值仿真  89-91
  3.5 本章小结  91-92
第四章 阵列光束优化式自适应光学  92-136
  4.1 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理论分析  92-107
    4.1.1 两类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数学模型  94-96
    4.1.2 共形发射相干合成系统分析  96-107
  4.2 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算法控制器设计  107-111
    4.2.1 硬件设计  107-109
    4.2.2 性能分析  109-111
  4.3 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111-125
    4.3.1 强噪声情况下放大器与种子光锁相实验  111-114
    4.3.2 百瓦量级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实验  114-118
    4.3.3 千瓦量级全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实验  118-125
  4.4 阵列光束的湍流补偿研究  125-135
    4.4.1 大气湍流对阵列光束相干合成的影响研究  126-129
    4.4.2 基于信标光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  129-133
    4.4.3 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全程波前补偿的激光相控阵系统简介  133-135
  4.5 本章小结  135-136
第五章 高功率高亮度相干合成探索  136-159
  5.1 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  136-149
    5.1.1 同时谱合成-相干合成  138-143
    5.1.2 基于单台多波长激光器的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  143-146
    5.1.3 基于单频激光相位调制的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  146-149
  5.2 MOPA 结构混合相位控制相干合成  149-151
  5.3 主动相位控制脉冲激光相干合成  151-156
    5.3.1 理论分析  151-152
    5.3.2 数值仿真  152-154
    5.3.3 实验研究  154-156
  5.4 基于波前补偿的高阶模式光束相干合成  156-158
  5.5 本章小结  158-159
第六章 总结  159-163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成果  159-161
  6.2 主要创新点  161-162
  6.3 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展望  162-163
致谢  163-165
参考文献  165-18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80-184

相似论文

  1.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2. 药品扩散中的优化控制及其数值方法,R91
  3. 融合粒子群和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TP18
  4. 结合蚁群算法与基于划分的DBSCAN聚类算法的研究,TP311.13
  5. 基于控制方法的粒子群算法改进及应用研究,TP301.6
  6. 基于RFID监狱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TP315
  7. 复杂动态环境下的小型足球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8. 多向变异遗传算法及其优化神经网络的研究,TP18
  9. 船用大型锻件余热热处理工艺方法研究及参数优化,TG316
  10. 基于克隆免疫算法的应急物流车辆路径模型的研究,U116.2
  11. 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中厚板铝合金工艺研究,TG456.7
  12. 文化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约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O224
  13. 铝合金光纤激光填丝焊接工艺研究,TG456.7
  14. 心电信号时间不可逆性分析和胎儿心电信号提取方法研究,TN911.7
  15. 改进蚁群算法在盲均衡中的应用,TN911.5
  16. 基于量子计算的DNA编码方法研究,Q75
  17. 面向股票价格指数多步预测的混合模型研究,F224
  18. 基于二元光学的耦合透镜与阵列天线研究,TN820.15
  19.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的时间管理,TP316.2
  20. 基于磁滞优化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O224
  21. 基于相位差异法的图像复原技术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