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与减压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

作 者: 罗语溪
导 师: 王宣银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高压气动 减压系统 可用能 真实气体 动态特性 多变因子 能量传递
分类号: TH138.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压气体以其独有的瞬间膨胀性大,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武器装备,气动汽车及压缩气体储能发电等领域得到应用。现有的文献中大多针对理想气体,对高压气动真实气体效应、气动过程的多变因子取值及气体能量传输等方面研究较少,然而这些问题均是研究气动系统,特别是研究高压气动系统的基础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高压气动系统可用能、焓、内能,充放气过程及节流减压可用能效率等热力学问题的真实气体效应,并对高压气动减压系统的原理和多变因子以及焓与可用能传递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高压气动及气动减压阀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压缩空气能量定义的发展,现阶段真实气体效应的研究。介绍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由来,以及多变因子与气容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高压真实空气的可用能。首先通过气体可用能的定义,首次推导出真实气体可用能计算公式。通过维里方程、P-R方程及S-R-K方程建立压缩因子库,计算出高压真实空气的可用能,并分析真实气体效应对高压空气可用能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小于30 MPa时真实空气可用能与理想气体假设下的可用能差别小于1%。第三章,首先分析了能量转换中空气焓及内能的真实气体效应,基于压力,焓以及内能的关系,研究了高压气动系统充放气过程的真实气体效应。结果表明,由于真实空气的压力焓与压力内能均为负值,高压真实空气的焓与内能明显小于理想气体的焓与内能。真实气体效应加速了放气过程温度和压力的下降速率,减慢了充气过程温度和压力的上升速率。由于采用真实气体建模,以及测量气动系统具体热容都较困难,本课题首次提出了理想气体假设下通过调整仿真中气动容腔的热容补偿真实气体效应的方法。第四章,计算了传统节流减压的可用能效率。使用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高压空气节流减压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30 MPa以下的气动系统中,热可用能对节流减压效率贡献很少,真实气体效应对传统节流减压的可用能效率影响很小。因此,本文推荐采用理想气体的较简单的公式计算常温空气节流减压的可用能效率。第五章,介绍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减压原理,建立实验系统,对开关膨胀减压实验系统建立了综合的数学模型。获得大量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很好的预测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实际特性,开关膨胀减压系统在减压比和输出质量流量方面有很强的适应性。实验结果也证明了第三章提出的仿真中在理想气体假设下补偿真实气体效应的方法是可行的。第六章,分析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供气气罐及膨胀气罐中气体的传热特性及多变因子。通过数学推导,将多变过程建模与传热模型,第一定律建模联系起来,多变因子的取值可通过气动容腔中气体的质量交换、热交换及功交换计算获得。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多变因子分析表明,当气体在放气过程中吸热可以引起气体温度的上升时,多变因子小于1;若气体经历放气放热过程,则多变因子大于比热容比(1.4)。同时,利用气容的概念建立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简化模型,并结合多变因子分析研究了此简化模型的误差特性。第七章,对比分析了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能量平衡,内能、焓和可用能的传递特性,研究了可用能分析与能量平衡分析的差异。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气动系统的可用能效率,无功率输出的减压环节应尽量避免。并对气动系统节能改进提出一些建议。第八章,总结了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结论及创新点,并对后续工作做出了展望。

全文目录


致谢  5-7
摘要  7-9
Abstract  9-21
第1章 绪论  21-42
  1.1 高压气动及元件的发展概述  21-25
    1.1.1 高压气动技术概述  21-23
    1.1.2 高压气动减压阀概述  23-25
  1.2 压缩空气能量的定义  25-30
  1.3 真实气体效应相关研究  30-33
  1.4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  33-36
  1.5 多变因子及气容模型相关研究  36-39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39-41
    1.6.1 课题来源  39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9-41
  1.7 本章小结  41-42
第2章 高压真实空气可用能研究  42-52
  2.1 引言  42
  2.2 真实气体可用能计算公式推导  42-44
  2.3 空气压缩因子的确定  44-48
  2.4 真实空气可用能及理想气体可用能  48-51
  2.5 本章小结  51-52
第3章 高压气动系统充放气过程的真实气体效应  52-64
  3.1 引言  52
  3.2 焓及内能的真实气体效应  52-57
    3.2.1 焓的真实气体效应  53-54
    3.2.2 内能的真实气体效应  54-56
    3.2.3 计算结果  56-57
  3.3 充放气过程的真实气体效应及其补偿方法  57-62
    3.3.1 计算压力及温度特性的步骤  57-58
    3.3.2 固定容腔放气过程的真实气体效应  58-60
    3.3.3 固定容腔充气过程的真实气体效应  60-61
    3.3.4 在理想气体假设下真实气体效应的补偿方法  61-62
  3.4 本章小结  62-64
第4章 传统节流膨胀减压可用能效率  64-73
  4.1 引言  64
  4.2 焦耳-汤姆逊(Joule-Thomson)效应及其计算方法  64-66
  4.3 传统节流膨胀减压时减压前后气体温度的变化  66-68
  4.4 传统节流膨胀减压可用能效率  68-71
  4.5 本章小结  71-73
第5章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实验与仿真  73-97
  5.1 引言  73
  5.2 减压原理及概述  73
  5.3 实验系统及相应的数学模型  73-78
    5.3.1 实验系统  74
    5.3.2 数学模型  74-78
  5.4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实验研究  78-84
    5.4.1 开关膨胀减压实验系统硬件设计  78-82
    5.4.2 开关膨胀减压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82-84
  5.5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84-91
  5.6 仿真及实验误差分析及讨论  91-95
  5.7 本章小结  95-97
第6章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多变因子研究及其气容简化模型  97-106
  6.1 引言  97
  6.2 多变因子的计算方法  97-99
  6.3 各气罐中气体的热交换及多变因子  99-101
    6.3.1 供气气罐中气体的多变因子  100-101
    6.3.2 膨胀气罐中气体的多变因子  101
  6.4 关于开关膨胀减压系统多变因子的讨论  101-102
  6.5 气容简化模型及其误差特性  102-105
    6.5.1 气容简化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结果  102-104
    6.5.2 简化模型的误差特性  104
    6.5.3 气容简化模型的优缺点  104-105
  6.6 本章小结  105-106
第7章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焓及可用能传递  106-117
  7.1 引言  106
  7.2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热力学过程  106-107
  7.3 开关膨胀减压系统的能量转换,焓及可用能的传递  107-111
    7.3.1 能量平衡  107-109
    7.3.2 焓的传递  109
    7.3.3 可用能传递  109-111
  7.4 焓及可用能效率  111-112
  7.5 结果与讨论  112-115
  7.6 本章小结  115-117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17-121
  8.1 全文总结  117-118
  8.2 论文创新点  118-120
  8.3 展望  120-121
参考文献  121-127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27-128

相似论文

  1. 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TJ765
  2. 风力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TM41
  3. 螺杆钻具马达定子内螺旋曲面铣削加工技术研究,TG54
  4. 超细长杆键槽铣削技术研究,TG54
  5. 126kV真空断路器动态仿真与设计,TM561.2
  6. PIN二极管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研究,TN312.4
  7. 龙门铣床横梁及滑枕液压自动平衡系统研究,TG542
  8. 2D数字阀的静动态特性及死区非线性补偿研究,TH137.52
  9. 谐振式材料疲劳试验系统振动载荷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TH87
  10. 高超声速非平衡流粘性相互作用研究,V411.4
  11. 盾构刀盘驱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U455.39
  12. 内外爆气控阀的研究,TH134
  13. 火电厂热力系统仿真及动态分析,TM621.4
  14. 汽车EPS动态特性及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U463.4
  15. 汽车ABS高速电磁阀的动态特性研究,U463.526
  16. 谐波减速器弹性薄壁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TH132.46
  17. MGK7350平面磨床的试验模态分析与磨头部件的结构改进,TG582
  18. 超精密机床液体静压导轨静动态特性分析及模态参数识别,TG502.3
  19.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结构动特性分析与优化,TG659
  20. 卧式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修改,TG659
  21. 代数对芳基苄醚树枝酞菁锌及其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光物理性质的影响,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 气压传动 > 气压传动装置的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