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城山古常道观外部空间的景观分析

作 者: 张樟
导 师: 邱建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景观工程
关键词: 景观空间 古常道观 青城山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四川园林因其经济、山地等人文、地理的独特成因,具有中国其它类型园林所不具有的造园手法,然而四川园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探究。通过对四川道观建筑群外部空间的深入剖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四川园林的遗留物,同时充分理解其“因地制宜”等独特的空间及地形地势的处理手法将有助于我们在现代园林中更好地塑造场所特征。古常道观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中最大的道观,但是对古常道观景观空间系统深入地研究至今还没有相关的论著出现。本论文借用欧几里德与场所理论两种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对外的融入方式与对内的特有规律两个层面综合对古常道观的三个部分(整体部分、主体建筑群部分以及建筑群外围开敞部分)的空间形态进行剖析,并在每个部分中通过阐述各个部分的功能关系,以期进一步解释现有空间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在前半部份就古常道观的选址与整体构架、道观主体建筑群的景观构架以及主体建筑群外围开敞空间的景观构架三个部分进行了分类分析,同时本论文在主体部分的后三章中又对古常道观所特有的空间序列、入口空间处理以及道观主体建筑群加建部分进行了单独的论述,在整体了解古常道观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以某种特定的结构体系对道观进行空间分析,使古常道观的空间本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古常道观的分区研究以及其独特性的分类研究表明古常道观空间的景观结构体系始终坚守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集中体现在当人工需求与自然维护之间产生矛盾时因地制宜地去寻找合适的场地进行建设,尊重并使建筑与现场环境有机地融合,而不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破坏。在建筑空间内部组织上,一方面充分利用原地形地势合理布置“神、膳、舍、园”四个功能区块,另一方面在满足功能需求上又营造出宜人的、美轮美奂的景观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1章 绪论  10-15
  1.1 研究意义  10-11
    1.2.1 学术理论方面  10-11
    1.2.2 社会实践方面  11
  1.2 研究背景  11-13
    1.2.1 理论研究  11-12
    1.2.2 国外景观研究现状  12
    1.2.3 四川景观研究现状  12-13
  1.3 研究目的  13
  1.4 研究方法  13-15
第2章 古常道观的选址与整体架构  15-24
  2.1 选址特征  15-16
    2.1.1 选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15-16
    2.1.2 选址与道教及风水理念的融合  16
  2.2 组织构架  16-22
    2.2.1 平面组织  16-18
    2.2.2 空间组织  18-22
  2.3 功能关系  22-24
    2.3.1 水的使用和景点的生成  22-23
    2.3.2 植物的破坏与治理  23-24
第3章 主体建筑群的景观构架  24-58
  3.1 组织架构  24-49
    3.1.1 平面组织  24-30
    3.1.2 空间组织  30-49
  3.2 功能  49-58
    3.2.1 交通流线的组织  49-50
    3.2.2 功能区块  50-58
第4章 主体建筑群外围开敞空间的景观构架  58-62
  4.1 游息景观  58-62
    4.1.1 景观的诗意  58-59
    4.1.2 景观的结构  59-62
第5章 古常道观参观路线空间序列分析  62-79
  5.1 高差处理  62-67
    5.1.1 交通景观区  62-63
    5.1.2 主体建筑群  63-67
  5.2 明暗关系  67-69
    5.2.1 交通景观区  67-69
  5.3 视线分析  69-76
    5.3.1 交通景观区  70-72
    5.3.2 主体建筑群  72-76
  5.4 空间收放  76-79
    5.4.1 灵官楼山门入口空间  77-78
    5.4.2 古黄帝祠前的台地空间  78-79
第6章 古常道观入口空间处理  79-87
  6.1 建筑群外部开敞空间东北入口  79-83
  6.2 建筑群外部开敞空间西北入口  83
  6.3 建筑群山门入口  83-87
    6.3.1 建筑群山门东入口  84-85
    6.3.2 建筑群山门西入口  85-87
第7章 古常道观主体建筑群加建部分探析  87-94
  7.1 建筑群北面、西北面和东南面的加建项目  88-91
    7.1.1 问题  88-89
    7.1.2 加建方式探讨  89-91
  7.2 建筑群西面的加建项目  91-94
    7.2.1 问题  91-92
    7.2.2 加建方式探讨  92-94
第8章 结束与建议  94-96
  8.1 研究结论  94-95
  8.2 论文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95-96
附言  96-97
致谢  97-98
参考文献  98-101
图片来源  101-10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5-106
附图  106-107

相似论文

  1.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TU986
  2. 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景观空间形态研究,TU984.13
  3. 华南地区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研究,TU984.18
  4.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F592.7
  5. 成都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研究,TU986.51
  6. 城市街道景观美学的研究与分析,TU986.1
  7. 城市旧公园改造研究,TU986
  8. 杭州万松书院植物景观研究,TU986.5
  9. 城市边缘区域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的研究,TU984.115
  10. 苏南农业区域景观生态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TU986
  11. 周宁县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323.211
  12. 合肥市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S731.2
  13. 基于GIS和RS的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S718.5
  14. 宝鸡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重建研究,F592.7
  15. 风景名胜区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TU984.18
  16.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研究,TU984.12
  17. 农业观光园中景观空间设计探析,TU986
  18. 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研究,TU986.2
  19. 园林景观空间的尺度研究,TU986
  20. 泾县章渡古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研究,TU984
  21. 光影在园林观空间中应用的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