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陆小蕾
导 师: 赵然杭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水文水资源
关键词: 城市防洪 GIS 安全评价 可变模糊模式识别
分类号: TV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洪水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防治洪涝灾害工作成为治理自然灾害最重要的内容。而城市洪灾又是洪涝灾害的重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财富高度聚集,城市一旦发生洪灾,造成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在成倍增长。因此,建立有效的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模型,从整体上对我国各城市的防洪状况进行评估,有助于寻找城市防洪的薄弱环节,指导防洪系统的进一步建设。虽然我国防洪系统评价问题的研究历史还很短暂,但防洪系统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然而,已有城市防洪的研究成果仍局限于城市防洪工程措施的范畴之中,没有将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提高到足够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目标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二元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山东省菏泽市防洪体系的安全评价为例,建立菏泽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符合菏泽市的实际情况。应用实例结果说明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模型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城市防洪的安全性,指出防洪薄弱环节,指导城市防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全文目录


目录  4-6
Contents  6-8
摘要  8-9
Abstract  9-10
第1章 绪论  10-16
  1.1 研究意义  10-11
  1.2 研究现状  11-15
    1.2.1 城市防洪评价研究现状  11-14
    1.2.2 可变模糊数学研究现状  14-15
  1.3 研究内容  15
  1.4 技术路线  15-16
第2章 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6-39
  2.1 城市防洪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16-21
    2.1.1 自然致灾因子  16-20
    2.1.2 社会经济影响因子  20-21
    2.1.3 防洪措施影响因子  21
  2.2 建立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21-24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1-23
    2.2.2 指标选取的方法  23-24
  2.3 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  24-29
    2.3.1 自然致灾指标  25-27
    2.3.2 社会经济影响指标  27-28
    2.3.3 防洪措施影响指标  28-29
  2.4 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29-32
    2.4.1 城市防洪安全等级划分  29
    2.4.2 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值  29-32
  2.5 城市防洪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8
    2.5.1 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32-34
    2.5.2 有序二元比较法确定权重的原理  34-36
    2.5.3 有序二元比较法确定权重的应用  36-38
  2.6 本章小结  38-39
第3章 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理论与模型  39-47
  3.1 评价方法概述  39-41
  3.2 防洪安全的不确定性与可变模糊理论  41-44
    3.2.1 防洪安全的不确定性  41-42
    3.2.2 模糊性与模糊概念的定义  42
    3.2.3 模糊可变集合的定义  42-44
  3.3 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  44-46
    3.3.1 指标规格化处理  44-45
    3.3.2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应用  45
    3.3.3 可变因子的引入  45-46
    3.3.4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结果分析  46
  3.4 本章小结  46-47
第4章 菏泽市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研究  47-61
  4.1 菏泽市城区概况  47-49
    4.1.1 自然概况  47-48
    4.1.2 社会经济状况  48-49
  4.2 菏泽市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9-56
    4.2.1 菏泽市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计算  49-54
    4.2.2 菏泽市城市防洪安全评价指标权重  54-56
  4.3 菏泽市城市防洪安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56-58
    4.3.1 指标值的规格化  56-57
    4.3.2 级别特征值  57
    4.3.3 菏泽市城区防洪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7-58
  4.4 菏泽市城市防洪与洪水利用建议和措施  58-60
  4.5 本章小结  60-61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61-63
  5.1 结论  61
  5.2 展望  61-63
参考文献  63-65
致谢  65-6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6-6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8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3.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5.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6.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7.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8.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9.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0.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11.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2.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X937
  14.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15.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6.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矿山事故隐患安全评价系统的设计,TD79
  17.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8. 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效应研究,X705
  19.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U492.8
  20.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21.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 > 防洪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