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Urban-RAM模型的苏州低碳城市建设战略研究
作 者: 王光远
导 师: 袁中金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Urban-RAM模型 生命周期 苏州市 低碳城市
分类号: TU984.1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低碳经济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引领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低碳城市成为可持续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转变发展方式以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苏州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其经济总量、开放经济、城镇化推进均面临转型发展的关口,必须确立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从被动的环境保护转向主动的环境建设,形成发展经济与优化环境良性互动的格局。本论文在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方法以及国际先进低碳城市的案例总结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城市应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Urban-RAM模型,对苏州的能耗和碳排进行定量分析。Urban—RAM模型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城市能耗快速评估工具,其核心思想是将城市能耗和碳排放分为间接能耗、直接能耗以及间接碳排和直接碳排。通过对苏州和深圳两个典型城市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苏州总体能耗和碳排分析的重要结论:碳足迹分布不均,内涵排放比例很大;受建筑寿命和建材质量的影响,建筑领域的碳排比例最高,城市交通领域占三分之一,居第二位;垃圾处理效率较低,二次碳排被忽视。基于Urban-RAM模型的苏州低碳城市建设战略提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以低碳生命周期战略破解间接排放过高的难题;以绿色交通导向战略破解城市交通排放过高的难题;以节能建筑推进战略破解建筑排放过高的难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3 1.1.1 研究背景 11-13 1.1.2 研究意义 13 1.2 概念辨析 13-14 1.2.1 低碳城市 13 1.2.2 生态城市 13 1.2.3 绿色城市 13-14 1.2.4 可持续城市 14 1.3 研究框架 14-16 1.3.1 研究方法 14-15 1.3.2 研究框架 15-16 第二章 低碳城市研究综述 16-29 2.1 理论研究综述 16-21 2.1.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6-18 2.1.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8-20 2.1.3 总体评价 20-21 2.2 方法研究综述 21-24 2.2.1 碳排放量评估方法 21 2.2.2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五步法 21 2.2.3 基于DPSIR 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21-22 2.2.4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 22-23 2.2.5 研究方法总体评价 23-24 2.3 低碳城市典型案例 24-29 2.3.1 伦敦:全球低碳城市的领跑者 24 2.3.2 斯德哥尔摩:环境保护经验震撼世界 24-25 2.3.3 哥本哈根:全球首个零碳城市 25-26 2.3.4 纽约: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 26-27 2.3.5 波特兰:气候变迁下的都市计划 27 2.3.6 案例小结 27-29 第三章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29-35 3.1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 29-30 3.1.1 低碳城市是环境承载压力的形势所迫 29 3.1.2 低碳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29-30 3.1.3 低碳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30 3.2 苏州城市发展的碳足迹回顾 30-32 3.2.1 碳排放增长处于剧烈波动时期 30-31 3.2.2 碳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 31 3.2.3 城市化快速发展加剧了碳排放 31-32 3.3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势 32-33 3.3.1 低碳之路起步较早 32 3.3.2 低碳产业基础较好 32-33 3.3.3 低碳行动效果明显 33 3.4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障碍 33-35 3.4.1 制造业碳脱钩的难度很大 33 3.4.2 失衡的能源结构加剧碳排放 33-34 3.4.3 碳排放的相对指标依然偏高 34-35 第四章 基于 URBAN-RAM 模型的苏州市能耗和碳排分析 35-56 4.1 Urban-RAM 模型功能简介 35-38 4.1.1 Urban-RAM 模型应用背景 35-36 4.1.2 Urban-RAM 模型分析框架 36-37 4.1.3 Urban-RAM 模型应用原理 37-38 4.2 Urban-RAM 模型数据输入 38-41 4.2.1 城市总体描述 38-39 4.2.2 居民收入和支出 39 4.2.3 公共和居住建筑 39-40 4.2.4 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 40-41 4.3 Urban-RAM 模型输出与结果分析 41-49 4.3.1 Urban-RAM 模型总体结果分析 41-42 4.3.2 总体能耗和碳排分析 42-44 4.3.3 居民消费能耗和碳排分析 44-45 4.3.4 建筑能耗和碳排分析 45-46 4.3.5 基础设施能耗和碳排分析 46-47 4.3.6 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分析 47-49 4.4 苏州与深圳的对比 49-53 4.4.1 总体能耗和碳排 49-50 4.4.2 居民消费能耗和碳排 50-51 4.4.3 建筑能耗和碳排 51-52 4.4.4 基础设施能耗和碳排 52-53 4.4.5 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 53 4.5 苏州市能耗和碳排分析的主要结论 53-56 4.5.1 碳足迹分布不均,内涵排放比例很大 54 4.5.2 建筑平均使用寿命过短,建筑节能技术尚未推广 54 4.5.3 消费结构不合理,不耐耗品消费占比过高 54-55 4.5.4 城市交通排放形势严峻,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55 4.5.5 垃圾处理效率较低,二次碳排被忽视 55-56 第五章 苏州市低碳城市建设战略 56-76 5.1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56-57 5.1.1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56 5.1.2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56-57 5.2 低碳生命周期战略 57-63 5.2.1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58-59 5.2.2 转变产业结构,引导产品低碳发展 59-60 5.2.3 转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模式 60-61 5.2.4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垃圾低碳处置 61-62 5.2.5 保护生态资源,不断增强碳汇潜力 62-63 5.3 绿色交通导向战略 63-70 5.3.1 建设低碳轨道交通系统 63-66 5.3.2 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系统 66-67 5.3.3 打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67-69 5.3.4 开通水上公共交通系统 69-70 5.4 节能建筑推进战略 70-73 5.4.1 进一步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70-71 5.4.2 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71-72 5.4.3 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72 5.4.4 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创新 72-73 5.4.5 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政策机制 73 5.5 保障措施 73-76 5.5.1 强化组织领导 73-74 5.5.2 强化规划引导 74 5.5.3 强化政策支撑 74 5.5.4 强化金融扶持 74 5.5.5 强化低碳研究 74-75 5.5.6 强化宣传教育 75-76 第六章 结论 76-79 6.1 主要研究的结论 76-78 6.2 进一步的思考和展望 78-79 参考文献 79-82 致谢 82-83 图表附录 83-85 作者简历 85
|
相似论文
-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F275.3
- 基于LCA的生物柴油技术经济评价研究,TE667
-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 苏州市城区部分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12.4
- “六味斋”老字号企业品牌管理模式探讨,F426.82
-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 苏州市初中生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G812.45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簇的路由协议研究,TP212.9
- DX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F272
-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其在轮胎工业中的应用,F426.72
- 项目管理理念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G720
- 基于精益产品项目的过程管理研究,F425
- 高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TP311.52
- 电信CRM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研究,TP311.52
-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F426.92;F206
-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在汽车电子行业中的实践研究,F426.63
- 基于LCA方法的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F426.71
- 机电产品绿色模块划分方法研究与应用,TH12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