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

作 者: 丁攀
导 师: 徐国栋
学 校: 武汉体育学院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肌氧含量 有氧代谢能力 递增负荷运动
分类号: G8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实验应用NIRS技术无损监测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时骨骼肌氧含量的变化特点,同步监测气体代谢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探讨出一个新的检测指标,为指导运动训练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武汉体育学院18名男子赛艇运动员自愿参加实验,受试者在赛艇测功仪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开始实验前都需检测被试者安静状态下的肌氧水平、气体代谢情况及安静心率,并进行5分钟无负荷的准备活动。实验开始,以50W起始,每3min为一级加50W,逐级递增,直至力竭(运动员不能维持实验要求的功率)。运动时,利用NIRS连续检测右侧股外侧肌氧含量相对变化,同时进行气体代谢分析,运动全程遥测心率。研究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在前2级负荷(50-100W)缓慢下降,当负荷增加到第3级(200 W)以后,则下降幅度明显加大。继续增加负荷发现,肌氧不再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肌氧含量相对变化精确反映了运动负荷的变化。同时检测到的气体代谢各指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的递增相吻合。通过分析比较,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摄氧量(r=0.989,P<0.01)和肺通气量(r=-0.972,P<0.01)的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与心率曲线变化也高度相关(r=0.926, P<0.05)。但不同的是肌氧出现拐点所对应的时间和强度都要稍先于气体代谢各指标。研究结论: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起始阶段肌氧含量随运动负荷的逐级递增而缓慢下降,继续增加到大强度时,肌氧含量则急剧下降,但不会接近于零,而是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后不再随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能准确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变化,而且表明在运动中肌氧含量也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就是学者们常提及的“拐点”。此外,在本实验中还发现:气体代谢的变化所对应的时间和运动负荷稍滞后于肌氧含量的变化,而且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气体代谢各指标高度相关。因此,通过NIRS技术无损伤性测定的肌氧含量相对变化可以取代监测气体代谢状况,并可以评估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前言  11-13
2 文献综述  13-22
  2.1 赛艇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  13
  2.2 有氧能力评定指标的概述  13-17
    2.2.1 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INTAKE,V02MAX)及其应用  13-15
    2.2.2 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的生理机制及测试方法  15
    2.2.3 最大摄氧量平台(V02MAX PLETEAU DURATION V02MAXPD)的测量及应用  15-17
  2.3 近红外光谱肌氧的无损检测  17-19
    2.3.1 肌氧含量的概述及生理意义  17
    2.3.2 近红外光与组织相互作用机理  17-18
    2.3.3 肌氧含量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18-19
  2.4 NIRS 无损监测的应用研究  19-22
    2.4.1 NIRS 无损监测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19-20
    2.4.2 NIRS 无损监测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概况  20-22
3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22-23
4 实验测试  23-24
  4.1 实验对象  23
  4.2 实验器材  23
  4.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
    4.3.1 运动方式  23
    4.3.2 肌氧含量的检测  23
    4.3.3 气体代谢各生理指标的检测  23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3-24
5 实验结果  24-29
  5.1 随运动负荷递增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  24
  5.2 随运动负荷的递增气体代谢各生理参数的变化特征  24-26
    5.2.1 随运动负荷的递增VO_2、VCO_2和VE 的变化特点  24-25
    5.2.2 随运动负荷的递增HR 和ERE 的变化特点  25-26
  5.3 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气体代谢各参数的对比情况  26-29
6 分析与讨论  29-32
  6.1 肌氧含量随运动负荷的变化分析  29-30
  6.2 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气体代谢各参数的比较分析  30-32
    6.2.1 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气体交换率的比较分析  30-31
    6.2.2 肌氧含量相对变化与通气无氧阈的比较分析  31
    6.2.3 肌氧含量与心率的相关性分析  31-32
7 结论  32-33
致谢  33-34
参考文献  34-36

相似论文

  1. 递增负荷运动下竞技健美操大学生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特征分析,G831.3
  2. 递增负荷运动雌性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特点,B843.2
  3.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雌性大鼠骨量、性腺轴功能的变化及可能机制,G804.2
  4. 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有氧能力常用测试方法的比较研究,R87
  5. 递增负荷运动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及其生理学意义,R87
  6. 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对长期递增负荷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特征,G804.7
  7. T细胞活性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对长期递增负荷运动的应答和适应特征,G804.7
  8.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红细胞生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87
  9. 对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前后自由基代谢的研究,G804
  10. 热预处理诱导的HSP70对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能力的影响,R87
  11. 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sIL-2R对长期递增负荷运动的应答和适应特征,G804.2
  12. 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对六周递增负荷运动的应答性和适应性特征,G804.2
  13.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大鼠下丘脑弓状核某些神经递质表达的应答性与适应性变化,G804.2
  14. 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研究,G804.2
  15. 水果糖度和酸度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TS255.7
  16. 水果内部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实时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S226.5
  1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无损非破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917
  18. 植酸酶产品近红外指纹图谱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S816
  1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S816
  20. 水稻蛋白质含量分析与四种蛋白组分的QTL定位,S5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