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纪实与虚构的二元关系转化
作 者: 王星虎
导 师: 朱伟华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王安忆 纪实 虚构 小说 叙事策略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王安忆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进行论述,围绕纪实与虚构在小说文本中的相互关系,从叙事角度来阐述它们二元关系的转化。通过对王安忆的叙事理论观与实际创作效果进行比较,以叙事策略的变化为主线,在各个阶段辅以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行文分三大部分:纪实——虚构——纪实与虚构。第一章主要从王安忆早期叙事的纪实生成基础切入。她开始以个人体验为基础来构造小说,同时向更广泛人物的情感领域深入,逐步转向一种情感控制的客观化叙事,将生活事件组构故事,运用真实情感来刻画人物心理,创作的视野得到拓展,题材逐渐宽广,在加强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注入深刻的社会思考,初步形成了王安忆在创作上的独特风格。第二章讲王安忆心灵世界的拓展。她在故事结构与男女两性叙事的虚构实验中,逐步形成“故事”与“讲故事”理论,认为讲故事的形式与故事内容本身同时存在,要找到贴近故事的最佳讲述方式,并以“心灵世界”来命名自己的小说观念。这段时期王安忆还进行不同题材的小说尝试,对理性的写作有了初步的探索,客观冷峻的描写取代了先前热切的描述。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纪实与虚构二者的转化来阐述王安忆的小说叙事策略。王安忆在“讲故事”中,运用“纪实与虚构”的叙事策略,通过二者相互对立转化形成一种叙事的张力。她强调理性逻辑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用自己的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重拾早年的旧题材,进行拓展和改写,在纪实与虚构、生活与艺术之间,抒写城乡普通人的故事,反思时代精神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王安忆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进行对比研究。王安忆在创作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小说理论,并以此指导创作。她不满足于感性地描写生活,而是从哲学高度来思考生活,其哲思反映在她的小说创作与理论探索中,以虚构的小说向生活敞开,使得小说叙事中感性想象与理性思考并存。这是王安忆创作的独特之处,也是本文研究的努力所在。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0 第一章 纪实——王安忆叙事的生成基础 10-15 1.1 个人经历的情感抒写 10-12 1.2 从经历到经验的尝试 12-15 第二章 虚构——王安忆心灵世界的拓展 15-26 2.1 由《小鲍庄》引出的故事观念 15-18 2.2 男女两性的二元虚构实验场 18-21 2.3 王安忆故事叙述观的形成 21-26 第三章 纪实与虚构——王安忆的叙事策略 26-49 3.1 理性思考的纪实与虚构 26-33 3.2 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 33-40 3.3 在纪实与虚构、生活与艺术之间 40-49 结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6 后记 56-58
|
相似论文
- 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G633.3
-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 从电影透视中世纪天主教修女的社会生活,B977
-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 传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研究,I712.074
- 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I207.41
-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 《外国小说欣赏》课例研究,G633.3
-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I207.42
- 日常与传奇,I207.42
- 德语新家庭小说中的记忆重构,I516.074
- 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研究,I524.074
- 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I207.42
- 从现代职场小说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