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北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的研究

作 者: 丁扬
导 师: 薛建辉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生物量 碳贮量 杨树 无性系 林分密度 林龄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2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10年生不同杨树无性系(S3804,S372,S3239,ST1,S3801,S3201,S3261,ST2),不同林分密度(4年生, 693、333、476株·hm-2;6年生, 168、333、460株·hm-2)以及不同林龄林分(4a,6a,8a,10a)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经验模型估算出生物量,在测定杨树不同器官碳含量的基础上估算不同营林方式碳贮量,根据宿迁市森林清查资料估算出其域范围内杨树人工林碳贮量。为今后杨树品种的选育和营林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无性系杨树生物量与碳贮量差异显著(ρ<0.05)。各杨树无性系林分生物量与碳贮量顺序依次为:S3804>S372> S3239> ST1> S3801> S3201> S3261> ST2。S3804碳贮量为44.482 t·hm-2,较S3201、S3261高出46.74%,55.78%,是ST2的2倍。不同杨树无性系1~6年连年碳贮量差异显著,但7~10年无显著差异。不同杨树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与碳贮量绝对值差异较大,但分配格局相近。(2)不同密度杨树林分单株生物量与碳贮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而林分生物量与碳贮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各林分密度碳贮量分配模式均为干>根>枝>叶。各林分密度平均碳含量在41.14~52.37%,除476株·hm-2外,均表现为干>枝>根>叶,而476株·hm-2林分各器官碳含量则表现为干>根>枝>叶。(3)杨树林分生物量和碳贮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各林龄林分碳贮量分别为6.436,17.447,39.133,52.450 t·hm-2。不同林龄杨树各器官碳含量约为36.2% ~ 48.6%,相同林龄各器官与不同林龄相同器官碳含量均差异显著(ρ<0.05)。4 ~ 6年杨树林分土壤C,N贮量均有所较大幅度的减少,6~10年均有所增加,分别由52.37t·hm-2,57.77 t·hm-2增加到58.84 t·hm-2,67.47 t·hm-2。(4)根据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的宿迁市杨树林分碳贮量约为1441.263万t,平均碳密度为91.973 t·hm-2,其中,林木、土壤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9.829 t·hm-2,69.156 t·hm-2。

全文目录


致谢  3-8
摘要  8-9
Abstract  9-10
前言  10-11
1. 文献综述  11-18
  1.1 植被固碳机理  11-12
  1.2 森林固碳效应研究进展  12-14
    1.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分配  12-13
    1.2.2 我国人工林碳贮量研究现状  13-14
  1.3 杨树林分生物量生产及碳贮量研究现状  14-18
    1.3.1 不同无性系杨树的培育及生物量研究进展  14-17
    1.3.2 杨树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17-18
2. 材料与实验方法  18-20
  2.1 研究区概况  18-19
    2.1.1 自然概况  18
    2.1.2 泗阳县杨树人工林栽培现状  18-19
  2.2 调查方法及样地的选择  19-20
    2.2.1 样地的选择  19
    2.2.2 样品采集  19-20
  2.3 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20
3. 结果与分析  20-48
  3.1 不同无性系杨树碳贮量差异  20-33
    3.1.1 杨树不同无性系胸径、树高生长差异分析  20-22
    3.1.2 不同无性系杨树生物量差异  22-25
    3.1.3 不同杨树无性系生物量及生产力动态变化  25-28
    3.1.4 不同杨树无性系生物量分配格局  28-29
    3.1.5 不同无性系碳含量及碳贮量差异  29-31
    3.1.6 不同无性系碳贮量动态变化  31-33
  3.2 不同密度杨树林分碳贮量差异分析  33-39
    3.2.1 4 年生不同林分密度杨树碳贮量差异  33-37
    3.2.2 6 年生不同林分密度杨树碳贮量差异  37-39
  3.3 不同年龄杨树林分碳贮量差异  39-46
    3.3.1 不同年龄杨树林分生物量差异  40
    3.3.2 不同林龄杨树林分碳含量及碳贮量差异  40-42
    3.3.3 不同林龄杨树林分土壤碳、氮含量  42-46
  3.4 宿迁市杨树林分碳贮量估算  46-48
    3.4.1 林分碳贮量估算方法  46
    3.4.2 宿迁市杨树林分碳贮量的估算  46-48
4. 结论与讨论  48-53
  4.1 结论  48-49
  4.2 讨论  49-53
    4.2.1 杨树人工林的固碳作用  49
    4.2.2 不同林分密度对杨树生物量和碳贮量的影响  49-50
    4.2.3 不同无性系最佳轮伐期的探讨  50-53
参考文献  53-57
详细摘要  57-60

相似论文

  1.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2.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4.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5.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S543.9
  6. 铁、锰等微量元素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7.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8.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9.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10.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11.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12.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3. 不同单因素条件下稗草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研究,S451
  14. 能源微藻小球藻的污水培养条件研究,X173
  15. 土壤盐分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62
  16.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7. 水杉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S791.35
  18. 甘蔗营养高效利用种质资源筛选研究,S566.1
  19.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20. 高产优质生菜气雾栽培系统中营养液调控技术的研究,S636.2
  21. 黑龙江省主要速生杨树生长及抗逆性评价,S792.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