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作 者: 王进
导 师: 侯远志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西安市 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 对策建议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2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逐步拉开序幕。农民市民化问题是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期我国寻求“农民出路”必须解决的问题。近些年关于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了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西部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弱势地区其农民市民化进程更显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这里的农民群体是西部地区的典型。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本课题认为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分为城中村村民和失地农民两大部分。两个群体所面临的市民化障碍是大致相同的,但由于两个群体所处的环境背景,自身状况不同,在市民化进程中侧重点和难度也会有所不同。西安市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要解决好“城中村”村民即得利益的合理划分,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过渡;二是解决好城市边缘区和郊区的失地农民问题,避免城市化的不彻底,造成新的城中村出现。从制度层面寻求更多的路径支持,减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阻力。因此,我们在关注西安市农民市民化所表现的问题时,更要关注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目前学界尚未对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进行讨论,寻找造成农民市民化诸多障碍的原因。本课题通过调研掌握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现状、规模与分布;对西安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进行科学的划分;分析西安市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建立博弈矩阵模型定位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划分,解决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的敏感问题;构建农民市民化的动力系统,从内生动力和外援动力两个方面探讨市民化的动力机制。通过分析内生动力与外援动力内部的组成要素和农民市民化的制度环境,得出结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力不足,制度环境未能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是造成农民市民化障碍重重的根源。最后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的经验,结合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快西安市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相关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20
  1.1 引言  9-10
  1.2 农民与市民的界定  10-11
    1.2.1 农民  10-11
    1.2.2 市民  11
  1.3 农民市民化的涵义  11-12
  1.4 国内外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12-15
    1.4.1 背景理论  12-13
    1.4.2 国外农民市民化研究及中外农民市民化对比研究  13-14
    1.4.3 国内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模式  14-15
  1.5 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15-16
    1.5.1 城市化的涵义  15-16
    1.5.2 城市化的测度  16
    1.5.3 城市化、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16
  1.6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意义  16-17
    1.6.1 现实意义  17
    1.6.2 理论意义  17
  1.7 研究设计  17-20
    1.7.1 研究方法  17-18
    1.7.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8
    1.7.3 论文创新点  18-20
2.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界定  20-22
  2.1 城郊概念  20
    2.1.1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方法  20
    2.1.2 城市边缘区的构成  20
  2.2 西安市城郊的界定  20-21
  2.3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对象界定  21-22
3.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现状  22-28
  3.1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民市民化  22-24
    3.1.1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现状  22
    3.1.2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22-24
  3.2 “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现状  24-26
    3.2.1 西安市城中村分布概况  24-25
    3.2.2 西安市城中村经济概况  25
    3.2.3 西安市城中村社会状况  25-26
  3.3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现状  26-28
4. 西安市城中村村民市民化问题及成因  28-31
  4.1 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冲突问题  28-29
  4.2 就业安置  29
  4.3 社会保障  29
  4.4 村民思想、价值观念中存在问题  29-31
    4.4.1 乡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难以割舍  29-30
    4.4.2 以血缘、宗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30
    4.4.3 城中村村民心理冲突复杂  30
    4.4.4 城市市民对村民的接纳度差  30-31
5. 西安市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及成因  31-36
  5.1 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问题  31-32
    5.1.1 我国失地补偿制度及问题  31-32
    5.1.2 西安市失地农民征地补偿问题  32
  5.2 户籍制度管理问题  32-33
    5.2.1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  32-33
    5.2.2 户籍制度与农民市民化  33
  5.3 社会保障问题  33-34
    5.3.1 土地补偿费用难以起到保障作用  33-34
    5.3.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功能供给不足  34
  5.4 就业问题  34-35
  5.5 村民思想、价值观念中存在问题  35-36
6. 国外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36-43
  6.1 发达国家户籍管理制度  36-37
    6.1.1 事后迁移制度  36
    6.1.2 充分利用市场与法律手段调节人口流动  36-37
    6.1.3 户籍制度与福利待遇脱钩  37
  6.2 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特点  37-39
    6.2.1 明晰的土地产权关系  37-38
    6.2.2 明确的土地征用权  38
    6.2.3 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确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  38-39
    6.2.4 土地征用程序的严格规范  39
  6.3 国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9-40
    6.3.1 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9
    6.3.2 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39-40
    6.3.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0
  6.4 对西安农民市民化道路的启示  40-43
    6.4.1 农民市民化的道路要与西安市实际情况相适应  41
    6.4.2 加大政府对农民市民化的推动力度  41-42
    6.4.3 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  42-43
7. 城郊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分析  43-49
  7.1 理论界对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43
  7.2 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分析  43-49
    7.2.1 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43-45
    7.2.2 动力系统框架的提出  45
    7.2.3 制度环境的构成要素  45-47
    7.2.4 制度创新是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中内生动力的来源  47-49
8.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49-65
  8.1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模式选择  49-53
    8.1.1 国内“城中村”改造的几种模式  49
    8.1.2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博弈模型  49-53
  8.2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53-55
    8.2.1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措施  53-54
    8.2.2 西安市失地农民补偿对策建议  54-55
  8.3 推进西安市户籍制度改革  55-56
    8.3.1 削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55
    8.3.2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55-56
  8.4 城郊农民就业安置  56-57
    8.4.1 城中村村民就业安置  56-57
    8.4.2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  57
  8.5 建立健全城郊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7-60
    8.5.1 国内其它地区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措施  58
    8.5.2 构建西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8-60
  8.6 西安城郊农民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市民化  60-65
    8.6.1 非正式制度建立与农民市民化关系  60-61
    8.6.2 社会角色理论与农民市民化  61-62
    8.6.3 加快农民思想意识市民化的措施建议  62-64
    8.6.4 市民的接纳和理解  64-65
结语  65-66
致谢  66-67
参考文献  67-70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70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4. 西安市体育咨询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C932.8
  5.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6.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7. 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6
  8.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9.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0. 西安市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D632.9
  11.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12. 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G633.3
  13.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教育研究,G718.5
  14.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山西焦化产业现状分析,F426.72
  15.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G206
  16. 兰州石化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改进研究,F426.72
  17.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19.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21.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