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藏族新诗的新视角

作 者: 边巴顿珠
导 师: 拉巴群培
学 校: 西藏大学
专 业: 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藏族 传统诗歌 科学出版社 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学史 四川人民 文学阅读 现代文学 新视角 审美趣味
分类号: I20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藏族传统诗歌的发展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形式上富有修辞、再现阶段的艺术风格;精神上保持体现藏传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念为核心,具有印度古典文学和藏族当地诗风结合的少数民族文学特征。公元七世纪印度诗学《诗境注》的翻译对藏族传统诗歌的理论、创作起了主导作用。十七世纪藏族诗歌繁衍的中期阶段是传统诗歌的鼎盛时期,随后修辞诗学理论主张严格的格律形式、修辞低估情感、诗美单调等原始诗艺趣味的审美体系从未革新,诸多诗人的诗作风格尽在显示复制品的模式,导致藏族近代诗歌创新出现停滞现象。从藏族现代、当代诗歌发展动态中开始走向衰弱的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和发展科学文艺的方针,思想解放运动也成为文学创作革新的精神。新时期藏族现代文学的开放格局也开始萌芽,文学的创作方法、创作题材、创作主题等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引起文学观念的多样变化,使藏族现代文学的理论和创作诸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一时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现代文学的开端。藏族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新诗体或自由体诗歌),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藏族现代文学鼻祖、文学思想界领袖、藏族青年诗人端智嘉开创,最初的新诗诗作是他的《青春之浪》。随后江瀑、久格桑、尖·梅朵等一批诗人有过“诗界革命”的呼吁,新诗运动逐渐普遍高涨。新诗适应时代的要求,反映藏族现实生活,提倡科学、民主、人文精神。在艺术与审美上主张抒情、表现、语感;在诗境上塑造意境、意象、语境等多层面的诗美风格,强调诗人作诗的艺术职责。经过时代需求的更新与诗人的不断探索,“新诗”这一源于海外和中国现代汉语诗体逐渐成了新一代青年诗人表现自我意识的藏少数民族的现代诗歌主体,也成了富有生命力的重文体之一。新诗的出现标志着藏族现代文学史中藏族传统诗歌的终结。本学位论文是藏族新诗的整体研究,主要描述藏族新诗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流变过程。从西方田园诗、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包括意象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等各诗派的不同诗学观点入手,探讨诗歌的本质、诗的不确定性内涵,以及每一阶段的不同诗派的艺术手段、审美趣味来比较和发现藏族新诗的理论体系,创作特征的可能性。揭示“三代诗人”前赴后继的藏族当代新诗的演变规律与历史地位。基本观点:①藏族新诗完全不具备藏族统诗歌遗留下的特征,理论与创作上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藏族传统诗歌是修辞、再现阶段的原始艺术产物;新诗则是抒情、表现、语感阶段的诗艺、审美鼎盛之佳作。诗的艺术、审美基本各有所长。②“三代诗人”的生涯呈现出断代、转型、争论和分化的演变过程:第一代诗人—端智嘉的浪漫时代,诗作显示强烈抒情的意境。以抒情为主。第二代诗人—江瀑的意象时代,诗注重诗的审美趣味,诗的张力在分散的、碎片的意象组合所呈现的晦涩中,以表现为主。第三代诗人—江瀑的语境时代,诗突破意境、意象的审美境界。诗歌材料的大胆革新而保持语感所获的审美趣味,以语感为主。“三代诗人”整体的诗的生命本体和写作转移上相对具有明显的反叛性、实验性、验证性、探索性、边缘性的艺术特点。③藏族新诗渊源于西方、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诗学体系,不是藏民族本地诗学的继承。经过当代青年诗人的探索引起了藏民族特色的诗歌体系,成了中国藏少数民族的当代诗歌主体,形式上富有意境、意象、语境各阶段的诗艺魅力和审美趣味;精神上体现人类、国家、民族共同命运的关注。从藏族当代诗歌发展的动态看,意味着藏族传统诗歌的终结和藏族现代诗歌的开端。④藏族当代意象诗、语境诗的朦胧美对接受美学上带来的困惑是新诗迅速成长的否定因素,培养读者大胆去接受“艺术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美感,寻求美的享受”是至关重要的。⑤藏族传统格律诗与新诗是断代性诗艺发展的一种形态,不是永恒不变的,各有各的擅长之处和不足点。确保藏族当代诗歌的整体发展,避免诗人的实践创作和评论界的理论上出现唯我独尊、全盘否定的观点。以坚定不移地执行“双百”方针,促进藏族当代诗歌的健康发展等。总而言之:研究藏族新诗的理论体系、创作成就、以及发展趋势等动态成了藏族当代诗歌评论界的历史使命,也对新诗的迅速成长和藏族当代文学史的弥补具有重要意义。但新诗作为藏族当代文学的新思潮,研究幅度大、理论复杂且变化多样是理所当然。作为本次学位论文的《藏族新诗的新视角》只能从外来诗歌和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理论体系的挖掘开始,比较藏族传统诗歌与新诗的异同,发现和怀疑旧诗体的不足点,探索新诗的本体作立足点。之所以研究程度上相对具有的反叛精神是一种现象,不是否定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为了突出“重要的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这一原则的研究价值。希望此学术方面的专家及广大读者敬请谅解!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目录  5-9
正文  9-327
参考文献  327-329
附录  329-331

相似论文

  1. 藏族素食文化研究,C955
  2. 中学藏族教师汉语文PCK生成的个案研究,G633.3
  3. 青海藏族大学生国家意识研究,G751
  4. 藏文目录学源流研究,H214
  5. 移居藏族退休老人都市文化生活适应研究,D669.6
  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藏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7. 对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藏族服饰的调查报告,J523.5
  8. 电视纪录片趣味性研究,J952
  9. 从赵本山小品的流行透视当下我国大众的审美趣味,J827
  10. 略谈藏族格言的发展和特点,H214
  11.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2. 11—24岁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及其发展,C955
  13. 回汉藏3-6岁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现状研究,G610
  14. 不同海拔三个藏族人群HIF-1α基因与HIF-2α基因多态位点的比较研究,Q987
  15. 生态补偿区域的空间选择研究,X321
  16. 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TU-86
  17.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B82-058
  18. 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初探,K892.4
  19. 迪庆藏族唐卡造型艺术研究,J219
  20. 藏族吉祥图案视觉符号研究,J522
  21. 论翻译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I206.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