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研究

作 者: 艾新军
导 师: 陆建洪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三年困难时期” 唐山地区 救灾渡荒
分类号: K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59—1961年的大灾荒,历年来被史学工作者及一部分经济学、社会学工作者所广泛关注。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灾荒的严重程度及造成灾荒的原因两个方面,对于灾荒的救助则鲜有人研究。本文借助历史学、社会保障学、社会救助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对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救灾渡荒问题进行全面探究。本文从灾情的历史回放、成因分析、应对举措、成绩与不足、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了1959—1961年间唐山地区的救灾渡荒工作,勾勒出了唐山地区灾荒的全貌,指出此次灾荒是在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城镇和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考察,认为此次救灾虽然省级政府反应有些迟缓,但由于唐山地区各级政府的积极领导与高度重视,加之前期的各类防灾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得救灾渡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大规模社会动乱的发生,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到1961年底,唐山地区灾荒得到基本遏制。唐山地区在救灾渡荒工作中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6
  一、选题意义  8-9
  二、本文所考察的唐山地区的地域范围  9
  三、相关资料与研究现状  9-14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5
  五、创新与不足  15-16
第一章 唐山地区灾情的历史回放及成因分析  16-41
  第一节 灾情的历史回放及影响  16-28
    一、灾情回放  16-22
    二、灾情所带来的影响  22-28
  第二节 灾荒成因分析  28-41
    一、自然原因  29-31
    二、人为原因  31-41
第二章 唐山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  41-64
  第一节 城镇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41-52
    一、整顿市镇粮食供应和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41-44
    二、大量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  44-46
    三、生产自救,大搞“瓜菜豆代”  46-50
    四、开展防病、灭病工作  50-52
  第二节 农村救灾渡荒工作的开展  52-64
    一、政府救援  52-61
    二、灾民自救  61-64
第三章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评价  64-74
  第一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成绩与不足  64-70
    一、救灾渡荒的成绩  64-68
    二、救灾渡荒的不足  68-70
  第二节 唐山地区救灾渡荒的经验教训  70-74
结语  74-76
参考文献  76-86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86-87
附录一:1949—1962 年唐山市总人口  87-89
附录二:1949—1962 年唐山市死亡人口  89-91
后记  91-92

相似论文

  1. 唐山市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G807.4
  2. 唐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G807.0
  3. 唐山地区普通高校推广软式排球教学可行性研究,G842
  4. 唐山地区民歌演唱技巧探究,J616
  5. 唐山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措施研究,TU201.5
  6. 唐山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P315
  7. 六十年代初期河南省救灾渡荒工作初探,K27
  8. 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口,D651
  9. 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K27
  10. 特殊时期的新安江水库移民(1956-1970),K27
  11. 广州市城市人民公社研究,K27
  12.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与政治社会化,K27
  13. 特殊时期的新安江水库移民(1956-1970),K27
  14. 共和国初期上海私营出版业的改造与国营垄断体系的形成(1949-1956),K27
  15. 革命和协商的双重奏: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1945-1949),K27
  16. 1958年-1961年万荣县“注音识字”运动研究,K27
  17.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备战研究,K27
  18. 论改革开放以来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研究,K27
  19. 中国共产党中农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1949年-1966年),K27
  20. 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K2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