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寻根与超越

作 者: 张辉武
导 师: 刘仁忠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性问题 贯彻 生态技术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财富不断膨胀,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巨大改善。但同时,人类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传统的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简单还原论分析,其自身不够开放的同时缺乏一种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因而传统的解决方案“生态技术”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放入现代性问题的“语境”中予以考察,通过在一个整体的意义上对现代性问题的有效消融,来提高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对作为一种现代性问题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根源不应该仅仅被定位于启蒙精神、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而更应该找到它们背后的力量——予以“贯彻”的力量。这种“贯彻”的力量对一个又一个“精神”、“理性”或“主义”予以单一性地“贯彻”,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只会上演悲剧的大舞台。作为一种技术意志的“贯彻”其根源在于人的“权力意志”。在“权欲”的支配下,“工具理性”、“启蒙精神”、“资本逻辑”都成为一种被贯彻的元素,使得现代人类社会成为一种被单一化贯彻的社会,而人则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人”。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为一种现代性问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是这种权力意志贯彻下的社会的技术性的单一的表象物,要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态”,就必须要在一定意义上克服这种贯彻的力量,意即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我们需要对技术性的“权力意志”做出生态意义上的改造。“生态技术”则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一种对作为权力意志的社会运行等价物的“技术(贯彻)”的生态意义上的改善。其本质乃是一种人性的改善,通过这种改善,我们希望能对人的权力意志、人的贯彻性、人的技术性做出调整,从而达到真正地去解决作为一种现代性问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也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9
一、生态环境问题与传统的分析方式  9-15
  (一) 严峻的生存危机  9-11
  (二) 人类的失误  11-12
  (三) 现代技术的反生态性  12-13
  (四) 不正确的技术观  13-15
二、传统意义上的解决方案及其批评  15-20
  (一) 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技术”  15-17
  (二) 批评:传统的“生态技术”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17-20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现代性、现代性问题  20-27
  (一) 一个更宽广的视野  20
  (二) 现代性  20-23
  (三) 现代性问题  23-25
  (四) 现代性、现代性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25-27
四、形而上学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7-35
  (一) 正确的思维方式  27
  (二) 现代性问题的形而上学根源  27-31
  (三) 作为一种技术意志和权力意志的贯彻  31-33
  (四) 可能的解决方案与一种全新的生态技术  33-35
结语  35-36
参考文献  36-40
后记  40

相似论文

  1.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2. 生态政治研究,X321
  3.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X2
  4. 对城市高层建筑立体绿化的理论研究,S731
  5.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X2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技术观及其当代启示,A811.6
  7. 对上海市高一学生体操运动技能现状的调查反观初中体操教学的差距与对策研究,G832
  8. 企业技术生态化的条件分析,F205
  9. 复合生态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X703
  10. 我国生态法律问题研究,D922.6
  11. 扩大内需方针贯彻落实研究,F124
  12. 绿地生态技术研究现状文献分析,X703
  13. 绿地生态技术研究现状文献分析,TU985
  14. 送法下乡,D927
  15. 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历史演变探究,D924
  16. 原位生物生态组合技术改善景观水体水质研究,X52
  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生态校园模式研究,TU984.14
  18. 企业生态技术创新项目组合优选研究,F273.1
  19. 住宅建筑中生态与节能技术的选用与分析,TU201.5
  20. 广州市番禺区大维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技术研究,TU986
  21. 皖南“生态”型民居适宜技术研究,TU241.5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