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USLE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研究

作 者: 杨琴
导 师: 周忠发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栅格数据 水土流失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USLE 喀斯特地区
分类号: S1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喀斯特地区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石漠化现象,更令人担忧。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调查的需要。利用栅格数据将GIS和RS集成,充分发挥栅格数据在分析建模中的优势,为现代水土流失研究探索一种新方法已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网格数据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水土流失模型有机结合,进行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建立适合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模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构建研究区水土流失因子库,确定研究区水土流失强度等级,为研究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对比研究国内外区域水土流失模型的基础上,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框架,建立了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模型及各因子算法。2、建立了研究区1:10000大比例尺DEM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坡度、坡长、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数据库。3、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鸭池示范区典型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分等定级标准。4、本文通过GIS和USLE模型实现了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定量评价,并建立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数据库,计算的示范区水土流失面积31.7km2,侵蚀模数为759.9t/km2·a。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1.1 选题意义  1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4
    1.2.1 水土流失机理研究概况  11-13
    1.2.2 水土流失模型研究概况  13-14
  1.3 有关概念的探讨  14-15
    1.3.1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  14-15
    1.3.2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15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6
    1.4.1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的建立  15
    1.4.2 喀斯特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水土流失分等定级研究  15
    1.4.3 基于栅格数据的研究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  15-16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7
第二章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背景特征  17-21
  2.1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17-19
    2.1.1 水土环境要素缺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17
    2.1.2 喀斯特成土物质少、成土速度慢  17-18
    2.1.3 土壤易于流失、喀斯特环境异质性较强  18
    2.1.4 土壤供应植物的营养元素不平衡  18-19
    2.1.5 土坡水分亏缺、生境干旱  19
  2.2 水土流失特点  19-21
    2.2.1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  19
    2.2.2 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严重退化  19-20
    2.2.3 喀斯特丘陵山区的旱涝灾害  20
    2.2.4 喀斯特山地与砂页岩、玄武岩接合部的山区泥石流  20-21
第三章 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的数据基础  21-30
  3.1 栅格数据概述  21-24
    3.1.1 栅格数据的定义及表达方式  21-22
    3.1.2 栅格数据的获取方式  22-24
  3.2 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的多种数据  24-26
    3.2.1 数据来源  25
    3.2.2 数据格式  25
    3.2.3 数据的时空特性  25-26
  3.3 原始数据的收集  26-28
    3.3.1 遥感影像  26
    3.3.2 土地利用  26
    3.3.3 地形信息  26-27
    3.3.4 降雨资料  27
    3.3.5 土壤信息  27-28
  3.4 多种数据的集成运用  28-30
第四章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的建立  30-41
  4.1 水土流失模型的概述  30-32
    4.1.1 经验统计模型  30-31
    4.1.2 物理成因模型  31-32
  4.2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模型的建立  32-33
    4.2.1 模型的基本思想  33
    4.2.2 模型的基本框架  33
  4.3 水土流失模型因子量化分析  33-41
    4.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3-36
    4.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6-38
    4.3.3 坡长与坡度因子(LS)  38-39
    4.3.4 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  39-40
    4.3.5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  40-41
第五章 鸭池示范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  41-50
  5.1 鸭池示范区概况  41-43
    5.1.1 自然地理概况  41-42
    5.1.2 社会经济概况  42-43
  5.2 水土流失参数因子获取  43-45
    5.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43
    5.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43-44
    5.2.3 坡长与坡度因子(LS)  44
    5.2.4 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  44-45
    5.2.5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  45
  5.3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评价  45-49
    5.3.1 水土流失栅格单元的确定  45-46
    5.3.2 模型运算  46-47
    5.3.3 研究区不同等级石漠化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47-49
    5.3.4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  49
  5.4 研究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精度验证  49-50
    5.4.1 与以往研究成果对比  49-50
    5.4.2 与2007 年实测值对比  50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50-54
  6.1 水土流失监测方法进展  50-51
  6.2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54
参考文献  54-59
附图  59-68
致谢  68-69
读研期间科研经历  69-70

相似论文

  1.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3. 闽北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S157
  4. 基于SWAT模型的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X522
  5. 面向智能手机的矢—栅混合地图关键技术研究,P208
  6. 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研究,F592.7
  7.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S157
  8. GIS技术支持下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研究,S157
  9. 嵌入式GIS栅格数据引擎的设计与实现,P208
  10. GIS中矢量多边形栅格化的算法优化及误差分析,P208
  11. 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S157
  12. 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S157.1
  13. 基于“3S”技术的安溪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S157
  14. 岗南水库氮磷非点源污染本底值估算研究,X524
  15. 抚仙湖典型小流域烤烟坡地施肥与N、P输出特征研究,S572
  16. 基于GIS/RS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S157
  17.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坡面径流侵蚀研究,S157.1
  18. 大渡河大岗山库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评价,P694
  19. 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沙产流与侵蚀性降雨研究,S157
  20. 人工植物群落对富磷背景裸露坡地水土流失控制的影响,S157
  21. 基于DEM的黄土丘陵区分布式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的研究,S15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水土保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