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乌江上游梯级开发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党安志
导 师: 陈椽;王宝利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河流梯级开发 浮游植物分布 水库生态学 乌江
分类号: Q94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为了满足发电、灌溉、防洪等需要在河流上大规模的筑坝建库。大坝拦截蓄水形成水库后,原有的水生生态体系随生境变化经自然选择、演替,由以底栖附着生物为主的“河流型”异养体系向以浮游生物为主的“湖沼型”自养体系演化。本文拟通过对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现状及其与营养元素相关性的研究,探究河流梯级开发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以此丰富我国水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并积累基础数据资料,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07年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对乌江上游的红枫湖水库、百花湖水库、修文水库、窄巷口水库、红岩水库、乌江渡水库、索风营水库、东风水库、洪家渡水库、引子渡水库和普定水库共计24个采样点或断面进行了采样调查。主要调查的指标有: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总氮、亚硝酸态氮、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化学耗氧量、钾、钠、钙、镁、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现存量。并将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细胞密度与化学耗氧量、叶绿素、pH、水温、溶解性有机碳、镁、钾、总磷、氯离子、溶解氧和亚硝酸态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0.741、0.423、0.396、0.377、0.345、0.261、0.207、0.184、0.176和0.138。浮游植细胞密度与钠、透明度、钙、硫酸根离子和总氮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386、-0.221、-0.134和-0.063。浮游植细胞密度与耗氧量和叶绿素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叶绿素、pH、化学耗氧量、水温、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氧、总磷、钾、亚硝酸态氮、总氮和镁,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730、0.686、0.593、0.559、0.514、0.430、0.308、0.308、0.282、0.100和0.045。浮游植物生物量与透明度、钠、硫酸根离子和钙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8、-0.557、-0.468和-0.463。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叶绿素、pH、化学耗氧量、水温、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氧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和钠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乌江上游各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16种,隶属于8门10纲24目39科73属。从浮游植物现存量水平分布看,红枫湖水库属于蓝绿藻型水体,百花湖水库属于蓝绿硅藻型水体,修文水库、窄巷口水库、红岩水库、洪家渡水库、引子渡水库和普定水库属于绿硅藻型水体,乌江渡水库属于绿蓝藻型水体,索风营水库、东风水库属于硅绿藻型水体。根据湖泊营养类型评价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标准并参照Margalef多样性指数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出:红枫湖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百花湖水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红岩水库和乌江渡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修文水库、窄巷口水库、索风营水库、东风水库、洪家渡水库、普定水库和引子渡水库处于贫中营养状态。水电梯级开发过程中,通过水库修建前后的比较,水库修建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蓝绿藻增加明显,并呈现出向富营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不同时期修建的水库及同一水库不同时期浮游植物演变的比较得出,形成水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水库由硅藻型水体向着蓝绿藻型水体演化。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前言  12-14
1 研究方法  14-16
  1.1 样点设置  14
  1.2 野外采样方法  14-15
  1.3 室内工作方法  15-16
    1.3.1 浮游生物各种指标的测定  15
    1.3.2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15-16
2 乌江上游水环境及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16-39
  2.1 乌江上游各水库水环境现状  16-24
    2.1.1 水温(WT)  16-17
    2.1.2 透明度(SD)  17-18
    2.1.3 pH 值  18
    2.1.4 溶氧量(DO)  18-19
    2.1.5 化学耗氧量(COD)  19-20
    2.1.6 总氮(TN),亚硝酸态氮(NO_2~--N)  20-21
    2.1.7 总磷(TP)  21
    2.1.8 钾(K)、钠(Na)、钙(Ca)、镁(Mg)、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_4~(2-))、溶解性有机碳(DOC)  21-24
  2.2 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  24-37
    2.2.1 乌江上游各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24-29
    2.2.2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水平分布现状与叶绿素a 现状  29-35
      2.2.2.1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现状  29-32
      2.2.2.2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生物量现状  32-35
      2.2.2.3 乌江上游叶绿素a 分布现状  35
    2.2.3 乌江上游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垂直分布现状  35-36
    2.2.4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  36-37
  2.3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及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7-39
3 乌江上游梯级开发对浮游植分布的影响  39-45
  3.1 乌江上游“水库效应”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39-40
  3.2 乌江上游水库浮游植物的演变  40-44
    3.2.1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40-42
      3.2.1.1 数量变化  41
      3.2.1.2 优势种的演变  41-42
    3.2.2 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42-43
      3.2.2.1 数量变化  42
      3.2.2.2 优势种的演变  42-43
    3.2.3 乌江渡水库浮游植物演变趋势  43-44
      3.2.3.1 数量变化  43
      3.2.3.2 优势种的演变  43-44
  3.3 乌江上游不同年龄水库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现状  44-45
4 结语  45-47
  4.1 主要结论  45-46
  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2
附录1  52-61
附录2  61-62

相似论文

  1. 乌江流域(重庆)土地石漠化演变研究,X171
  2. 《史记》楚汉之际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辨,K234
  3. 乌江梯级水库群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研究,TV736
  4. 鹤地水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布特征研究,X524
  5. 水坝拦截对乌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P342
  6. 民国时期安徽的农村合作运动,F329
  7. 乌江梯级水电站的经济运行研究及应用,TV737
  8. 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方式优化及仿真,U695.21
  9. 乌江高效船舶货运系统风险评价及对策分析,U695.2
  10.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TU-023
  11. 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X143
  12.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S157
  13. 乌江流域水化学特征、风化过程中CO_2的消耗及水质变化趋势的初探,P342
  14. 乌江流域河水、降雨中汞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X142
  15.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P642.25
  16. 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定量研究,Q948
  17. 流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8. 不同生长条件对乌江适生藻类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Q945
  19. 乌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短期发电优化调度系统研究,TV737
  20. 乌江梯级水电站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研究,TV737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水生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